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再次传来窸窣声,我条件反射地握紧了手里的文件。在这片被酸雨腐蚀的废土上,已经没有什么会让我产生恐惧。但此刻我在纸上看到了令人恐惧的东西……他们改造了线粒体……我用指节叩着桌子,看着文件里夹着的照片——营养液里沉睡的胚胎在冷光中泛着诡异的荧光绿……给受精卵植入耐辐射菌的DNA片段,在端粒位置嫁接水熊虫的修复基因……通风管道再次发出刺耳的声音。另一张照片上,父亲用潦草的字迹标注着“失败品区域”,某个失败的实验品长成了畸形的怪物……”
“那不是人类的眼睛……他们经过了几轮失败的实验,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成活的胚胎。他们甚至为了这个计划发明了人造子宫,让胚胎在其中发育……‘方舟计划已经脱离了它的初衷’父亲写道,‘他们原本是要保留人类火种,但现在更像是在毁灭人类火种’。看着照片里的人造子宫,‘方舟’这两个字此刻显得多么讽刺……靛蓝色的瞳孔在黑暗中收缩成针尖,组织团块突然开始剧烈抽搐,血液突然喷溅在实验舱,在铅板上留下烧灼的痕迹……又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有两个穿着白色大褂的人,一男一女,不知道是不是夫妻。其中一个应该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照片里女人的眼神显得有些憔悴……这里有一大段材料缺失,有好几个月的实验记录找不到了……他们在上一轮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对基因加以改造。这次的成品依然有靛蓝色的瞳孔,红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蛋白被改造,携带氧气的能力显著增强,这样可以确保在缺氧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行动。他们对胚胎的听觉、嗅觉和视觉都做了改造,表面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只要稍有医学常识的人做一下检查,就会发现这些结构与人类不同。他们甚至改造了牙齿,牙釉质被改造成了类似爬行动物牙齿的无釉柱结构,大幅提高了牙齿中羟磷灰石晶体的密度,还增加了铁元素的含量……又是一张照片,是一张改造后的胚胎的解剖图草图……他们根本没想重建文明,他们在制造新物种……人造子宫的底部,胚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这是我父亲在逃难途中拼死保护的东西,即使饿到站不稳,也没有把这些文件丢掉……”
“我花了4天时间看完了全部的资料,我想我弄清楚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了……代号‘伊甸’的地下设施始建于大战前夜,其核心区存放着3000多枚钛合金培养舱,每枚舱体都封装着经过基因编辑的物种样本,有动物也有植物——这是旧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亦是科学狂想最癫狂的结晶……方舟计划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全球核威胁升级的2105年——在北极监测站首次捕捉到洲际导弹的轨迹后,根据情报,至少有12个国家秘密启动了类似的计划。我父亲的祖先所在的国家也不例外,他们给自己的计划起名为‘方舟计划’。这项跨越伦理边界的基因工程,最初的设计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地下300米处建造基因仓库,将1200种动植物的完整基因组封存于液氮之中,待辐射消退后重启生态系统。但计划在2108年发生致命转折:随着战事升级,军事部门提出更加激进的提案——既然要适应核冬天,何不直接改造生命本身?他们先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将深海管虫的耐辐射基因植入黑猩猩胚胎,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他们得到了一只抗辐射的黑猩猩。接着是北极狐、鲨鱼、骆驼……然后是植物:小麦、大麦、玉米、土豆……这些‘人工进化’样本被标注为A系列,存放在‘伊甸’……真正的疯狂开始于2117年。当伦理委员会因战争解散,项目组将魔爪伸向人类基因。他们从冷冻精子库中筛选出11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遗传物质,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制造出200枚人类胚胎。在B区培养舱里,这些胚胎被植入水熊虫的DNA修复酶、鳄鱼的鳞片生成基因、鸟类的骨化蛋白编码序列……‘这不是进化,这是亵渎。’参与计划的我父亲的祖先在绝密日志中写道。他记录下胚胎X-23β的异变过程:第17周时,本该发育成大脑的区域开始骨化;第22周,脊椎突破皮肤形成12根骨刺;最骇人的是第30周,胚胎用尾椎在培养舱内壁刻下深深的凹痕,要知道这培养舱可是钛合金制成的。2120年深冬,伊甸——方舟计划的基因库——因全面爆发的核战争而成为废墟。监控录像显示,首批休眠的样本被从天而降的巨大混凝土块压扁,挤压出淡绿色的液体。当岩浆般的液氮吞没环形走廊,整个科研基地沦为废墟。安保部队抵达时,这里已经没有抢救价值……我在资料的最后看见真相:2120年12月17日,我父亲的祖先带着最后的资料离开基地……他在日志里写道‘我们创造了怪物,但还好我们在怪物长大之前毁了它。现在,让我们看看谁能在末日里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