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开国之君尚在,如何造反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城墙

第18章 第十八章 城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月底,陛下巡游河东。

这位开国皇帝,一年四季,三季在外。

十年间,亲自带兵平叛无数,正是当打之年的无双上将,谁也别想把他绑在宫里。

太子监国,诸君辅政。

后宫六妃,各守一摊。

本次出征,乃是因河东赖账之故。陛下亲自出手,带着作为债主的勋贵们,收账去了。

朝中诸大臣,心知肚明。陛下此去,河东定会比立国之初那两场大战后还惨,谁让他们敢拖欠陛下的钱。

十年生息,十年修养,少府有粮,太府有钱。一笔笔的前朝烂账、糊涂账,也是到了清算的时候。

秦州小子太狠,是一把快刀不说,这把刀还带着脑子。

念及冬月之战,朝中各派都打了个哆嗦。

春耕在即,陛下雷厉风行,定是等不及了。

拿不出钱,田地人口,陛下会笑纳的。

陛下从京中带走了无数勘定高手,放话要巡游到夏末再回,不是冲着隐田隐户,还能是冲着谁。

想当初,国朝初立,陛下腾不出手管地方上的烂事儿,叫各地自报黄册。

结果倒好,天下土地人丁,平白少了五成到七成不止。

若说战争减员,土地撂荒,十年过去,也该让各地的土豪们清醒清醒了。

任你是三省呼风,六部唤雨,他们都明白,不能与陛下对着干,这位是打天下的天子。

但家乡父老不明白,不愿退一步。

他们说是高官,宗族还有族老,家中还有老父,也只能自插双目,力求保身罢了。

还有一干人等不服气,要捣乱的,陛下且不出手,看秦州这把快刀作何应对。

河东就是头一个跳出来的,这不,是死的惨啊。

秦州小子,岁数不大,招数用老,甚合陛下之意,他还不讲庙堂和谐,不讲幕后之规。关键他是个领兵的大将,出入甲胄在身,不怕刺杀。

苏记这人,太难治了。

大臣们战战兢兢,各派都收敛了,生怕步河东后尘。

陛下离京,太子仁厚,却不好糊弄,庙堂苦矣。

“你要修城墙?”太子估算春耕之日,倒是还有二十天,此时兴劳役,亦无不可。

秦王追到端本宫,堵住了太子大兄,硬是让太子等他说完,再批折子。

太子好脾气,也容他耍无赖。

冬日,老六送了他一成石炭收益,又以他的名义,献上两成半石炭收益给父皇,平了花房之事,太子一直记在心里。

“大哥,不是我要修城墙,是咱们要修。”

洛伊有内外二城,内城中有皇城,两道城墙宽广高深,不必修缮。

外城,则不然。

城墙低矮,多处有坍塌之征兆。

因陛下军功之盛,自信无人胆敢进攻京师,且囊中羞涩,便将外城墙当空气,未曾提过修整。

秦王围着太子团团转,转的太子眼晕。“请述之进来详谈,维宁且别转了。”

苏记之谋,知天命而用之。

太子是服气的。

冬日炭事,彻底打掉了河东气焰,父皇极为满意苏记的表现。

意外腾出半个司农寺,连带一个三品寺卿,在谢师操持下,端本宫与詹事府不少武勋散官都得了实缺。

蓬莱后殿

明媚翻阅前人著作,想找一本适合给小孩子开蒙用的书籍。长日无聊,美食用过,礼仪练过,衣服做过,武技学过,正当做些实事儿了,方才不辜负岁月。

偏生本朝、前朝、前前朝,皆是私学盛行,未曾立下官方蒙学。

想求一本通俗易懂,适合给稚子用的书籍,何其难也。

她想要的自己人,需要从头养起来。她不能接受,自己办场发工资培养出来的织娘,还打心眼里看不上女子抛头露面,打心眼里觉得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低人一等,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女子身份。

就算是自娱自乐吧,在她能做主的地方,她想要另一种氛围,女子也当自立自强。她提供一份养家糊口的岗位,也想要给她们做一做后盾,让女子站直了腰身。无论是背景上支持,还是思想上升华,或是金钱上扶持,她想为那些还未谋面的女子做点事。

这世道,穷人苦,穷女人更苦,苦不堪言。

冬日炭争,让她有了负罪感。

其实,她本意就是赚点钱,给自己加一加筹码,没想到苏长史会引申出那么多招数来,更没想到还有坏人,能拿满城老百姓的性命争权夺势。

他们该下地狱。

可地狱,又在哪里呢。

她的前程定了,就迫切的想做点什么,利用那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知识,去为真正有需要的人做些事情。

可她要么居住于深宫,要么出嫁到王府,所依仗的知识,都拿出来,也不过是为贵人们锦上添花,似乎太轻贱了些。

有这样的背景身份,她本可以做的更多啊。

她是去不了秦州,可她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打造一个秦州。

就从这个纺织场开始,这是我的纺织场,要从头到尾,都有另一个时空的影子才对。

这样,明媚的念头,才能通达。

咱马上就干到十几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了,还可怜巴巴的怕东怕西算怎么回事。

时代大势如此,咱认头。

最起码,在自己掌控范围内改变的让人高兴些。

能帮一个人改了命,都好。

“娘子都找了一个月了,快歇歇吧,熬的眼睛都红了。”深绿端着大麦茶进来,小声劝道。

纺织场还没影子,娘子又开始操心学堂启蒙。那聘请来的先生是吃干饭的不成,还能教不会几个学生写字。她就算笨的了,娘子几年教诲下来,也能读写三千字了。

深绿自己都没察觉到,她有一点嫉妒将来可以上学堂的织娘们,竟然能让娘子操心至此。

若非还有长公主府帮着操持琐事,这么一个小纺织场要想开起来,就能累死她们几个,深绿对赵嬷嬷又生出无限感激来。

明媚听劝,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前朝私学先生的著作。转而去看王府六房的职能表,算是换换脑子。

深绿无奈,娘子哪里都好,就是不能闲着,总会给自己找出点事情做。

点绿辛苦几天,照着娘子的草稿,整理了六张表出来,从尚宫到尚功,六房皆全。

只是一时之间,转不过来思路。

看着这表,明媚还在想前面的事情。

启蒙书籍,要能激发学习兴趣,整一堆圣人之道,微言大义,令人听之不明,只得昏昏欲睡。

女子本弱,心智未开,无论多大年纪进来,都与幼童无异。

她想要的是一本能教常用字、常用词读写的书籍,这都是不讲字,先讲句子。拼音语法一个不学,上来就整文言文,还没标点符号。

这要学上多少年,莫非下了课,还得整一个补习班?

世家教子,讲熏陶,以十数年为培养期间。

没有老师带着,给你一本书,你都学不会。

明媚是打算办速成班,三个月就得学成出师。

听说读写,仁义礼智。

加减乘除,认知能力。

忠孝节义,塑造人格。

实用技能,养家糊口。

将来的王府中,她还没立下根基,就先想给别人改命,有时候,明媚也觉得自己是太无聊了还是太理想化。

可上位者一个喷嚏,到下面就是滔天洪水。

若是她这辈子就这样了,一辈子守着王府后宅,管好六房,不生事不惹事。一眼望到头,无趣。

趁着有能力,有精力,在外面多做点事蛮好的。

人不能太缩手缩脚了,容易变成缩头乌龟,那就对不起金手指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诚不欺我。

对影响别人一生的事,明媚不敢有丝毫懈怠。

诸般态度,比她当值伺候贵人时,还要谨慎。

“咱们自己写一本就是了,多大点事。”浅绿嘟嘟囔囔,搬着一摞书进来,“这劳什子东西,鬼画符一样的,我也能写。”

深绿冲着她运气,浅绿做了个鬼脸,跑了。

端本宫

“咱们自己修就是了,不用太府掏钱。”秦王听二人一直说国库、户部、少府之类的,听得不耐烦。“咱们有银子,拿银子堆,我就不信,还修不好一段破墙头。”

太子无奈,将秦王赶出去吃点心。

秦王嘟嘟囔囔走了,他就烦婆婆妈妈的事儿。反正有苏记在,都能做到最优。用正确的人,不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舍弟多得述之照顾。”太子爱惜苏记才能,头疼于秦王多年还是这样骄纵脾性,“日后,请述之多辅佐他。”

苏记不敢坐着受太子一礼,急忙起身避让。

“六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哦?述之快快道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