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无觅长宁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衡不信刘荣大费周章地赶来台城召开朝议,方才这些话只是一时兴起。

在这之前,他定是同什么人在私底下经过好一番周全谋划,这才敢于将这些冲撞之言放在明面上来讲,刻意冒犯自己。

就怕那不仅是一个成熟的计划,在暗地中,已然落实了一部分。

陆衡看见了急忙上前的许牧,却并未顺着他的想法让他说下去。

“刘卿,你说朕的登基大典不可急于一时,否则不可为天下人信服,何出此言?”

刘荣没想到陆衡会插上一嘴,试图介入此事。眼球转了一圈,当即反应过来,这新帝不像陆豫那般软弱,轻易便能举手投降,却只以为是心气太盛,没往心里去。

“陛下,这朝议由臣召开,君主只可列席旁听,不可像这般随意打断朝臣啊。”

刘荣的语气极为委婉,像极了真心为他着想的忠臣。但话语却很是强硬,隐隐带着些威胁。

陆衡微微一哂。

他即位不久,此人便极为理所当然地将他当成初生牛犊指教。

姿态端得很高,好似是他在向刘荣虚心求教。

“朕从未听闻有此规矩。朕要问你,律法中何时规定,君主不可打断臣下的话?”

刘荣的脸色僵硬一瞬,而后语气放软了几分。

“只怕这于礼不合。”

“可朕不闻丞相何曾拘泥于这常礼,譬如今日,尚处于大丧期间,丞相便不管不顾地赶来太极殿,朕还以为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

陆衡环顾一圈神色各异的朝臣,状似玩笑道:“即便朕如今取缔朝议,乾纲独断,那也是该有的事。”

此话一出,在场诸位除却极个别人,皆是神情一凛。

“好了。”陆衡转移话题,“朕看中书令许牧像是有什么话要说,不必拘谨。”

许牧向陆衡再行一礼,而后转向刘荣,展开攻势。

“听丞相言下之意,这是对陛下有所不满了?敢问丞相,陛下何处不仁不孝?”

刘荣掩面,竭尽全力咽下呼之欲出的咳意,而后抬高下颌,声色俱厉,带了些毋庸置疑的威严。

“陛下又何时以仁德为天下称?”

二人都不肯让步,这么一来一回,倒是将话题扯回了原点。

“陛下眼界深远,又岂是你我这等见识短浅之人能轻易观量的。陛下勤勤恳恳,服侍先帝于侧,不曾有失,可称为孝。”

许牧这话本出于好心,却不料恰合刘荣之意。刘荣不掩自得神色,意有所指。

“一位五品太子侍中,却在太子即位后一跃擢升为三品中书令,想必的确是对陛下极为忠心,甘愿为其赴汤蹈火罢。”

刘荣嗤笑一声:“陛下若果真仁孝,又如何从宫中传出弑君的名声!”

众臣面面相觑,极为恐慌地低下头,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

陆衡瞳孔骤缩,却不是因为刘荣在殿上公然提及他所谓的痛点。

他在说什么?

他曾费心留意宫外的动静,那日东宫中发生的荒诞之事,非但没能让幕后之人得逞,反倒像是有什么人在其中周旋,最终还为他赢得百姓赞誉。

纵使刘荣再如何病重,也不至于连此事都不曾知晓,更不会在此公然提起,众目睽睽之下打自己的脸。

刘荣对众人的反应很是满意,丝毫不知自己才是这出戏的看点。

许牧面露怜悯,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臣可未曾听闻有这么厉害的咳疾,专门侵染脑袋。”

见状,朝臣相视一笑,下方掀起了不小的骚动。

刘荣的神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原本看上去虚弱的脸色如今更是平添一分苍白。

“大殿之上,怎可对我如此出言不逊!”

紧接着,刘荣求救般地看向刘渊,无声催促他为自己出言辩解。却不知是刻意还是凑巧,此刻刘渊正垂着头,屈指轻轻掸去白衣之上显眼的灰尘。等到刘荣略感难堪地回转脖颈,这才像无事般地恢复原状。

见众人笑得差不多了,陆衡出言,平息声浪。

“许卿,不可无礼。”

“并非臣无礼。”许牧正色道,“只是天下百姓皆知,陛下恐不能常侍先帝身侧,特意将先帝接到东宫,甚至日夜为其熬制汤药。而先帝本就无力回天,加之骤然得闻湘州刺史死讯,这才急火攻心,以至于跌死于池边,此等仁孝,如何不为天下人赞誉!”

刘荣得知自己被人蒙蔽,神色不霁,却又不好多说什么。

“说完了?”见大殿再度恢复平静,陆衡出声道。

自知方才在殿上出了丑,这一回,刘荣有些忐忑地看了一眼陆衡,犹犹豫豫道:“还有,臣,自请移镇姑孰。”

陆衡了然。

这才放弃了历阳城,又向他讨要离建康更近的姑孰。也不知是什么事令他重振旗鼓,跃跃欲试。

不过陆衡还没说什么,一旁的许牧便急忙抢过话来。

“丞相是否移镇姑孰有何紧要?臣听闻,丞相身处江州,却自领湘州、梁州牧,四方贡献皆入丞相府,且纵容手下胡作非为。一个姑孰而已,恐怕还入不了丞相的眼。”

刘荣惊讶于许牧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直接将他做的这些事在此一一道出,而自己却没有当场同他撕破脸的勇气,只得暗自咬牙,咽下这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