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存一?”
“西晋灭国?!”
刘协、曹操、刘备、孙权齐刷刷从椅子上站起,他们晓得司马家威胁大,仅仅只当作篡位不轨或是治国无能,未曾想到司马家又行了分封之事,就是前朝西汉七王之乱差点报废了中央正统,西晋更是超越,八王!
刘协难得与曹操心有灵犀,以前是为曹操自断一臂畅快,现在是为天下人安定担忧:“司马懿如何!”
“好在魁首已死。”曹丕捏了一把汗,命令手下人道,“将司马家家眷看管起来。”
“衣冠南渡、十不存一?”
刘备重复着几句,细思极恐,诸葛亮面色凝重,羽扇也不摇了,端端正正摆好笔墨,撰写书信准备与兄弟诸葛瑾、诸葛诞通气,曹魏、东吴祸乱大汉,但在各自的地盘都是北击鲜卑、内整豪族,不及司马家乱来,把中原百姓一把□□全送去见泰山府君啊!
“来人,准备囚车。”孙权一激灵,奔喊道,原以为接济逃亡来的司马家人是捡来曹贼的便宜,没想到是烫手的山药,“把府中司马家人送去许县。”昆仑镜一出,司马家人人唾弃,可不能再收留司马家人败坏名声。
各地豪族纷纷递告拜帖,虽然八王之乱尚未开始,但晋武帝大封二十七同姓王,又在各王国置军与对抗士族,已有乱局的端倪,好不容易活上几天太平日子,谁都不想拖家带口逃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没了西晋这个大屏障,杀胡令防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难道我们要向司马家那个傻子皇帝俯首?!”崔家子弟不满的指责在场提议与司马家讲和的士族,“杨氏把持朝政,借皇帝的权势打压我等出仕,你等居然因一两句谗言就认了。”
“那你家与齐王交好,给了多少兵马,纵容你家侵占田地!”又一当地士族子弟反驳道,“刘家堡曲部二百,岂是普通山匪能攻破的。”
“你什么意思?!”
“我阿母姓刘,我什么意思!”
士族大小实力不一,高门大户与王族沾亲带故的,九品中正制,家中出仕入朝轻而易举,自然不用担心,单只能在本地生存点小家族却要考虑佃户与曲部的支出,八王之乱的消息一出,堡垒里的隐户干脆私逃南方,让不少小士族损失惨重,他们也知道,太平盛世他们有一口饭,一旦兵乱,二百曲部能抵御多久流民的袭击,堡垒就是粮仓,他们则是暴民眼里的肥羊。
“我们几家乌堡缔结互防,凑一凑也有千百曲部,流民賊兵断不敢侵扰,”刘家子侄拉拢着地方小士族提议,自信勉励道,“汉末乱局我等能从中周旋,延续至今,八王之乱亦可。”
【日头渐高,朱阿公也耐不住热,挽起袖子大口喝水,朱女士看了眼时间,临近正午,也不再聊些乱七八糟的,一行人紧赶慢赶过了丹陛桥,听了一道讲解员介绍“鬼门关”的历史,顺着人从众的汪洋挤进了祈年殿内院。
“由南向北走,每一步都是步步高升,进了祈年门,不用我多说,在我面前的这座大殿,就是大名鼎鼎的祈年殿。是古代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以其独特的三层圆形攒尖顶结构而闻名,象征着古代追求天地的和谐与统一的思想……”人声鼎沸的圆广场,来来往往的游客行走观赏,朱阿公饶有兴致的望着穿着漂亮汉服与马褂的青年人,乐呵呵的笑道:“这不是小明喜欢玩的吗,改明咱们一家也换上去拍拍照。”】
屁股开了花的朱家宗室彻底佛系了,穿就穿吧,他们爬在软榻上抽吸着喘气,朱棣拧着眉等待着小太监们的结果。
“回陛下,穿咱大袍的三十六人,穿袍褂的三十一人,”小太监一磕头报道,朱棣的眉宇高挑,原本严肃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得意起来,“襦裙的十二人。”
“好。”朱瞻基爬着也不向朱棣忘贺喜,“皇爷爷,在后世,还是我大明更得人心。”
“哼,那蛮子的袍衣丑!咱汉人就得穿大明的衣袍。”朱高燧哼哼唧唧道,他固然看太子一系不满,但和自家人相比,他对夺了朱家天下的蛮子更是敌视,“也不知道着满人是哪一号地界的,等本王屁股好了准给父皇您处理干净。”
【“我们眼前的这座祈年殿,是清光绪二十二年复建的,最初的‘祈年殿’并不是这个名称。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赐名大祀殿,因为明初实行天地合祀,当时叫天地坛,而不叫天坛。
是嘉靖九年更正祀典,实行天地分祀,遂于大祀殿南建圜丘以祀天,大祀殿被废。同时,嘉靖下诏撤大祀殿,在其址建新殿,钦定殿名为大享殿。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前任皇帝是他的堂兄,当时明武宗在南游时因意外落水染疾病亡,众大臣子排除嗣众多益王一系,而拥立嘉靖。”讲解员一股脑把祈年殿的前世今生说了大半,生怕朱简明一家又把话题拐到神奇的角度上去,继续道。
“亏得没选益王。”朱简明小声嘀咕一句,“风水轮流转,朱由检一系差不多是重蹈朱允炆的下场,要真选了可没有我的事。”】
“这女郎居然是明皇后裔?”刘备大为震撼,他自诩汉朝正脉,但论系脉隔着远了,单手下人都还信服他能中兴大汉王室的威严,与昆仑镜中这家差点一步登天的随意态度相比,刘备不禁嘀咕,“国泰平安,不想追思前朝也正常。”
刘禅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羡慕的两眼发亮,这昆仑镜里的天下多好啊,天人出行有“铁车”、“地龙”,吃食有大白米饭和数不尽的新奇,就连休息的床铺,松软弹性,爬上去舒服极了。而他们一家,直到在益州这一年才有些资产,汉皇正统又如何,听闻曹贼手里的刘辩也四处流浪。
“虽是前朝旧梦,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还能站出来复兴中原,是条汉子!”前有朱由检自缢保民,后有朱太公兴汉,刘备对明皇一脉的作为心心相印,“刘禅啊,你也要如此!”
诸葛亮察觉了父子俩相异的动静,无奈的叹息,刘禅慈善敦厚,就是缺乏进取心,然而当下局势,乱世枭雄争霸,刘禅的性子恰恰是致命的缺点。他恭敬的目视鬓发泛白的刘备,只盼还有时间扭转,做不得一方霸主,也要有能力维护百姓安生。
【“大学士杨廷和让世宗先入孝宗嗣,再继承大统,非要把武宗和世宗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关系。但遗诏的内容却表示: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这一抗争在现代研究解读,是嘉靖为了巩固权力,减少藩王影响,继位后他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追尊为皇帝,庙号睿宗,并且把老祖宗,也就是顶头太宗的庙号改为成祖,天子九庙,还差一个移谁,第四位皇帝高宗,老父亲献皇帝就入了宗庙。
这就是著名明朝大礼仪事件,虽然嘉靖在继位之初的抗争,一定程度打压了旧朝官员的势力,十分英明,但对于逐渐形成官党的明政无力回天,这或许就是嘉靖后期追崇道教的原因。”】
与刘备、刘禅两人的父慈子孝相比,南京的朱元璋脸黑成了一片:“太宗、成祖,都给朕跪下!”也不管朱标是不是他的好大儿了,朱元璋抄起身边太监的拂尘大开大合三两下,给嫡子来了一个大屁股蹲。
参考历朝历代太宗多是第二任皇帝的庙号,而成祖代表的,一是功成再造,二就是小宗替代。朱元璋骂骂咧咧的暴怒道:“是哪个小兔崽子夺了太子的帝位、又改了老子的祖训!朕的标儿、朕的好孙儿呢?!朱允炆是打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