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青瓦闲敲竹马音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卷铃响合卺

第一章雪棠初嫁

京都的雪在腊月廿八这日格外温柔,谢府门前的朱漆喜棚上落着细雪,像撒了把碎钻。沈清蘅坐在镜前,看着母亲将鎏金步摇簪入发间,步摇坠着的银铃与她腕间那枚轻轻相碰,发出细碎的响——这是谢昭然用西北的鎏金箭簇熔铸的,铃身刻着并蒂莲与胡杨,叶脉里藏着极小的“昭”“蘅”二字。

“小姐,谢将军亲自抬着聘礼来了!”芸香掀起绣帘,声音里带着笑意。沈清蘅透过窗棂望去,三十六抬朱漆木箱正从朱雀大街蜿蜒而来,箱角遍插胡杨枝与银杏叶,最中央的木箱上,谢昭然亲手刻的“昭蘅合璧”在雪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当年你父亲调任大理寺,我最怕你在京都受委屈。”沈夫人摸着女儿腕间银铃,声音发颤,“如今看着昭然从西北带回来的胡杨木雕、波斯织金锦,才知道有些缘分,是连风沙都吹不散的。”

沈清蘅望着母亲鬓边的白发,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谢昭然离开京都的清晨,他蹲在墙头往她手里塞银铃铛,耳尖冻得通红:“等我回来,就用西北最好的胡杨木给你打嫁妆。”如今他果然兑现了诺言,连嫁衣上的金箔,都是用玉门关外的黄沙熔铸而成。

正午时分,聘礼队伍行至镇国公府前,李婉柔突然带着数名贵女拦住去路。她身着鹅黄缠枝莲裙,腕间金铃与沈清蘅的银铃形制相似,却多了几分冷硬:“沈姐姐好大的派头,聘礼里竟有西域的毒砂?莫不是要毒死我等?”

周旭波立刻横刀护住木箱,刀疤纵横的脸绷得铁青:“李小姐,这些是胡杨木雕,砍不得人。若嫌不够气派,末将明日送你一车西北的雪如何?”他故意晃动腰间佩刀,刀鞘上的胡杨纹与聘礼木箱相映成趣。

沈清蘅按住周旭波的刀柄,上前半步,袖中飘出淡淡药香:“妹妹说笑了,这是西北的‘雪棠木’,能驱虫避秽。”她掀开最底层木箱,露出整齐码放的药包,“这些是给城东贫民的御寒药,妹妹若担心有毒,大可请太医署的人来验验。”

李婉柔的目光落在药包上的银杏纹火漆印,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城郊遇见的西域商人——那人腰间挂着与沈清蘅相似的银铃,后来才知道,是谢昭然派来保护沈府的暗卫。她咬了咬唇,忽然指着最中央的木箱:“打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藏着兵器?”

谢昭然忽然策马而来,玄色喜服上绣着银线胡杨,腰间鎏金铜铃随着动作轻响:“李妹妹想看?”他亲自掀开箱盖,数百只纸胡杨振翅欲飞,每只翅膀上都系着极小的银铃,“这是军中弟兄们折的,说胡杨落地生根,就像我与清蘅的缘分。”

贵女们发出惊叹,李婉柔却注意到纸胡杨的尾羽上,绣着西戎文的“平安”二字——那是谢昭然在西北战场常用的暗号。她忽然意识到,这场看似风雅的婚礼,实则是谢家用胡杨与铃铛织成的网,将太子党的阴谋牢牢困在其中。

戌时三刻,沈清蘅的盖头被谢昭然轻轻掀开。洞房的烛火映着他眉间的疤痕,那是去年在玉门关外,为护她寄去的星落草而留。他手中捧着的合卺酒,用胡杨木杯盛放,杯底刻着六年前她绣在平安符上的纹样。

“清蘅,你可知我在西北每天最怕什么?”谢昭然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腕间银铃,“不是敌军的弯刀,是怕你在京都遇着风雪,而我不能替你挡。”

沈清蘅望着他眼底的疼惜,刚要开口,雕花木门突然“砰”地被撞开。周旭波铠甲未卸,靴底的积雪在青砖上踩出凌乱的脚印,腰间佩刀甚至还滴着水——那是他从城东雪地狂奔而来时,沾着的毒砂融雪。

“周旭波!”谢昭然猛地站起,鎏金铜铃因动作剧烈发出刺耳的响,“戌时已过,谁准你……”斥责声在看到副将胸前染血的衣襟时戛然而止。沈清蘅手中的合卺酒杯“当啷”落地,酒液溅在她绣着胡杨的裙角,像极了西北战场的斑驳血迹。

她下意识抓住谢昭然的手腕,指尖触到他骤然绷紧的肌肉。周旭波单膝跪地,呈上染血的密报时,沈清蘅才注意到他肩甲裂开道口子,露出下面狰狞的旧疤——那是三年前在破虏堡,为替谢昭然挡箭留下的。

“将军,城东粥棚发现三具尸体,皮肤泛着紫斑。”周旭波的声音带着少见的颤抖,“是西戎毒砂,和当年玉门关外的一样。”

沈清蘅只觉一阵眩晕,指间的银铃突然变得冰凉。她想起阿巴斯昨日在药庐说的话:“毒砂若混入京都的腊八粥,半日便可放倒一条街的人。”此刻谢昭然的手掌覆上她冰凉的手背,体温透过喜服传来,才让她惊觉自己的指尖在发抖。

“慌什么?”谢昭然忽然转头望向她,语气里带着安抚,却又暗含命令,“你早就算到太子会借贺礼下毒,不是么?后园的胡杨木雕浸了三日星落草水,此刻该派上用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