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顶流七皇子 > 第39章 天灾三九

第39章 天灾三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救灾?怎么救?此时不当是该思虑如何安置难民吗?

戚国,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只有灾后如何挽回损失的想法,如何在灾难之后活下来,如何防止下一次灾害来临,修建堤坝这样的措施,而因为消息闭塞,也只能做这样的措施。

但既然纪邀在,就不能看这样的灾难扩大。

“此番地动声势浩大,必然不会就这样完结,定会再发。”

“七殿下何以见得?”

“儿臣斗胆直言,父皇的罪己诏,不过是安抚臣民之心,实质上无任何意义,地动乃是天灾,与天家如何并无关联,诸位都是才高八斗之士,定然不会同无知市井一般盲目指责。”

这话把人的后路堵死了,要是反驳,那岂非自己就是泼皮无赖市井小民吗?一时间无人言语。

“若等臣民自行灾后重建,那必然会是诸位大人所说的景象,灾民很快就会涌入戚城,到时候人人自危。”

“那以七殿下的意思是?”

“赈灾只能缓解一时,尽快重建才是上策。”

“此事,当地官府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自然会做。”

“自然?”纪邀横眉冷对那个出声的大臣,“世间万物从来都是必然,若等自然,那大人家的米粮都要被灾民搬空了,不知大人可听说过,人食人的人传闻?唐川人口众多,若不能妥善安置,必起暴乱。”

多数大臣知道七皇子此言,并非在危言耸听,若不妥善处理,完全是有很大几率会发生的。

纪邀面向戚帝:“官府及灾民自行重建,谈何容易,更何况,其中还要冒着余震之危险,若无统一引导,必酿大祸,因此儿臣斗胆,请父皇给各地方藩王降旨,征调部队,以抗重灾!”

军队集合去救灾?

“我大戚军队是打仗的!怎能去救灾呢?”有人反驳道,不少人赞同这一看法。

纪邀开口,掷地有声:“此言差矣,军队非我大戚之军队,而是国民百姓之军队,大人可去军中一问:多少将士从军,是为国,又有多少将士从军,是为家?人皆言有国方有家,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唐川不安,何以安大戚?”

一时间议论之声四起,沸沸扬扬。

纪邀说得没错,一唐川不安,何以安大戚。他之前从未这样想过,身居高位多年,被权位蒙蔽了双眼,如今看得还不如个十八岁的少年清晰,这才是当真应该写罪己诏的。

戚帝出声喝止:“好了,都给朕停下。”他心中有了数。

“福寿,拟旨!纪邀率皇城守军五万,携粮草衣物等即刻出发前往唐川,庞德随行,所有将士赈灾期间悉数听纪邀指挥,另下旨,以最快速度令东成王,淮南王,镇西王,北战王等,各抽调三万军队即刻前往唐川,一并听纪邀命令,务必将此事两月之内遏制住!”

两月之后,便是新年,定不能容再有这番景象。

“谢父皇成全!”

这一切,都是纪邀力排众议争来的。

几个皇子刚到,听到的便是这个消息。

纪远冷笑,赈灾?这下都不用我除掉你,跋山涉水,条件险恶,你不是想在父皇面前表现吗,你死在那儿才好。

纪冲忧心忡忡,但始终没敢提出要一起去,大皇子妃若是知道免不了又是哭天抹泪地说他置自己与危险之地,不顾及他们母子之类。

八皇子纪恙仍旧是那么一步三咳的模样,也没作表态,反倒是出人意料,纪迎跟他说了句:“七弟好胆识,为兄自愧不如。”

这倒是让纪邀觉得,纪迎此人,极为真实,不敢去就是不敢去,就算不如也能一样洒脱,不像旁人,畏首畏尾还要含沙射影。

“陛下!就这样将大批部队交由七皇子指挥了?这是否有些……”过于大胆了?

戚帝一拍桌案,满堂皆惊,开口近乎歇斯底里地斥责:“朕将自己的儿子都置身险地!若非你们不中用!朕何至于此!如今还大言不惭,你们可配!”

被骂的大臣跪在地上不住颤抖,众人皆是不敢出声,是啊,人家把自己儿子都放在那儿了,人家还没说什么,你们有本事就自请让自己儿子去啊,凭什么指手画脚的?

还是纪邀开口破了这丝寂静:“父皇放心,儿臣在此立下军令状,随行将士,儿臣必定好生带回来,若不幸有人因此牺牲,儿臣出私库,好生将养其亲眷。后年今日,儿臣必将令唐川自产自足,无一灾民,若不能做到,自废庶民。”对不住了行哥,我又给你挖坑了。

殿上都是抽气声,自产自足?自费庶民!?七皇子好大的口气!

戚帝不着痕迹皱了皱眉,但他信他儿子,他说能,必然能,纪邀这个名字,踏着戚国的无上尊贵出生,他便有创造奇迹的能力。

同时戚帝知道,他的儿子,需要这个机会。

纪邀实际上为自己留了后手,灾后重建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唐川是个大郡县,饶是现在人口稀少的千年前,也不少于40万人口,好在十几万的军队调度过去,再加上组织所有灾民自行劳动,反而要比千年之后只有部分人在重建,速度更快。至于重建物资,现有的便该利用起来,怎么也能剩下个30%,旁的便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了。其中必定有不少问题纪邀是没发现的,但如今顾不上这许多,车到山前必有路,他路上便要详细规划如何救灾。

赈灾之解一时之难,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动群众自救,此乃重中之重。

“我愿捐出五十万金银,五十石米粮,各位大人,”纪邀出声道:“此乃国事,众位大人是否该出份力啊。”

众人见此,纷纷出言我们也捐。

纪邀心中多了几分成算,这些,加上国库拨的,够一段时日了。

“那便多谢大人了,我稍后便派人去各位大人府上取,众位大人若是想要追加,可送到我府上,这些物资定然会用在灾民身上。”不会有任何人中饱私囊。

众人点头,心里都在滴血,真是软刀子,当着陛下,扎在身上你还不能出声。

戚帝望着他没说话,甚至没去送他,并不妨碍散朝时纪邀看到他泛着红的双眼,他知道,他这个父皇,怕自己绷不住。

这同送亲子上战场无异,此刻不是皇家,不过是儿子,也不过是父亲。

即刻出发,纪邀只带了德保,洪裘想跟着来,被纪邀拒绝了,明年春闱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倒是有人追上来,是让纪邀挺意外的人,扶阳。

“你怎么来了。”

扶阳骑着高头大马:“你立了那种军令状!把我兄弟带去那种地方,谁知道你有什么坏心思!”

“明白了,你来看着我的。”看着我也不妨碍我指使你干活儿,来了就别当闲人。

扶阳冷哼一声,他知道这消息气到不行,但怎么可能放任他一个人前去。

日夜兼程。

纪彦行知道此事的时候,纪邀只差三十里便到了。

越往前走,越是废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