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时小黄鱼会向成群地向日旸半岛沿海地区产卵洄游旸,形成春季鱼汛,也是一年中的旺汛;秋冬时节,来自北方的鱼群会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形成秋季鱼汛与冬季鱼汛。
在古代,春秋两季的鱼汛是日旸半岛先民们重要的食物与蛋白质来源,正是一年又一年的鱼汛带来的充裕蛋白质让日旸半岛在农耕时代,人均身高远胜其它地域,且多美人。因而从古至今日旸半岛皆重鱼汛,每年都会为鱼汛提前做众多准备,其中包括修补渔网、船只,以及最重要的,修补风神旗与祭祀风神。
渔民会在出海之前祭祀风神,祈求丰收与平安时,出海时也会在船上挂上长长的红色或橙色旗帜,渔民相信,挂上颜色鲜亮旗帜的渔船会得到风神的保佑,让渔民满载而归。
——节选自《传统民俗》
第一批出的盐都用来做了咸鱼,当咸鱼数量攒到足够所有人三十日口粮时,献带着三个人顺流而上,去其它部落进行交流。
交流内容很简单。
击败一个部落后,将大人带回来下锅太浪费了,不如给她,用来产盐比下锅有价值。
若能用盐换来更多粮食,日旸之地目前的困局就解了。
继续杀下去也能解?
是能解,但你要不要瞅瞅出生率?
看日旸之地现在的出生率,再看看死亡率,你觉得困局解了以后这片土地上还有几个活人?
要知道北方还有源源不断的后来部落,如果搞出没几个活人的结局,那后来者会很开心的,白捡大片生存资源。
在献拉着母鲤当说客的情况下,大部分部落是讲道理的,只要献保证这些战败者不会回来找麻烦就能带走人,小部分不想讲道理的....母鲤转身就跑,献拿着弓箭飞上天空左右开弓。
这年头的主旋律终究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还没迭代到人与人的博弈,随随便便人杀人太超前了——无夷部落那种超前的存在属于世所罕见的特殊案例,即便是日旸之地如今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局面也是气候所致,即便如此,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么下去不行。献自然也不会表现出超越时代的风采,箭矢没落在人身上,但每一枚都精准的落在人脚边。
在尝试用投矛器投不到献所在高度后,小部分部落立刻无师自通识时务者为俊杰。
对交出“食物”的部落,献也很慷慨的许诺:以后遇到巨兽袭扰可以来找自己帮忙。
在献与部落交接“食物”时,母鲤将地上的箭矢一根根回收,箭矢的箭杆箭簇都可以重复使用,用后不回收要天打雷劈,最重要的是这些箭矢都是她借给献的,献用完得还。
待献交接完,母鲤也将箭矢全部回收,一行人离开部落。
除了部落,母鲤对献道:“翼与箭合,真强,吾记得汝以前飞得没这么轻松。”
“吾壮,翼亦更大。”
“用矛如何?”
“更强。”
“南边有巨兽,汝可往。”
补充了六十五名人手,献终于能给营地修一圈栅栏,不然野兽隔三差五贴脸,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但一口气补充这么多人手,都没等第二天,当天晚上霄便在饭后跟献算起账。
部落里现在一共八十四人,除了她俩,都是很能吃的大人,今天这一顿下来,两天的口粮没了。
“一顿才吃两日之食,余者还能再吃十五日,足矣。”
霄提醒:“鱼汛还要再过二十日。”
日旸半岛三面环海,海洋春季与秋季都有鱼汛,鱼汛之丰厚....反正日旸之地的部落冬春季节食物匮乏都是靠鱼汛渡过,但这会鱼汛还没来呢。
“母鲤告诉吾,南方有巨兽,如今转冷,肉可以存更久,一头巨兽可供吾等吃到鱼汛到来,在吾归来前,汝等继续捕鱼做鱼干。”
捕鱼也需要耗费体力,出海也需要携带口粮,鱼干是最适合的干粮。
霄点头。
肉虽然在降温的情况下保存更久,但也需要用盐,献与十名身体格外强健的大人用母鲤借的两头牛负满盐罐向南去。
遇到麻烦的部落位于岱山东北部的平原上,本来就因为海侵的关系多盐碱地,又遭遇巨兽,日子格外难过,献带人到的时候部落里的鱼干都快吃完了开始给来帮忙的大人们吃鲜鱼。
吃鲜鱼没什么问题,日旸之地的部落口粮中鱼获比例本来就不低,鲜鱼本就是经常吃的食物,但鲜鱼不耐保存。
因着这次是陆地巨兽,所以部落还能出海捕鱼,但没法煮盐做鱼干,走兽也不好捕猎,渔人捕鱼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收获,没收获时吃什么?
且陆地上有巨兽,海里也有,而即将到来的鱼汛不仅吸引两脚兽,也吸引海里的巨兽。
对部落而言,至少要保障陆地与海洋有一边产出稳定,不然冬季大家都缺食物,就算想去其它部落打秋风,也得别人有食物,最终免不得吃人。
不论是什么地区,对付巨兽的方式都差不多,选择合适的地形做陷阱,再将巨兽引过去,等巨兽落入陷阱后集体投矛,将巨兽的脑袋扎成刺猬。
唯一头疼的是将巨兽引过去这个过程会死多少人。
来自不同部落的六百名大人商议怎么对付巨兽时,献露出了羽翼,旋即发现至少一半人吓得后退。
献:“....”突然很好奇,长有羽翼的怪物传说究竟流传到了多少个部落。
所幸,虽被童年故事吓到,但故事里的怪物与现实里一个陶罐里吃肉汤的怪物还是不同,很快有人冷静下来。
“献....”
献平淡道:“吾是汝等幼时听过的传说里的怪物,不,吾会飞,引诱巨兽的事可以交给我,它追不上吾,当它想转向时,吾亦可从空中令其改变方向。”
听到前半段,被吓到的大部分人没什么反应,听到后半段所有人都冷静下来,满眼惊喜。
这哪是怪物,这是神鸟啊。
众人火速调整了计划,大刀阔斧将原本需要耗费一旬的猎兽计划调整至五日——鱼汛将至,大家都急着回各自部落为鱼汛做准备。
敲定计划,迅速执行。
巨兽皮糙肉厚,寻常箭矢落在巨兽身上完全不痛不痒,献与两百余人牵着十五头牛,人与牛皆负矛,除了献。
得知飞行比行走更耗费体力后众人特别腾出一头牛让献乘坐,好让献保存体力。
跋涉至巨兽周围,献负着一捆矛飞上天,用投矛器将一支矛发射而出。
矛落在巨兽比人头还大的眼球中,瞎了一只眼巨兽吃痛,伸长脖子咬献,献赶紧向陷阱所在方向飞去,巨兽随之追上。
追了一段距离,巨兽停下步伐不想追时,献回身又是一矛,没中眼睛,但也痛,巨兽继续追,又追出一段距离后,巨兽的脚步再次变慢,献又是一矛,这次顺利弄瞎巨兽另一只眼睛。
在不时的一矛下,巨兽跌跌撞撞的追了好长一段距离,飞不动的献下场,两百余人负矛上场,献骑在一头牛背上,一边啃鱼干一边赶着牛群追逐巨兽与众人,体力恢复后再替换众人。
如是半日便将巨兽驱赶到陷阱,一处沼泽中。
沼泽并不大,并不能将巨兽完全淹没,还有一半身体露在外,且随着巨兽的挣扎,走出沼泽是时间问题。
体型大就是这点好,能困死两脚兽的沼泽完全不奈何巨兽,但两脚兽也早有准备。
六百余名大人将矛搭在投矛器上,雨点般的矛落在巨兽身上。
一轮。
两轮。
三轮。
巨兽的脑袋坠入沼泽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等了一会,确定巨兽死透,众人才松了口气,用绳子将巨兽拽了上来,拖回部落。
回到部落后清点伤亡,众人惊喜的发现这一次猎杀巨兽,伤亡只有以往的五分之一。
伤亡少了这么多,众人心情甚佳,将巨兽的肉肢解,搞了一顿非常热闹的篝火晚会,载歌载舞一晚上。
载歌载舞一晚上后遗症很大,翌日到日上三竿众人才恢复精神继续处理巨兽肉。
一小部分给来帮忙的大人们当归途的口粮,剩下的一半给生产被巨兽影响的本地部落做口粮,一半给表示自己聚落缺粮的献。
半只巨兽的肉抹盐增加保存时间,但带回去却很麻烦,至少要跑好几趟。
来自其它部落的大人见了,纷纷上前表示愿意帮忙,用自己带来的牛/舟楫帮忙运输巨兽肉,让献的聚落可以尽快得到食物。
献推辞道:“鱼汛将至,汝等当尽快回去准备鱼汛。”
一名胡子有拇指长的男子笑道:“无碍,只是耽误几日,来得及,反倒是汝的部落,既然缺食物,可耽搁不得。”
众人也纷纷表示,只是耽误两日,影响不大。
献见此终于不再推辞,接受众人的帮助。
大部分巨兽肉搬到舟楫上,走海路去聚居地,舟楫满了后,剩下的巨兽肉放到牛背上,走陆路送回聚落。
献回去可以起到更多用处,与一起来的十人商议后,由献跟着舟楫走海路回去,其余人跟着牛群走陆路回去。
舟楫走得很快,但一日之内也到不了,赶路时闲着也是闲着,献顺手用舟楫上的渔网捕鱼。
正式的鱼汛还有一段时间,但从北方前往南方越冬的鱼群已经一部分先头军到达日旸之地周围海域。
献飞到空中查看海面,通过海面波纹与颜色判断哪一处鱼群多,将舟楫划过去撒网,每一网都是满满当当的肥鱼,看得众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