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周漾像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飞鸟,在建筑设计的天空里奋力翱翔。作为“花漾室内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之一,她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与不懈的努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可这背后,是无尽的忙碌与压力。
终于,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周漾决定回到云城县的乡下老家,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暂时告别《独自生活的我们》节目日常录制。
彼时,周漾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悠闲。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节目组导演林辞的名字。
“周漾啊,听说你回老家休息了?”林辞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几分兴奋。
“是啊,导演,我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想回家好好放松放松。”周漾伸了个懒腰,语气中满是对假期的珍视。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我们正愁找不到新的节目题材呢。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去你老家云城县的乡下,录制你作为城市职场人放假在乡下的生活。
既能丰富节目内容,也能让你在假期有份特别体验。”林辞一口气说完,言语中满是期待。
周漾闻言,瞬间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假期竟会被节目组关注,还要被全国观众围观。可仔细一想,这或许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能让自己在忙碌工作之余,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感受生活,而且参加节目时签了三个月独居生活的录制合同。犹豫片刻后,她还是答应了林辞的请求。
挂断电话,周漾望着窗外广袤的田野,心中既期待又好奇,她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很快,节目组便带着摄像设备、化妆师、灯光师以及后勤保障人员,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周漾的老家。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城里人和各种设备。
周漾站在一旁,看着节目组忙碌地布置场地,内心紧张又兴奋,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这场乡村生活记录的主角。
第一天录制正式开始,周漾在镜头前展现着自己在乡下的日常生活。她在村里转悠,看到有人家在搭建新房屋,就过去看,周漾意外发现传统建筑技艺的智慧结晶。青瓦堆砌的屋顶弧度、竹片编织的墙体工艺,这些沉淀百年的建造智慧让她震撼。
清晨的阳光穿过竹编斗笠的缝隙,在她白净的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节目组的镜头在五米外静静运转,她能清晰听见微型麦捕捉衣料摩擦的沙沙声。
"要这样斜着放,雨才顺得下去。"李大叔布满老茧的手掌压住瓦片,布满沟壑的腕部突然爆发出与年龄不符的力量。
竹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周漾提着装满瓦片的竹篮往上攀爬。第三根横梁处的豁口还残留着昨夜暴雨的气息,潮湿的木纹里沁着苔藓的腥甜。当她学着李大叔的样子将瓦片卡进橡子时,突然发现每片青瓦边缘都有细密的刻痕——像某种古老的密码。
"那是防滑纹。"举着长镜头的摄影师突然开口,"我爷爷那辈盖房子都这么刻。"周漾的指尖顿在瓦片凹凸的纹路上,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
午后的阳光变得粘稠,周漾蹲在竹篱笆边看男人们编织墙体。手指粗的竹片在他们掌中翻飞,劈开的青竹露出雪花状的纤维,空气里浮动着清冽的苦香。当老张头把熬好的桐油泼上竹墙时,金棕色的液体顺着经纬分明的竹篾流淌,宛如给翡翠镶了琥珀边。
"要不要试试?"编导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台本卷成的纸筒轻敲掌心。周漾转头看见三个机位已经调整好角度,反光板将她的侧脸照得莹白如玉。她接过老张头递来的竹刀,刀刃触到竹节的瞬间突然颤抖——原来这些天见到的所有粗粝与笨拙,都是岁月包浆的温润。
竹片在掌心爆开时发出清脆的裂响,周漾惊觉自己的虎口竟没有预想中的刺痛。老张头布满裂痕的手掌及时托住她的手腕,那些深褐色的皱纹里嵌着经年累月的竹屑,像是皮肤自然生长的纹理。
第二天,她还跟着叔叔家一起下地干活,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在田间,她熟练地除草、浇水,动作虽不算娴熟,却充满了认真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