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闻皎 > 第75章 出征

第75章 出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个月后,克狄可汗一统突厥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契力已经拿着她给的通关文凭离开了京城,算算日子,应该过了大梁边境。

好在契力不是雄才大略之人,放他回家应当不会对大局影响。

这般想着,闻皎从沉思中回神,蓦然发现紫宸殿里的银杏黄了。

她心中叹息,端起茶盏呡了口。

还是熟悉的顾渚紫笋。

平安背对着她还在倒茶,依次取了数十种茶叶。

老君眉刚泡好,晋王便到了。

“殿下请用。”

赵铎瞥了眼她,伸手接过茶盏,“多谢公公。”

平安报之一笑,夹起蜷曲的白绿色嫩芽。

那是碧螺春,赵钺最爱。

“父皇解了大哥的禁足?”

“陛下得了突厥南下的消息,立马解了太子的禁足。”平安熟练地摆好茶,对着赵铎道:“殿下,您要出征了。”

太子与楚王先后踏入偏殿,彼此都已明白为的是什么事。太子客气地对赵铎道,“二弟来得挺早。”

“臣弟戎马之人,脚程自然快。”

赵钺因他的称呼诧异了下,轻笑着品了口碧螺春。

“难为公公还记得孤的喜好。”

“殿下是太子,平安忘了谁也不会忘了您的喜好。”平安奉承着他,见殿外站着的裴照等人都到齐了,转而请他们移步正殿。

大殿之内,三省长官皆至。皇帝愁眉紧锁,“边疆急报,克狄正在整肃军队,纠集粮草,欲图挥师南下。大梁与突厥终有一战,朕想趁克狄立足未稳,率先出击,众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突厥铁骑来去如风,我大梁虽有精兵良将却难以追击,长此以往,敌逸我疲,非长久之道。”

说话的是郑燮的族叔郑侍中,作为前朝的老人,他并不在意大梁强盛与否,只要世家绵延不绝,割地赔款又有什么。

皇帝冷笑,“依卿的意思,应该如何?”

“前朝规矩,纳岁币五百万两,岁帛十万匹于突厥,永结共好。”郑侍中打量着皇帝的神色,见他不喜,又道:“臣提议遣使节入突厥和谈。我大梁不同于前朝,有的是英武儿郎,臣想不必五百万两,三百万两足矣。”

“那朕是否还要以叔侄之礼待克狄小儿?”

郑侍中讪讪一笑。

皇帝冷哼,“你被突厥吓破了胆。”

前朝长安城破,瓦答率突厥大军烧杀抢掠,自那之后这群手不能抗、肩不能提的世家子提到突厥便胆寒。

“陛下,先前突厥退兵是因乌拔意外落马,克狄与伊必内斗,如今突厥即将归一,臣窃以为不可与之交锋!”

又是一人。

皇帝面色更沉,手掌不住地抚摸扶手上雕刻的龙头。

“前朝纳岁币岁帛于突厥,那是因为主上昏聩,朝纲失纪,岂可将之与大梁作比!”赵钺怒斥说话之人,义正言辞地道:“先前大梁能大胜突厥,儿臣相信,必有再战再胜之理!如若失败,再和谈不迟,岂能不战而怯!”

“好!这才是太子该有的气度!”

闻皎作为天子近臣,自然要为皇帝说话,接着道:“诚如太子所言,大梁万世基业,岂能不战而屈人之下。此战若胜,定能收复西域,再造盛世!”

皇帝龙颜大悦,“说得好!我大梁要成的是万世基业!朕绝不安于屈居突厥之下,朕要平突厥,收西域,万国来朝,开太平盛世!”

赵铎顺势请战,“父皇,儿臣愿为马前卒!”

楚王虽非将才,也随着赵铎一同请战。

赵家父子虽争权夺利,却也有同心协力的一面,如此才成此帝王霸业。突厥一事,赵家人的态度出奇一致。

裴照也开口道:“陛下,臣请战。”

以赵铎、裴照二人为首,武官纷纷请战。文官队列中,崔氏父子率先支持,“臣愿为大梁效犬马之劳。”

如此,紫宸殿里主战之人多与主张和谈之人。皇帝即刻吩咐赵铎点兵,三日后祭拜宗庙,大军开拔。

“父皇,儿臣有一不情之请。”

赵铎跪地未起,看表情似乎有些犹豫。

“我儿说来便是。”

“战场之上险象环生,儿臣先前征战的旧部……”

皇帝到底是行伍出身,知道上阵父子兵的道理,赵铎要自己的旧部合情合理。

“都带上。此次出征,危险自不必说,朕拨你三十万大军,一切由你调度,若有急事先斩后奏,不必上达天听。”

赵铎面露喜色,感激地叩首,“谢父皇!儿臣定不负父皇信任!”

孙熊不等皇帝点名便出言谢恩,“谢陛下!”

“孙熊,朕把晋王托付给你,你得把他全须全尾的带回来。”

孙熊闻言神色一凛,忙保证道:“陛下放心,只要俺老孙有一口气,就没人能伤殿下一根毫毛!”

——三日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文武百官俱至,高台之上,内侍大声宣读着祝文:“维永昌六年,岁次丙午,八月廿七,敬告于昊天上帝,列祖列祖,曰:朕承天命,统御万方,夙夜兢兢,惟以安民为念。今有突厥猖獗,侵我疆土,扰我黎庶,朕心甚忧。为保社稷,护苍生,特命晋王赵铎、兵部尚书裴照帅师出征,讨伐不臣。”

皇帝身着十二琉衮冕,依次祭拜天地、宗庙、社稷,老迈的声音响彻高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