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下山后生活日渐坎坷 > 第7章 端倪

第7章 端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算着日子,白胜也快到烟水镇了。付子倾一大早去了那日几人分别的客栈,跟店小二报了宅址,有信便可差人送到家里。

回来路过早摊街,正看见昨日撂了银子的摊子东倒西歪的摆着,也不见那位打豆浆的姑娘。

付子倾扫了一圈,走到一旁的煎饼摊,高声询问着摊饼的老妇:“婆婆,你可看到昨日在这卖豆浆的姑娘啊?”

老妇人抬眼,紧着手上的动作含糊道:“小莘啊,没出摊。”

付子倾想起昨日那几个来者不善的武生,又问道:“您知道她住哪吗?”

老妇人这档又摊好一个煎饼,熟练地折起来排好,将手里的抹子往旁处一立,开始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姑娘。

付子倾也终于正脸瞧见这位妇人,天庭饱满,脸上并不见多少干瘪的痕迹,似乎比远看来要年轻一些。

估摸着这位十五六岁的姑娘不像是个歹人,老妇人的语调里放了些平和:“姑娘,你找小莘有什么事儿?”

付子倾行了一礼,应道:“晚辈付子倾,刚搬到这里。昨儿早上到小莘姑娘的摊子买了几个包子和豆浆,不想走得匆忙,落了钱袋,明早我家小妹上学便等着急用这钱。”

“都是我粗心,给您添了麻烦。若是知道小莘姑娘在哪,我便能去问问了。”

“后街,院门最矮的就是了。”

“多谢您了,晚辈明早来拜谢。”付子倾佯装如释重负的行了一礼,便匆匆离去了。

本想着买些煎饼回来,但既说丢了钱袋,便也不好“宽裕”。于是林昭便看见付子倾一大清早抢着出门又空着手回来,来人还无辜地问她:“早上吃啥?”

林昭撂下手里的书:“昨日顺带买了米面,我去下点儿素面。”说罢便起身出了屋子。

“我也去!”付子倾跟着也朝着灶房走去。

灶房不小,昨日被两人稍加整理,林昭又填了些柴米油盐,竟有些过起日子的模样了。

林昭拾起柴火打了火,付子倾舀了几瓢水送到锅里,盖上锅盖。等着水开的空挡,两人搬了凳子到灶台边上。

“昨日卖豆浆的小莘姑娘没出摊,但我瞧她摊子东倒西歪的,总有种不好的感觉。”

“会不会与那几位义博山庄的人有关?”林昭说着往灶子里填了几块碎木头。

“我问了她家住哪,我们吃完去看看吧。”付子倾瞧着锅盖上冒起了烟,便隔着粗布掀开,往里下了把伊面进去。

后街在早餐街南向隔两条街,二人收拾妥当便按着老妇人的话寻了过去,沿着街道便找到了一家院门矮小的宅子。

铁制的门环与门板锈迹斑斑,有些歪斜,院门口堆着几捆干瘪的柴火,与左右两家高耸的墙门和精致的匾额组成了极不和谐的感官。

付子倾掰开门环扣了几声,不见回应。她便接着换了几声:“请问小莘姑娘在吗?”引得邻居开了门。

“姑娘。”从隔壁的院子走出来的是一位硕高的青年人,穿着粗布短甲,肩上挑了两桶重物。“你们找人就直接进去吧,不要紧。”说罢便挑着担子离开了。

二人对视一眼,付子倾将林昭拉到身后,推开了院门。

与门外残破的景象比起来,院子里要齐整得多,两人靠近正房,便听到一阵延绵的鼾声。付子倾从半支的窗户探去。

一个中年壮汉仰倒在踏上,半边脑袋几乎要从榻沿沉下来,榻边的木桌上立着一个缺口陶杯,与四周散倒的瓷青酒瓶排在一起。

那些酒瓶太过精致,与这连帷帐和蚊纱都没有的屋子实不相干。二人闯开房门,付子倾唤了几声榻上的人,那壮汉的鼾声听了片刻又响彻了起来。

“付姑娘。”林昭将栽倒的瓷青瓶子拾起来,又探着茶杯闻了闻:“是蒙汗药。”

院子不大,只有两间住人的屋子和一间灶房,两人一对视,开始四下搜寻。

这位小莘姑娘的屋子显然更加精致齐整,榻子里侧还摆着一个小书柜,这让付子倾不由地想起了陈景飞的武堂,便多看了两眼。

“这儿有一个坠子。”林昭从房门内侧拾起一个牌子状的小刻,顺着一缕黝黑的流苏,牌子上端的牵线被扭扯开,断出不对称的痕迹。

她念着小刻上的字:“义博……掺,义博山庄的大弟子叫陈掺。”

“这屋内没有打斗扭扯的痕迹,坠子是如何折的?”付子倾接过坠子,仔细瞧了瞧,问道:“昭儿,义博山庄在何处?这位陈掺可有私宅?”

林昭思索了半响,应道:“陈掺的母家在平阳县是有私邸的,不知他会不会落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