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生活的我们》节目组完成素材收集后,悄然撤离了云城县。周漾在老家的休假也渐近尾声,只剩下最后的两天。
与此同时,赵涔亦在参加完高中校庆后,匆匆返回公司。繁星集团的天合世界城项目千头万绪,装修、招商等诸多关键决策,都亟待他这位总监拍板定夺。
回想起校庆当日,赵涔亦的身影出现在校园时,周漾满心都是意外。
那时的他,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周身却散发着与往昔不同的成熟气息,可眉眼间依旧是周漾记忆里的模样。
校庆日的梧桐叶簌簌落在教学楼白墙上,周漾望着“高三(7)班“的门牌,突然被教导主任陈老师拽住手腕:“来得正好!“办公室门推开时,赵涔亦正低头调试投影仪,白衬衫领口沾着粉笔灰,听见动静抬头,两人目光撞在半空中。
“这次请你们给冲刺班讲讲经验,特别是选专业那部分。“陈老师往两人手里塞了沓问卷,“孩子们都好奇着呢——全省状元和黑马逆袭生,怎么都去了南大建筑系?“周漾低头翻看,其中一张便签用彩笔写着:学长学姐是约好考同一所大学的吗?
阶梯教室里坐满了扎着马尾的少女和穿篮球服的男生,后排甚至挤着几个偷溜进来的高一学生。赵涔亦的声音在麦克风里微微震颤:“高中最重要的是构建知识体系,比如物理的力学模块......“他突然停顿,周漾看见他耳尖泛红——台下不知谁喊了句:“学长,讲讲怎么才能追到隔壁班班花!“
赵涔亦淡淡开口:这个我确实没经验。
“学长都是班花追求你吧?”一个学生起哄,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哄笑声中,周漾接过话筒。记忆突然翻涌:高二那年暴雨夜,她抱着竞赛题蜷缩在图书馆角落,不知是谁默默放下一把备用伞;高三模考失利时,她在隔壁班数学错题集上看到“建筑是凝固的诗“的便签。“选专业就像选人生的底色。“她望着窗外的操场,“我当时只觉得,我是我们班体育委员,以后一定有力气搬砖头,而且能用图纸把脑海里的世界变成现实,是件很酷的事。“
学弟学妹们被周漾的开朗明媚逐渐感染,内心也有了一些方向。
台下突然举起无数双手。有个扎着双马尾的女生站起来:“学姐,听说建筑系要学五年,是不是特别累?“周漾还没开口,赵涔亦已接过话头:“大一熬夜做模型到凌晨三点是常态,但当你看着自己设计的廊桥在校园落成......“他顿了顿,目光与周漾相撞,“那种成就感,值得所有付出。“
“学长学姐是商量好报同一个专业的吗?“前排男生的问题让空气突然凝固。周漾感觉掌心沁出汗,却听见赵涔亦轻笑:“高中时候我们并不熟,选到同一个学校同一专业是命运的巧合。“他指尖划过投影仪上南大建筑系的logo,“不过后来发现,有人并肩作战,再难的课程都能咬牙坚持。“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进周漾心里。她想起大学测绘课上,两人在暴雨中反复校准数据;设计课上,赵涔亦总把自己的图稿放在她旁边,用红笔圈出结构缺陷。
可这些回忆最终都停在大四那年——他突然消失的那天,她在他宿舍楼下站了整整一夜,只等到飘雪落满肩头。
散场时,几个女生围住周漾要微信。“学姐的设计图好漂亮!“有人翻出她在建筑竞赛的获奖作品,“学长是不是偷偷帮你改图?他电脑里存着好多你的草稿!“周漾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悬停,远处赵涔亦正被男生们围住问选专业的经验,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在鼻梁投下温柔的阴影。
直到暮色漫上教学楼,周漾才发现赵涔亦倚在自行车旁等她。车筐里躺着两罐可乐,是他们高中最爱的口味。“去操场坐坐?“他拧开瓶盖递过来,气泡声混着蝉鸣,恍惚间回到十八岁的夏天。
梧桐树下,两个少年曾说要设计一座永不倒塌的建筑,却终究在时光里走散。
校庆结束后,班主任老师还转发了学校公众号上发布的校庆活动新闻稿给她。
回到家中,周漾坐在窗前,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她手中的手机上。手机屏幕里,是她和赵涔亦穿着校服在校庆上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人笑容青涩,眼神中满是年少的朝气。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当年,她凭借自身努力,意外考入南大建筑系,与赵涔亦成为同学。在大学时光里,他们一同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探讨建筑设计的灵感与理念,那些日子里,周漾对赵涔亦萌生出了别样的情愫,她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他。
然而,后来赵涔亦却毫无征兆地不辞而别,没有只言片语的解释,只留下周漾在原地,满心的疑惑与失落。
此后,漫长的时光里,她将这份感情小心地深埋心底,努力让自己专注于学业和工作。
直到繁星集团的宴会,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他们戏剧性地重逢。彼时的赵涔亦,已然成为她的甲方负责人,再次相见,他冷峻的面庞依旧,却让周漾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而后,他们又一同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在各种工作场景中频繁交集,甚至在校友会上再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