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的畜牧业在全天下都是最丰饶的,但是他们的土地十分贫瘠,地势险恶,只有京师长安是它向外信道的收束点。因此关中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一面积,而人口却不到天下的十分之三,但是估算关中拥有的财富,则占据了天下人的十分之六。
过去唐尧定都于河东,殷商定都于河内,东周定都于河南。这河东、河内、河南三河地区都在天下的中心,就好像是鼎的三只足,是帝王们更替建都的地方,建国历史都有数百年或者上千年。
那里土地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是封国诸侯们聚集会面的地方,因此当地的民风都是勤俭节约,深谙世故。
杨、平阳两郡的百姓向西到秦和戎狄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向北到种和代两地进行交易。
种、代在石邑的北面,这两地靠近东胡,屡次遭受侵犯。民风骄横强直,喜好斗勇,以行侠仗义为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少人从事农耕或商业。不过这个地方与北夷临近,军队经常经过,从中原地区运送来的物资有时候会有些剩余。那里的民众大多桀骜不驯,自三家还没有分晋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剽悍的民风感到担忧了,而赵武灵王更加助长了这种风气,他们的风俗还有赵国的遗风。因此杨和平阳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在他们中间进行贸易买卖,得其所欲。
温、轵两县的百姓向西来到上党进行贸易往来,往北到赵、中山做生意。中山那个地方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在沙丘一带还有当年纣王留下的殷商后裔,民风急躁,靠投机谋利生活。男子们相聚游戏,慷慨悲歌。行动时就拉帮结伙地去杀人抢掠,其他时间就去盗墓,制造奇巧之物、制作许多美丽的器物。很多容貌俊美的男子成为了歌舞艺人。女子则弹奏琴瑟,趿拉着鞋子,在权贵与沃尓沃之间游走献媚,有的被纳入后宫,遍及各地诸侯之家。
邯郸也是漳水、黄河之间的一座城邑。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两地的风俗和赵地有些相似,不过地理位置靠近梁、鲁,百姓更加庄重一些,而且十分注重贞操。战国末期,卫国的都城从濮水之滨迁徙到野王,野王地区的百姓逞义气,行侠义,这些都是卫国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