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里寒气逼人,姜忱提着药膳甫一走近,寒风扑面而来。
她忍不住担心宁致远是否安然无恙,还惦念着他那只尚在疗养的腿。
踏着积水的石路,每经过一个牢笼,里面的人都会扑着冲上前,双手紧紧攥着铁栏杆,那黏腻、湿漉漉的打量目光,看得姜忱胃中做呕。
好在,提前拿钱打点过,一路上有侍卫带领,畅通无阻地走至宁致远的牢笼前。
“宁致远!”她小声轻唤着。
里面的人安静地躺在床上,准确来说,是躺在枯草堆里面,潮湿的温度,那些草堆早已生霉,难闻的味道充斥着整个牢里。
还是没有人回声应她。
姜忱有点担心,又塞了一些钱给守卫,“这些钱,就当是麻烦兄弟们的酒水钱,我想进去看看他,不知道行不行?”
侍卫一早就被告知,只要姜忱不劫狱抢人,任由她便。
“行,快点!”他往空中抛了几个铜板,然后稳稳接住,只发出几声清脆的碰撞声。
姜忱拿了钥匙,着急忙慌开了门进去。
等她踏足第一步时,她突然感觉不知所措起来。
该如何解释呢?
又该从何说起?
他会信吗?
她踌躇不安,站在原地没有动。
反倒是背对着她的宁致远按耐不住,他缓缓撑住半个身子。
一看见宁致远要起身,姜忱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要扶他起身,“我帮你。”
宁致远冷眼看着他,默默拿下姜忱扶住她的手,“不用了,我自己来。”
姜忱何时见过这样冷漠的宁致远,可也深知,两个人横着一条河,若她解释不清楚,恐再难回到以前了。
“我……”姜忱思量许久,张开口就要道歉,“此事全是因我而起,我会救你出去的。”
宁致远面无波澜,“如果你要说这个,那请你走吧!”
姜忱抿了抿唇,眼中几乎有泪光闪烁。
宁致远以这种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方式,逼着姜忱说实话,将她远远推开,自己何尝不是心疼呢。
“那个人死了吗?”宁致远哑着喉咙问道,“你看见他死了吗?”
连着问了两遍,姜忱知道他心里不坦荡。
其实,她一开始也不相信那个乞丐暴毙而亡,直到她亲自确认了尸体,面部肿胀,几乎看不清楚他的脸,官兵四处搜寻线索,才确认就是此人。
明明她早就和那个医治的大夫确认过,那个老乞丐分明就是皮外伤,不可能突然暴毙而亡,脸上的伤口也都是近期新添的。
“我知道不是你杀的,背后的杀人凶手是冲着我来的。”
宁致远失神片刻,摇了摇头,一抬眼望进她担忧的眸子里,“可是,我真的差点就想杀了他。”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纵然明白这个道理,可宁致远无法原谅自己可怕的念头。
明明,他最讨厌以暴制暴这种事情。
“是他有错在先,你只是防御,”姜忱接着开解道:“何况,我去找过那个大夫,他说了那个人只是看着严重,实际上都是皮外伤,还不如你的伤势严重。”
对了,他后面背着那个老乞丐到了医馆救治,可以找那个人帮他证明,人不是他杀的。
看穿了他的想法,姜忱失落地望向他,“那个大夫跑了,可能怕惹火上身,等我去找他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
刚点起的希望被冷水破灭,姜忱感慨自己心狠的同时,却也觉得世事无常。
“那个大夫还让我给你带句话。”
“什么?”
姜忱拿出准备好的热饭菜,一个接着一个拿出来,摆在宁致远面前,“他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收你为徒。”
宁致远忽得笑出声,“那他跑什么?”
笑容里夹杂着无奈和苦涩,姜忱的心仿佛泡在水里,发胀地疼。
“你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宁致远拿起筷子,夹了一口米饭,细细咀嚼,“问了,你就会告诉我吗?”
姜忱自顾自解释起来,“早在杏花镇时,就应该和你坦白,可我害怕你因为我受到牵连。”
宁致远见她事无巨细地袒露,放下筷子,盘腿坐在枯草垫子上,认真地听她说话。
“那日我们从书院回去,路上碰到杀手,我本以为那群人是冲着游行舟去的,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尽然。”
宁致远像是一个好好学生,提问道:“是那次我第一次发现你会武功吗?”
“嗯。”姜忱下了决心,“其实在我没有来到杏花镇前,是被暗影楼收在门下。他们教我怎么杀人,怎么为楼主做事。可我不想呆在那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就偷偷溜走了。”
她陷入回忆,沉重的情感波动,让宁致远怀疑自己是否不该多问一句。
“后开,我也是到了凉州城才知道,远来半路劫走那批军粮的人也是暗影楼的人。我和游行舟做了一个约定。”
“什么?”宁致远即便胆战心惊,也试图搞清楚来龙去脉。
“我帮他查清楚背后的主谋,他帮我杀一个人,那个人……”姜忱喉咙滚了滚,“他害了我师姐,他必须死。”
“那他现在……”
姜忱回道:“还没,快了。”
宁致远知道自己和姜忱不一样,他有父母亲人,但是姜忱没有,她的身世更令人唏嘘。
“所以,大概想杀了我,但偏偏连累了你,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出来的。”
宁致远看着黑暗中姜忱越走越远的背影,陷入沉思,所有古怪的地方都解释清楚了。
不过,他并不记恨姜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