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婴宁人好这件事,许思睿并非毫无体会,毕竟他从她那里得到过帮助,而且眼下这个帮助又添上了一笔。可他还是很难相信有人能无私到这种程度而不掺杂任何作秀成分。在他看来,任何无私到违背人类自私天性的行为都应该归类为某种有目的的表演。
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京城时就读的中学的校长。
该校长以菩萨心肠著称,平日除了感化问题学生,最爱的事情就是做慈善,据说没有任何人目睹过他发脾气,即使再烂再难管教的班级到了他手里,他也能平心静气弘扬真善美。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菩萨”校长,当他们学校某个初三学生承受不了课业压力跳楼后,站在他身边的学生听到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不是痛惜,也不是拨打120,而是:
“他妈的,又给我找事!”
所以,察觉到祝婴宁的“好”,他不可避免地怀疑起这是否是她为了遮掩刘桂芳的行径故意为之,亦或者是在全班同学或者镜头前立人设。
下午放学后,他跟在她身后走回家,忍不住再次出声试探,问:“祝婴宁,你说要帮我找羽绒服,到底找着没有?”
“我昨晚问了附近的邻居。”她的回答倒是自然,“他们都说没看到,我打算今晚找剧组的人借摄像机瞧瞧,也许他们恰巧有拍到些什么。”
“第一期的硬盘已经寄走了。”他提醒她。
“我知道,但是前两天的视频没算在第一期里,找找看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许思睿就不说话了。
晚上洗完澡干完活写完作业,祝婴宁依言去找了剧组,问他们能不能把摄像机借她看看。
杨吉盘坐在棚子里,好奇地问:“为啥要看视频?”
“我想帮许思睿找找他的羽绒服。”
杨吉就笑了,拿着一条不求人搓了搓自己的脚底板,摇头说:“你别太惯着他,他就是欠收拾,要找让他自己来找。”
“我没惯着他。”祝婴宁严肃地解释,“他觉得衣服是被村里人偷了,我觉得只是被谁放错了地方,要是能把羽绒服找出来,就能洗清村里人的嫌疑了。”
杨吉没料到是这个理由,怔愣几秒,随即笑得更开怀了,指着她对周围人说:“看到没?小孩儿。”
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会把一件羽绒服失踪的“案子”当真,甚至用上了“洗清嫌疑”这么严重的表述。她这种童稚的坚持在他们这群大人看来还怪可爱的,于是杨吉应允了,条件是不能拿走,只能在这看。
祝婴宁立刻点头如啄米。
她坐在剧组的折叠凳上,小心翼翼捧起相机。
综艺每一期的时长只有短短几十分钟,背后的素材却不可胜数,还有许多无意义的重复镜头和空镜头。她低头看了一会就觉得腰酸腿乏眼角发涩,屁股也像被针刺了似的,坐立难安。但摄像机价格昂贵,祝婴宁不敢随便乱按,生怕按坏了什么东西需要赔偿,于是全程便只乖乖捧着相机,强迫自己瞪大眼睛仔细检索。
看着看着,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剧组的人先后躺进了睡袋里,杨吉也钻了进去,把灯泡熄灭以后出声提醒她:“别看了,回去休息吧。”
“杨叔,我再看一会儿。”
“都十点了。”
“我去棚子外面看,不打扰你们,看完我就放回原位。”
“哎,我不是嫌你打扰我们……”
杨吉见她这么坚持,也很没辙,知道她脾气犟,只好随她去了。
一时间天地沉寂,万籁无声。
棚外没有照明,只有月光依稀映亮山岗。祝婴宁搬了个板凳坐在外头,一手撑着下颌,一手扶着相机,在朦胧的月色下眯着眼睛继续查看视频。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露在外面的脚踝忽然有些痒,她伸手快准狠地拍死了一只蚊子,把相机放在膝盖上,拿草叶刮掉掌心蚊子的尸体。
居然已经有蚊子了,看来夏天真的要来了。
她一边迷迷蒙蒙想着即将到来的夏天,一边摆正摄像机的位置,努力瞪大沉重的眼皮。
这回没看多久,眼前就晾下了一道阴影。
她抬起头,仰望来人,有些吃惊:“许思睿?”
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睡衣,缩着肩膀,抱着手臂,低头俯视她,眼神因为背光而显得晦暗不明。
睡衣这个意象很容易带给人和睡眠有关的联想,祝婴宁皱了皱鼻子,勉强忍下一个哈欠,困倦地问:“你怎么还没睡,有事吗?”
许思睿没答话,依然杵在原地,维持着站姿,不知在想什么。
他个子高,虽然身材偏瘦,但骨架大,铺天盖地地挡在她面前,还挺有压迫感的,她见他迟迟不说话,干脆挪了挪腿,将身体调整成斜对他的姿势,低头准备继续检查视频。
结果还没看清楚屏幕上的录像,他就伸出脚,用鞋尖碰了碰她的裤腿,说:“……别看了。”
“为什么?”祝婴宁不解地抬头看他,“还差一点就能把前天的视频检查完了。”
许思睿又沉默了一会儿,复读机般重复道:“反正就是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