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和林安说开后,便去了一趟孙木匠家中,买回一张新的大木板床,放进屋子里。
至于先前那张被压塌的竹床,被拆成竹条,加固菜园子栅栏去了。
房间里,谢瑜已经重新铺好床了,蚊帐之类的也换了新的,灰尘早在新床搬进来之前,就仔细的清扫掉了。
“安郎,走吧,出发去村长家。”谢瑜喝了一口红枣茶,熟练地将茶碗倒扣在托盆里。
林安红着脸,颤着手往身上套衣裳。
方才阿瑜兽性大发,在新床上把他给……
算起来,今日,他已经换了三套衣裳了。
声音滞涩:“稍、稍等一下……”
谢瑜回头看向林安,朝他温和的笑着:“安郎,我出去等你。”
林安对上了谢瑜的视线,身子不由得又是一颤:“嗯、嗯……”
早知如此,他便不该心软答应阿瑜的话。
-
一刻钟后,两人手里各拎了两罐瓦罐竹笋,并肩站在村长家的院子前面。
谢瑜上前一步,敲响村长家的院门。
村长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啦!”
“哟!瑜小子、安哥儿,你俩不是天天在家里腻歪着么,今日怎的有空来寻我?”
谢瑜坦然笑了下:“村长,别调侃我们了。今儿过来找您,是先前同你说过的竹笋瓦罐菜,我和安郎做成了,特意拎过来,让您组织一下大家品尝一下。”
“明年大家伙能不能凭着这瓦罐菜,大赚一笔,再过个丰收的大肥年,可就靠您了。”
村长一听是这件事情,脸上多了几分慎重之色:“你们快进来吧。虽然瑜小子厨艺超绝,但我得先尝尝味,不然竹笋瓦罐菜味道不好,我也没脸去组织大家过来品尝。”
谢瑜点点头:“应该的,村长您尽管尝味儿,这四罐都是给大家吃的。”
“你俩坐着,我去打碗粥来配菜喝。”村长领着谢瑜和林安在院中小桌前坐下。
“村长,多拿几双筷子,多拿几个碗来。”
“好,知道了。”村长应了一声,快步走进厨房,舀了碗粥出来。
谢瑜见状,立马解了一个瓦罐封口处的麻绳,再将密封的三层油纸揭开,一股浓郁的辛辣味霸道冲出,直直涌入在场人的鼻子里去!
“嗯!得劲儿!这味儿很香很浓!”村长嘴里立马分泌唾沫,眼睛放光的盯着瓦罐。
谢瑜拿过一双筷子,让林安捧起陶罐,他伸筷子进陶罐里,扒拉出一碗油汪汪红润润的腌菜来。
“嗬!放了这么多油啊,这生意能做不,会不会亏死。”村长惊诧极了,忍不住担忧起来。
“不会的,里头全是素菜,漫山遍野都是,只蒜姜辣椒需要自己栽种一些,其余全是野菜,就连主菜甜笋丝,也不用花银钱。”
村长闻言一愣,伸筷子夹了一几根甜笋丝放入周粥碗中:“这意思是成本主要为油钱咯?”
“对,里头放了不易凝结的菜籽油、茶油,是猪油价钱的两倍三倍多。”
那就是四五十文钱了。
村长倒吸了一口气,担忧道:“这般贵!卖不出去的话,岂不是砸手里了?”
谢瑜淡定微笑:“村长尝了味,就知道会不会砸手里了。”
村长被吊起了好奇心,登时扒拉一口粥,混着一根甜笋丝,送入嘴里,细细咀嚼起来。
越嚼眼睛越亮,又夹了一筷子瓦罐菜,放进粥碗中,混着粥米一道送进嘴里。
“好吃,入味爽脆,咸辣适中,很是开胃适口。”
“油润润的,也不刺嘴,嚼着还有一股清香味,说是咸菜都没人信。”
“你们打算定价几何?”村长目光扫向谢瑜和林安二人。
“一斤油五罐菜,一罐菜省着点吃,可以吃半个月,一罐菜定价40文钱,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不会贵,也不会显得廉价。”
-
村中段的巨大皂荚树下,村长召集了三百来号人,排成八队,队伍正前方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碟子瓦罐菜和一竹筒的细竹签。
“小河哥,村长找我们过来做什么?”
“说是有一门赚银钱的生意,介绍给我们做,很有赚头,可以带动整个村的人一起赚银钱,让我们过来商议一下,是否要参与进来。”
“那肯定参加啊!全村人都做的生意,能是亏本生意?跟着村长的指挥不会出错的。”
“还是先听听村长怎么说的吧,咱地里刨食的农户人家,哪里懂什么生意上的事情……”
“总归是大家伙一起做的,不会差到哪里去,你安心听着就成,不想做又不会强制你做。”
“我只想多赚些银钱,入冬前买几床被子、几身棉衣,好好熬过这个冬天……”
……
村长敲了一下手里的钟。
“咚!”一声震响,周遭的嘈杂声全部消退,众人不再跟周围人攀谈,而是站直了身体,看向村长。
“大家伙静一静,今儿中午喊大家过来,是有一件好事要宣布!咱村里,准备建一个瓦罐菜坊,每年春季开工,夏季收工,做四个月甜笋瓦罐菜。”
“届时,每家每户抽派一人来瓦罐菜坊做工,酬劳按工期和工作表现分发,未被抽选中的人,可以照着瓦罐菜坊给出的配菜细目单,到山上采摘配菜,送到瓦罐菜坊换银钱。”
“由于瓦罐菜主菜是甜竹笋,所以,竹山的竹笋份额由我这个村长做主,全部征用,等卖完瓦罐菜,按照竹笋份额分配卖瓦罐菜赚取的银钱。”
“大家伙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