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她恍惚之中听到了这熟悉的《大学》的经典,她拼了命想要睁开双眸,但是耳边的声音却不绝于耳。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是一个老人的声音,那声音中带着沉稳与力量,像一口古老的钟,虽历经风雨,却依然能发出浑厚的回响。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她用尽全身的气力朝着声音的方向奔去,整个人用力撕开了面前的黑暗,也在那一刻睁开了双眸,看到了那位老人。这一刻,她眼中热泪盈眶,终是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祖父。”
面前的老王爷依旧身着熟悉的藩王蟒袍,头上戴着八珠紫金冠,模样依旧是当年她印象里最为坚毅的模样:“我的景嵘,如今也做了这南宁的王了。”
高阳默良俯身跪地,朝着面前的老人三跪拜:“祖父,一切苦尽甘来。孙女儿铭记您的教导,定要将南宁的百姓护好。”
老王爷起了身,将高阳默良扶起,眼里满是慈爱,却又带了点恨铁不成钢:“既然是已经下了心要将百姓护好,你又为何来此见我呢?”
高阳默良死死抓住他的胳膊不愿放手:“因为,因为景嵘想您了,这么多年,一直想来见见您。”
“见着我可不是一件好事,”老王爷嘴上这么说,但是却引着高阳默良来到了一处宛如仙境之处,“此地你觉得如何?”
此地乃是一处世外仙境,云雾缭绕,青山如黛,碧水潺潺。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灵禽瑞兽悠然自得。霞光洒落,映照出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仿佛悬浮于云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仿佛时间在此停滞,一切宁静而祥和,宛如梦中幻境,令人心驰神往。
“倒是人人往之。”嘴上如此说道,但是高阳默良整个人的心绪完全没有任何起伏。
老王爷侧身望见她,她的眼底没有一丝因为看到这处美景而感到欣喜:“嘴上说着向往,怎么连呼吸都不乱?”
“……”高阳默良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明明与祖父一道她是喜悦的。
老王爷怜爱地如同幼时那样摸了摸她的发顶:“我的景嵘,你是这南宁的王,但同时你也是你母妃的骄傲,你两个姐姐的依仗。”
他顿了顿,面色复杂:“现在,你还是你两个孩儿的母亲。也是整个大靖的依仗。你的臣民在等着你,你未来的丈夫在等着你,你的家人们也在等着你。咱们祖孙俩虽然十几年不见了,但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相见时刻。”
“祖父……”
老王爷浅笑着,将高阳默良带往一处温泉:“走吧,我这个老头子还能耐得住百年孤寂,迟早咱们祖孙俩会见面。但是到时候,我可要问你两个重孙儿的情况,别到时候不给我个好交代啊。”
说完,那温泉的水从池里升起了三尺之高,径直朝着高阳默良卷来,将她整个人包裹个结实后,她再次失去了意识。
“囡囡,囡囡……”
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被温泉水包裹着的感觉十分温暖,如同此声一般,高阳默良再次睁开了双眼,眼前的光晕逐渐凝成了一块儿,她眨巴着双眸,意识逐渐回笼。
“囡囡醒了,你终于醒了。”南宁太妃面上的泪痕还没有擦干净,见着她醒了过来,手上沾着热帕子为她擦拭着身体,“你都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了。祖宗保佑,我的孩子终是还活着。”
她握住了那擦拭着身子的细嫩的手,柔声回道:“母妃,我都还好,让大家担心了。”
闻到她如此沙哑的声音,太妃是越发揪心:“醒了就好,幸好有医官,你产子之时突发血崩,母妃害怕你就这一下舍了你的儿女们去了。”
原来是如此,难怪……她见到了祖父,真的是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母妃,姐姐和孩子们可还好?”
太妃一拍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老大老二,把孩子抱来,让孩子娘瞧瞧。”
在偏殿等了许久的平南县主与玉林县主一人一手一个襁褓,小心地踏入了寝殿,望见面色已经渐红润的高阳默良,两人相视而笑,平南县主将手里的小宝宝递给了她:“这是大丫头,身子可结实了,一点都不像是八个月的早产儿。”
小宝儿皮肤粉嫩如花瓣,小小的脸蛋上还带着些许皱褶,仿佛还在梦中未醒。她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小手紧握成拳,偶尔轻轻挥动,呼吸轻柔而均匀,带着新生命的纯净与脆弱。
身为亲生母亲的高阳默良不自觉红了眼,手抱着她,不自觉用唇轻碰了一下她的眉心,似是感觉到母亲的靠近,小宝儿发出了一点点嘤咛声,似是在回应母亲的亲昵。
望着散发着母性光辉的默良,太妃回忆着前一夜的场面:“大丫头刚出生的时候哭得可凶了,奶娘都哄不好,老二忙着给你接生,最后只能让老大来哄。到底是做过母亲的人,一下子就睡着了。平日里也不闹,饿了就寻奶娘,困了就睡,好哄得很,就是气力大,不知道是随了谁,你小时候也不这样。”
她小时候可皮了,当时正是祖父宠着她,将她当男儿教养,以至于上山打野鸡,下海捉鱼的事都做过。这孩子如此安定,保不齐是随了她爹。
“好了,大宝看过了,再来看看小宝。”玉林县主坐在了她的床沿儿上,太妃抱过大宝,让玉林县主将儿子送到她的怀里。
只这一眼,高阳默良立马笑出了声,心想道:这若说不是南珩的孩子,恐怕他自己都不会相信。太像了,尤其是那双眼睛。
儿子在被母亲抱着的那一瞬间竟然睁开了双眸,那黑色的眼珠子圆溜溜地转着,小手扑腾着要去抓母亲垂落下来的散发,还真给他揪住了一缕。
“小皮猴子,”玉林县主一点点地将妹妹的头发从小宝的手中拯救出来,“你睡了这么久,他也就闹了这么久。直到你醒来前半个时辰才安定下来,一点要睡的迹象都没有。要说不是你的孩子我都不信。”
刚刚醒来不久,高阳默良抱得有些手酸,等姐姐们把孩子接了过去,问道:“可有给大宝起名字?”
玉林县主打趣道:“我们哪儿敢啊,你都没醒,我们不敢造次。还请王爷亲自为孩子起名。”
高阳默良问道:“母妃,咱们高阳氏的女子,在这一辈是从哪个字?”
太妃早就备好了:“高阳氏这一辈,若是男子便是从‘修’,女子便是从‘英’。两个都是好喻义的字。”
小宝的名字,在她这里不能做主。只是当她听到女子从英字的时候,一个名字在她的脑海里浮现:“高阳英昭。”
玉林县主第一个反应过来:“英昭不是《山海经》中神兽之名吗?”
“以此名之,便是对这孩子的期待,”高阳默良望向女儿的眼里,除了母亲的慈爱,还有来自主君对继承人的责任,“我已经决定立英昭为世子,等会儿还请母妃为我备下文房四宝,墨水……要遇水不化遇火不侵的千年墨。”
太妃疑惑道:“你身子才刚刚好,就要处理公事?”
高阳默良解释道:“非是如此,既是册立世子,必须先上奏新皇。陛下登基快一年光景,我先前切断南都与京城的通信往来,便是为了这一刻,这次请封英昭,也是给陛下的请罪书。事不宜迟,得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