如果不是她将点翠镶宝蝴蝶簪的簪尖抵在自个儿颈侧,拿命逼迫阿叔回头救姜明夜,兴许阿叔那样心慈性敦的人,至死也不会告诉她,她的阿娘打彩画红墙上一跃而下前,从先帝爷给出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她的哥哥姜明夜。
她被她的阿娘无情舍弃,阿叔却没有舍弃她。
毫无血脉牵连的阿叔,擎彩画红墙下一路杀回公主府,又护着她从公主府一路到京都城楼下,只是……也只能到京都城楼下了。
眼睁睁看着繁粟阿叔带走胞妹姜明月,姜明夜的心里燃起了一团嫉妒之火,这火一起便足足燃了十年,但彼时彼刻,五岁的姜明月获悉母亲在皇阿舅给出的选择题中选择了教哥哥活下来,她有且仅有的感受是庆幸。
庆幸……
被遗留在尸山血海里的哥哥,不会死了。
隔着十年的光影回看那场刀光剑影中,将点翠镶宝蝴蝶簪尖抵在颈侧非要回头救哥哥的、五岁的姜明月,已满十五岁的姜明月终是没能忍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情绪,紧咬牙关低低的、不大真切的呜咽起来。
咫尺之外几番隐忍却终究没能隐忍回去的哭腔牵紧了繁缕浑身每一条神经,他想抬起手,像记忆中母亲安慰自己时那样,轻轻拍一拍明月小姐的脑袋,但手还没抬起来,他旋即意识到,他们之间不止隔着男女大防,还隔着身份的尊卑。
尊与卑的概念在脑海里觉醒,他十指裹住她双手的姿势显得格外逾矩,可他实在不忍在她最难过的时候放开她,于是,他就像很多年前静静目送父亲背影的母亲一样,静静陪伴着这个建兴十一年父亲拼死护下的姑娘。
建兴十一年……
死神在他周遭降临的时候,他也期待过从来只肯将背影留给家人的父亲会迎面而来,救他于水火,但,他没等来父亲。
把他从一堆家人的尸身下翻出来的,是姜恰海。
姜恰海翻出奄奄一息的他,对他说:“你父亲把自己的儿子丢在血海里,也把我的儿子丢在血海里了。”
繁缕永远记得母亲说父亲是王朝最尊贵的长公主叶朝歌的奴,父亲是奴,父亲的儿子亦是奴,可姜恰海的儿子同时也是朝歌公主的儿子,公主之子,亦是主,父亲……竟把主子丢下了。
仔细斟酌起来,繁缕对明夜小公子的歉意,便是在获悉父亲只从腥风血雨中救走了明月小姐一人起,开始滋生的,而他想要越过尸山血海去到小公子身边,替为奴的父亲弥补这份亏欠的念头,也是擎此时开始有的。
人心一旦有所想,便也就有了由人拿捏的软肋,姜恰海拿捏着他想去明夜公子身边的念头,将他扔进炼狱做了六年的鬼,那六年,若没有奴对主子负罪感的支撑,他回不到人间。
建兴十七年到永安第一年,先皇薨世新帝登基,前朝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他凭着在炼狱里做鬼学来的本领和愧疚感熬煮出来的近乎疯狂的赎罪执念,以最短时间重建了受建兴十一年那场祸乱殃及的情报组织——鸦。
鸦,是父亲的心血,是朝歌公主的遗物,更是他越过尸山血海去到被父亲丢在那场腥风血雨中的明夜小公子身边的资本。
借助鸦的势力,昧着良心助背叛朝歌公主的丈夫姜恰海在波云诡谲的前朝站稳脚跟,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去到了明夜小公子身边。
那一年,小公子十五,正值束发之龄,而他十七,从炼狱启程,带着支离破碎的鸦向小公子而去的路,他足走了八年。
侍奉在小公子身边的日子,繁缕无一时无一刻不揣着满腔歉意,极尽可能的弥补被为奴的父亲丢下,差一点就死在建兴十一年的主子。
但今夜,明月小姐于这一块块姜氏祖宗牌位前摊开的真相,教这些年来被沉甸甸的愧疚感压的快要窒息的他,忽而喘上了好长一口气。
原来,明夜小公子的命,不是柳姨娘冒着触怒先皇的危险,央姜恰海入宫求下的。
原来,寸步不离跟着朝歌公主的父亲,之所以丢下明夜小公子,是因为早就知晓公子不会死。
吸进胸腔的一口气,只令他轻松了一刻,一刻之后,望着建兴十一年真正被朝歌公主抛却的明月小姐,一种叫做不忍的情绪,复将他从头到脚拢住。
“如果说,奴亡,非为主子差遣,那么……还算不算无上光荣,算不算死得其所?”
得知实情的繁缕重新咀嚼了一遍明月小姐的问话,咀嚼出滋味,他正了正神色,用比先头还要坚决笃定、还要真挚诚恳的语气答——
“未遣而知主心意,是为目达耳通,奴七窍玲珑,当的是主子没出口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