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汉朝兴起,国内统一,汉朝开放了关卡桥梁,解除了开发山林水泽生产的禁令,所以富商大贾遍布天下,交易的物品无处不流通,供求双方都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政府将豪杰、诸侯、强宗望族都迁徙到京都地区。
关中地区自汧县、雍县以东一直到黄河、华山之间,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从有虞氏、夏后氏那时候起将该处划为上等土地征收田税。
后来,公刘迁居到邠,太王、王季居住在歧邑,周文王创建丰都,周武王治理镐京,所以那里的人民仍然具有先王的遗风,喜欢经营农业,种植五谷,把土地看得很重要,秉性善良,很少去做那些奸邪之类的事情。
等到秦文公、孝公、穆公定都在雍邑的时候,雍邑地处陇、蜀货物交流要塞,所以有很多商人。
秦献公将都城迁徙到栎邑,栎邑往北阻挡了戎狄的侵袭,往东与三晋相通,也有许多大商人。
秦孝公、秦昭襄王整治都城咸阳,在咸阳的基础上创建起汉朝的都城长安,长安城附近的因为供奉皇帝陵墓而专门设置的各个陵县,让四万八面的人和货物全部一起来到此地,聚集在那里,地域狭小而人口众多,因此那里的民众越发喜欢动用脑筋,玩弄智巧,从事工商业。
关中地区以南就是巴郡、蜀郡。
巴郡、蜀郡两地也有肥沃的土地,那里盛产栀子、生姜、朱砂、石材、铜、铁、竹木器物。巴蜀南部连接到滇、僰两地,僮仆多来自于僰地。西边与邛、笮两地相邻,笮地盛产马、旄牛。
但是巴蜀地区四面交通闭塞,靠栈道连接千里之外,与关中之间没有什么货物不流通的,只由褒、斜两个山谷连接两地车辆往来的道口,用他们产量丰富的货物去交易他们鲜有的货物。天水、陇西、北地、上郡和关中的习俗一样,但是向西有羌中的便利,向北有戎狄的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