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精变 > 第81章 章二十四(终):挝鼓银山

第81章 章二十四(终):挝鼓银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瞧那头浪高风急,复归平静,衡云山中诸人亦是惊骇不已。尤其见灵虚道长立于岸头,讲那枚来之不易的金镯抛至月海后,狐九不由高声呼道:“好端端的,老仙长何故扔了这宝贝?”

段言神情也不好看,这金镯本在他手上,浪起之时不知为何落到了灵虚道长怀中,此物一失,他该如何向孟涯交代?聆儿的下落又该从何处得知?

灵虚道长一手持拂尘,一手掐诀变换,双目轻阖,口中低喃不止,待咒诀念罢,他又将拂尘往月海上轻轻一甩。顷刻间,海面之下便有金鼓雷动、画角齐鸣之声,仿若千军万马于阵前对垒,只这响动也不过一时,待此声罢,灵虚道长才睁眼道:“此物已交予天霖之手,镯上所刻铭文便是咒诀所在,狐儿不必担忧。”

段言追问道:“难道孟涯现在月海之下?”

“天霖做事自有决断,他今番不仅要试探真心,想必还要将积山之事做个了结。”灵虚道长语焉不详,转而对段言道,“判官欲知亲妹下落,何不来问我?”

段言一愣,眉目间掠过喜色,急忙敬问道:“望老仙长赐教。”

“令妹心中郁结所在,判官难道不知?当初民间一妇人,身怀六甲遭流匪奸杀,全家八口人,唯其夫进京赶考逃过一劫,其余七人俱死于乱刀之下。她腹中龙凤双胎身魂已全,本该转世为人,却因故再入地府,三重怨气层层叠加,搅得地府也不得安宁。地藏王菩萨慈悲为怀,点拨妇人转世投胎,可这一双儿女却因阴气太重滞留地府,长子饮黄泉之水化形、次女宿彼岸之花栖身,阎王见状,怜此二子天生鬼体,纵使去往人间也是世世短命,便授其术法,委之以判官、冥使之责。”

他说的自然便是段家兄妹的身世,段言听罢静默片刻,才道:“……母亲怜我兄妹年幼,本不愿投胎转世,地藏王菩萨闻之,便问她有何心愿未了,母亲道‘我夫郎进京赶考至今未归,若得奈何桥畔再见一面,纵使朱颜白发、对面不识,我亦当消弭怨恨,再不作祟’,菩萨应允,许她守在奈何桥畔等候。这一等就是足足三十年,三十年后,她见一拄拐老翁蹒跚而来,纵使衣衫褴褛、满面沟壑,她竟也一眼认出。他二人隔桥相望,父亲展颜道‘走罢、走罢’,他们便相携而去……不曾看过我与聆儿一眼。”

狐九不知他为何说起往事,但见段言说得认真,便也耐着性子听着,未听几句面上不耐神色便已转变,只皱着眉怜惜道:“既然你爹娘都已转世投胎去了,你与妹妹又在地府当官儿,按理都是好事儿,怎么后来反起了事端?”

段言叹道:“母亲蒙羞而死,怨念极重,我兄妹二人受其怨气浸染,未出生已成厉鬼。而女体为阴,更易受染,聆儿所承受的怨气远甚于我,她恨母亲所恨、也爱其所爱,即便那些流匪已堕畜生道,她仍不甘心,非要荡其魂魄才肯罢休。”

“……不对罢,若是如此她为何要从地府出走?她已为冥使,在地府中权职恐也不低,要报复几个凡人不是动动手指的事儿?”狐九撇嘴怀疑道。

灵虚见他模样灵动,也笑:“狐儿在天上时整日昏睡玩乐,下凡却是聪明许多,看来天上神官的膝下灵宠也比不过下界妖修。”

狐九也听不出好赖话,还当老仙长赞他聪颖,面上既有些得意又有些羞赧,摸了摸脸笑道:“我虽比不过老仙长,但也的确比这白面老鬼聪明些。”

他说罢还朝段言那厢看了看,只等着听这人的奉承话,却不想这人今日总是沉默不语,即便狐九用脚蹭他、踢他也无动于衷。

灵虚道长劝道:“判官心中早有答案,比起仇怨,那黑沉沉总也望不到头的地府才更叫人惧怕,名曰为母报仇,实则只为再入轮回。她不愿见你,恐怕是因心存愧疚,毕竟……便如令堂一般,冥使走时也不曾与君作别。”

“……老仙长,您别说话了。”狐九见段言一声不吭,就跟个木头桩子似的立在一旁,心里顿觉不是滋味,甚至还有些埋怨灵虚道长多嘴胡言。

他看了段言好半晌,咬了咬牙,忽然响声道:“有甚好委屈的,我在天上时都不知被转送几回了,还不是好好的?你是出走的判官,那我还是神仙的弃宠呢,你回不去地府,我不照样返不了天庭?大不了、大不了往后我陪你便是,正好在凡间凑个伴儿。”

段言听罢总算有了动静,向来死气沉沉的脸上第一次显露笑意,他道:“小九真好……我与小九,正好做个伴儿。”

纵使法力大不如前,到底不是孤身一人。

狐九话一出口便心生悔意,他面上烫得厉害,更觉得段言的目光直勾勾的叫人心慌,但一想到这人凄惨的身世,总也狠不下心再去骂他,唉……真叫这色胚缠上了,往后可该如何是好?

“判官此刻还欲追问令妹的下落?我法力虽失,算卦的本事却还在,若是判官……”

“多谢仙长。”段言却吐了口气,泄力道,“既然都在人界,这一回,还是叫聆儿来寻我罢。”

言讫,他即刻便去捉狐九的手,生怕这人反悔一般,转头便朝灵虚告辞:“孟仙君之事,段言不敢再管,愿先携小九而去。”

灵虚颔首,不再多留:“我这狐儿也有劳判官照料。”

他二人来时匆匆、去时匆匆,眨眼间,又只剩了灵虚一人立于衡云山顶,他垂目见海面依旧波澜未起,心中也有些疑虑,轻喃道:“依天霖之力,不该耗时如此之久,青鸟已困于笼中,他这捕鸟者为何久而未归?难道……还有何事要等?”

他阖目掐诀,俄而又笑:“原来如此……非捕鸟也,乃捕蛇也,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分明早已寻得青蛇踪迹,却连自己的心也看不透、自己的情也认不全,还要逐少君下山试探,惹得这笨狼儿也沾惹了情债,白费此上等资质。”

灵虚忆及此处,不由长叹口气,心下暗道,少君本就是为补你天生情缺而诞,若你情丝未起,他便永远是一团混沌灵气,焉能化形长大?你当初自人界而归,见少君已成孩童模样,心中恐已知晓自己对那青蛇情谊笃深,却还是不肯回头去找,只当此情已湮、终不长久,哪会想到少君长成极快,更在短短几百年内便有了“天定姻缘”——还不是因你自己情丝难断、相思如潮。

“少君本就为你情根所衍,他所谓天定姻缘,自然也是由你情丝所催,除了那位被青蛇附身的小公子,还能有谁与他红线交结?试来试去,也不过是逼自己承认而已。”

只不过这些难堪往事,你也断不肯叫那青蛇知晓。

灵虚轻挥拂尘,又化作女童模样,迈着小腿一步一步从衡云山上逐阶而下,口中轻哼道,“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泪下如流泉……”

灵虚愈走愈慢,乃至中途顿步,已然泪流满面。事到如今,他又有何闲情来嘲弄他人?纵能算尽世人命途,偏偏算不清妻女所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报应?

从前这求之不得的青云之梯,现今也需他一步步走下。

走罢、走罢,回至凡间去,才能有再见之日。

……

积山只有白昼,无有黑夜,饶是三人在积山山顶等了许久,四周景物也无丝毫改变。孟固起先还嚷嚷着自己胳膊疼,只肯大喇喇地躺在郑良生怀中,怎么也不愿起身,直至山崖上的冷风吹了一遭又一遭,吹得良生的手都不住发颤,孟固面上那漫不经心的神态才有所改变,他支起身,拧眉道:“怪了,已过了许久,怎还不见兄长出来?”

郑良生则是担忧地望着不远处一动不动的沈念,又凑到孟固耳际低声道:“少君,先前孟仙君似是嘱咐过恩公甚么话,只我离得远不曾听得,我见恩公如今模样,恐是知晓内情,你我何不相问于他?也免得孟仙君那厢出了差错。”

即便孟固嘴上对他大哥时有顶撞,但事关其生死,他心中自然也是忧虑万分,听闻良生之言,转头便向沈念问道:“沈……沈大哥,我兄长走时可对你说过甚么?”

沈念却似只字未闻,神思只牵系于月海之下,良久后,他那双眼珠子才微微动了动,侧首道:“你说灵虚道长有本事能改动法器咒诀,可即便如此,他……他又怎生知晓呢?”

沈念口中的他,自然是指月海之下的萧镇。

孟固皱眉道:“兄长和老道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不至于连这点都想不到。他们既选用了这法子,定是有万全解法,能叫兄长安然无恙。”

他虽如此解释,可自己心里也是将信将疑,原因无他,便是想起了在灵境中的所见所闻。看起来,兄长为了对付青鸟曾有过多番谋划,只是在周旋之间无奈选择了炼丹炉一法,难道……此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若果真如此,兄长的安危……

一时之间,几人都是缄默不言,沈念也一改先前茫然神色,咬着牙将手中符纸狠狠攥在手心,他攥得死紧,既不愿他人夺走,却又狠不下心破坏。

“恩公……”郑良生不忍心,劝慰道,“先前孟仙君既有言语留赠,定是想好了退路,恩公若是犹豫不决,不妨说出来与我等商议一番,总好过一个人劳心伤神。”

沈念又是一阵沉默,此事毕竟是他与孟涯之间的私事,若要在他人面前坦言,他心中总归是有些抵触。不过郑良生所言在理,万一孟涯所留遗策尚需他人助力才能成功,自己这般隐瞒不告岂非是适得其反?

思虑再三,他还是将孟涯所言如实相告。

郑良生听罢欲言又止,目光不由自主望向沈念手中那枚符纸,踟蹰道:“那恩公心底……究竟是想他二人中的哪一个回来?”

沈念双唇一颤,垂下头去,不愿叫郑良生瞧见自己面上神情,对这问题更是置若罔闻。

郑良生也便明白了,心内苦叹道:想是恩公自己也不分明,唉……那位孟仙君着实狠心,肯叫意中人受烹心之苦,也要为自己争个高低,倘我在同样境地下,宁肯世上再无郑良生,我也绝不要少君为难。

思及此,郑良生也不由侧头看了眼孟固,却发觉情郎面色古怪,半是惊疑半是了然,似是心中憋着甚么话,想说又不敢说。

郑良生心中明了,小声问道:“少君,你可是想到了甚么?难道是这符咒有问题?”

孟固却是目光游移,不甚自在地看向良生,也是小心翼翼道:“良生,我说是不说?”

“自然要说!”沈念忽而扬声,语气中隐有怒意,“难道这些话我听不得?”

孟固莫名有些心虚,又求助般望向良生,关键时刻,还是郑良生一锤定音道:“少君说来罢,总归是孟仙君性命要紧。”

孟固小声嘀咕:“他还有闲情算计别人,怎么都死不了的。”

在郑良生眼神压迫下,他也不敢再打趣,只道:“我得先见一见这符纸,才敢开言。”

沈念不甚放心地看了孟固片刻,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将手中符纸展出示人,不想孟固见之,反倒一改原先笃定神情,面上又泛起犹疑之色。

沈念忍不住追问:“如何,你果真认得这符咒?”

孟固先是颔首,转又摇头道:“兄长法力无边,我也不敢确信……”

“吞吞吐吐,真是恼人!你只管说来便是!”

孟固撇了撇嘴,心虽不悦,却还是转头对郑良生道:“良生可还记得你我刚定情时,我与你说过的事儿?我刚化形时,兄长说不放心我,曾在我耳后刻下三道救命灵符,还骗我说此咒一破他便现身,实际却正好相反,我破此咒后,符上灵力并未回到他身上,反是瞬间涌进我体内,还将我逼回了原形。”

郑良生哎呀一声,应道:“那是少君头一回化形,我记得清楚,可这与今日之事有何关联?”

孟固哼了一声,刚要解释,却已听得一旁的沈念低喃道:“事与其反,必有所成……”

临下界前,自己身上也被孟涯锁上三道封印,那人改换容貌、告诫与他,道此咒为封锁沈念灵力所用,一旦毁坏,必有天罚,然实际上,这三道符咒却是封锁孟涯神识之用,也正因自己引雷霹身,毁了最后这一道符咒,才害得“萧镇”不再,才引得孟涯归来。

事与其反,必有所成。

沈念浑身一颤,低头凝望手中之物,轻声道:“难道……你赌我选的是萧镇?”

“兄长做事不讲常理,又惯会戏耍别人,他要我求他相助,给我的却是相反的符咒——保不准他今日所为又是如此,若我等一动不动、好端端在此等候,他恐怕难能归来,反倒是毁了此符,方能引得他神识归位,依我看……”

说到一半,他却又摇摇头,无奈道:“我本想着见过此符便能知晓,却忘了兄长灵力高强,涉猎又广,这符咒我从未见过,与他赠我的三道灵符全然不同,事到如今,我也不敢断言了。”

沈念却是过耳不闻,只怔神道:“……他借此物来试我?他用命来试我……”

郑良生瞧他模样,万般不忍道:“少君所言也只是猜测,咱们再多等等便是。”

等……要等到何时?若是进展顺利,孟涯早该出来,又何至于白费这许多功夫?

孟固也是小声道:“若是久等不归,不妨……不妨真把这符咒撕了试试?我还是觉着兄长他……”

沈念却是连退数步,竟是万分提防地看着孟固,语气不善道:“不行!不行!不能试……万一他、他真的回不来了,该怎么办?”

郑良生有些愕然,一时间竟听不出沈念口中的“他”究竟指代何人?反倒是孟固瞪大了眼,抿唇嘟囔了一句:“真是可怜,果真事事都叫他拿捏。”

“你们先走一步便是,我自己在此等候。”沈念回转过心思,“我不信仲亭会解不开咒诀之谜,他一定会回来。”

郑良生连忙摇头:“若无孟仙君计谋,我与少君恐要丧于青鸟之手,我二人怎能先行离去?自该陪恩公在此等候。”

沈念看了他二人一眼,也不多说,只是孤身往那临海之畔走去,他先前就是在此等候。郑良生本想劝言,他三人可轮流守候,但见沈念神思迷乱,也不敢再与其多嘴,又与孟固一道寻了距其十余步外的另一山岸等候。

只是几人都没想到,这一等,便是整整三日。

积山永昼无夜,山中时辰还是靠着孟固施法算出,这狼妖也算是耗尽了耐心,几次劝说沈念毁符一试,却都得不到任何回应,那人便如临海碣石,日夜不动。

也真是怪,先前与青鸟交锋之际,已然是性命攸关,却远不及这几日来的心慌无措,沈念凝视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月海,竟时有一跃而下的冲动。

若炼丹炉中等着自己的是仲亭,那永囚其中尚且称得上是件喜事……可是、可是自己若走,还有谁愿豁出性命来护这一纸符咒?

他到底还是放不下孟涯。

沈念叹了口气,除了等,他再无办法,他倒真心实意地期望孟涯又骗了自己一回,至少这样,还表明孟涯早有谋略……还表明他还能够回来。

海风之下,又是一阵再寻常不过的浪涌声,沈念已习惯近日来的失望,听得此声也不为所动,只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符纸。然而,浪涌声忽如裂帛,积山山顶骤然蒙上一层红霭,随之一道而来的,还有掌心符纸的倏然滚烫。

沈念浑身一凛,强忍着灼骨热意紧紧捉着符纸,双目却不住往月海深处望去。

海面之下似有巨兽翻滚,动而震天,连带着整座山崖都震颤不休,郑良生踉跄着拽住孟固衣襟,口中又急又喜:“少君,定是孟仙君念对了咒诀,将这丹炉翻了个身——”

他的声音淹没在滔天浪声之下,孟固却已然明白,知晓兄长将要自神器而出,便捉着良生急速后撤,想要尽力避开神器余威,后退之时他又抬眼看了看身前,却见沈念不退反进,竟是迎着滔天巨浪直扑崖边——

郑良生大惊,声嘶力竭道:“恩公——快回来——”

此声隐没于浪涛之中,自然无济于事。

就见那海天交接处炸开一道金红火光,炼丹炉自海底冲天而起,炉口向上,从中喷涌而出的却非丹火,而是漫天碧蓝海水。浪涛中隐约浮出一道颀长身影,此人立于浪口云端,广袖由咸风鼓荡,当真如古画中的仙人一般,缓缓落至山崖之上。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沈念凝望云中人熟悉面庞,手中符纸熊熊燃烧,他却浑然不觉痛楚,只死死盯着那人面容。

来人确系萧镇,他鬓角染霜,眼尾已有数道细纹,气势威严沉静,唯有眼神中露出了几分罕有的迷茫,直至瞧见面前之人,他才愣在原地,许久都未开一言。

那日马车上一别,过了几度春秋,历了几轮生死,才堪得此一见。

相见却又无言。

“你……”沈念浑身发颤,想笑又想哭,发出的一声低唤又太轻太虚,仿佛山间一缕游魂,游荡良久,才至心上人身边。

纵使梦中有过千百次重逢,却也难抵这一次的乍见之欢。沈念几乎是踉跄着跑上前去,却不敢触碰眼前人分毫,只是小心翼翼地望着他,期冀道:“仲亭,我……我是……”

“禄郎。”萧镇唤道,眼中显露笑意,“我怎会认不出禄郎?”

沈念眼中一酸,落泪道:“我亦从未忘记仲亭,日夜所思,俱是你一人。”

叙话至此,萧镇眼中却是一乱,他将目光落在沈念手中燃烧的符纸之上,怔愣道:“禄郎,我认得你,可是……可是我又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