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知道,玛丽如果要结婚的话,定然会优先选择西班牙王室,亨利八世紧咬牙关,他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这场婚事也引起了一场叛乱,1533年11月26日,简的父亲——萨福克公爵亨利家聚集了一批达官显贵,他们计划采取行动阻止这场国际婚姻。同谋者包括詹姆斯·克罗夫特爵士、爱德华·考特尼、德文伯爵、萨福克公爵以及托马斯·怀亚特爵士。】
【在叛乱者中,小托马斯·怀亚特爵士表现尤为突出。当时考特尼在德文招兵买马,詹姆斯·克罗夫特在赫勒福德郡,而爱德华·考特尼临阵脱逃,没有前往德文发动叛乱,而是留在了宫中。得知消息的护国公,也就是主教斯蒂芬·加德纳对爱德华·考特尼严加拷问,这位可怜的伯爵泄露了计划的大部分细节。】
【尽管有人出卖了这次行动,但怀亚特依旧于1554年1月25日,在肯特郡的美斯顿发起叛乱,考虑到考特尼的背叛行为,怀亚特认为机不可失,因此实际行动比计划提前了相当长的时间。】
【他起草了一份公告,在肯特郡所属的其他城镇公开宣读,表示自己并非要伤害女王,只要求清除女王身边的奸臣佞言,这件事关乎英格兰每一个人的荣辱安危。】
【接下来,怀亚特在罗切斯特建立了指挥中心,正式提高了这次叛乱的级别。肯特郡爆发叛乱的消息很快传来,政府马上在伦敦招募600名士兵,由年逾八旬的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亲自率领这些人前往镇压起义。】
【最初诺福克的军队,也称“白衣军”,在鲁特姆击败了小股起义军,但是第二天,他手下的士兵在进入罗切斯特的桥上倒戈,他们表达了对起义军的同情,并且声称“我们都是英国子民”。】
诺福克公爵真是老当益壮,一些贵族暗暗羡慕起来,不禁酸溜溜地打量着这位历经多任国王的老狐狸。在宗教改革的风暴中,定然会有许多家族倾覆,他们说不定也倒霉的在其中,偏这老家伙不仅活得像棵常青树,还能在新王麾下执掌兵权。
【这些伦敦人的背叛行为无疑提高了怀亚特的信心,这时的起义人数已经达到了2000—3000人,接下来的计划是缓缓向伦敦进发。2月3日,怀亚特武装进入萨瑟克,并在那里停留了3天,而此时,行动貌似一切向好,实际上危机的开关已暗中触发。】
【尽管很多贵族对怀亚特的请求有同感,但他们并没有给他提供支持,而此时玛丽女王正在集结军事力量。玛丽为捍卫自己的地位积极采取行动,她前往伦敦市政厅发表演讲,呼吁伦敦市民施以援手,最终有20000人自愿组成民兵镇压叛乱。】
【怀亚特军队进军途中,他们高声呼喊着对女王的忠心,这一切都让站在家门口观望的市民一头雾水。政府军故意放任怀亚特一行人继续前进,引诱他们进入陷阱。威廉·霍华德手下的士兵在勒德门拦截了反叛军,怀亚特被迫撤向坦普尔酒吧区,而等待他们的则是彭布罗克伯爵的骑兵队。】
【几次交锋后,政府军派来一名使者,要求怀亚特马上投降以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寡不敌众又遭到出卖的怀亚特最终让步,他被带往白厅宫,随后押往伦敦塔。冲突中约有40名叛乱分子被杀。】
【就这样,叛乱结束了,简·格雷女士也成了众矢之的。因为她的父亲萨福克公爵是这次叛乱的主要谋划者之一,他的行动将女儿送上了断头台。】
【尽管简·格雷本人未曾参与谋反,但她被新教反叛者视为领导核心,对天主教政府产生了威胁。玛丽将这位表亲判处死刑。为简送行之时,玛丽试图强迫简皈依天主教以拯救她的灵魂,但是笃信新教的简拒绝了玛丽的要求。】
【1554年2月12日,简和她的丈夫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子吉尔福德被处死在塔山。被砍头前,简亲眼目睹了丈夫被砍掉脑袋的尸首被人搬下断头台。被蒙住双眼的她艰难地找到了断头台,随后从容死去,她留下的遗言是:上帝,我将自己的灵魂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