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听她自报家门,并没有丝毫的动容,反倒从容地伸手去拿案上的酒盏:“我想待在哪里就待在哪里,你还没资格指教我。”
“不许喝酒!”端木舒一把拍开他的手,又伸手给了他一个头栗:“小小年纪这么目中无人?”
这小少年被她轻轻一敲,却吃了一大惊,捂住脑袋:“你好大的胆子!”
这孩子看着像是平日被惯坏了,端木舒叉起腰:“你当这是你家,没人敢碰你?姐姐我小小教训你一下,还用不着多大的胆子。你现在最好乖乖说一声‘姐姐我错了’,一会儿还能给你块糖吃。”
那少年想说什么,但脸色忽变,一下钻到端木舒身后。
端木舒不明所以:“怎么吓成这样?”
“嘘——”小少年让她安静。
丝竹人声之间,有人正喊着:“……公子!公子!您在哪儿啊公子!”声音越来越近。
公子?
端木舒些微的酒意一下就被驱散了。
晋国只有两位能称公子,一位是如今的绥平君,公子宁燮,比端木舒要年长。另一位,夫人所出的公子宁斐,大约就是这个年纪。
宫中的寺人走过来,正问着旁边隔间的客人:“请问可有见到公子斐?”
宁斐在端木舒背后拍了一把,悄声道:“别忘了你刚才还打了我,你敢暴露我,我就要治你不敬之罪!”
庭上的丝竹声渐渐停了下来,犹疑的人声渐起。
那寺人已经问到了面前:“请问这位姝君,可曾见到公子斐?”
宁斐缩成一团紧紧贴在她背后,端木舒只能装模作样坐正了,摇了摇头,道一声:“没有。”
那寺人焦急地挠了挠头,还是谢过一声,又往下一间去了。
安静中模模糊糊听到隔壁一个年轻的女声道:“原来今日公子斐也来了。”
一年长的道:“看他们这急着找人的模样,大约今日送函书的就是这位小公子。难怪那边的奏乐都停了。”
又有一人出声,语中隐着笑:“文都督的脸色可不好看呐。”
这可不好,隔壁的开始聊闲了,端木舒正想出声警醒,身后的人却伸出手来到她面前,做了个禁言的手势。
先头那个年轻的女声道:“公子斐在绥平君的纳征礼上闹这一出,也不知是玩闹,还是别有用意。”
“这就看文都督和绥平君心中怎么想了。”
“恐怕是没法往好处想了。如今顶着这移风易俗的风头,都说世子之位怕是轮不到绥平君头上了,难免要忧虑日后如何自处。这小公子的一举一动,绥平君都难免不多心呀。”
立储之事,晋人一向都津津乐道并不以为禁忌。
不同于北地诸侯,正夫人长子生下即为世子,在晋国,世子的废立还要看世族的人心向背,往往要等到公子们年长了,才择能者为储。国君正式册立世子之前,各位公子都是一视同仁的。
不过这么一来,常因世子之位迟迟不决,而使得公子间的争斗格外激烈,以至于未能继位者往往非死即逐,最近的例子,便是现任国君宁昶即位的血雨腥风。
如今君上虽只有两位公子,自己也正值壮年,但是世族之间闲话短长还是难免提及。不过此时听到这个话题,却叫端木舒如坐针毡了。
年轻的那个又说:“但如今君上给绥平君选文氏姝君为夫人,他岳丈文都督经南郡这一遭,不但没有治罪,反倒更受重用,或许……”
端木舒心一横,咳了两下,放声道:“烛儿,你看那是不是公子斐?”隔壁的谈话声戛然而止。
宁斐从端木舒身后绕出来:“干嘛打断她们?我倒是挺想多听听的。”
端木舒堆个笑:“小女怕她们失口说出些惹公子不快的话来。”
“哪有什么失口。”宁斐摆弄着桌上的空酒盏:“心里已先不敬,嘴上才有不敬的话罢了。”
这说话的口吻,可不像个只会玩闹的孩子。
端木舒心中替隔壁的几人捏了一把汗,道:“晋人风俗多有无礼失敬之处,所以君上才要移风易俗,正是为了教化呀,只是这并非一日之功,还请公子暂为宽恕。”
“哦?”宁斐将那反过来“咚”一声扣在桌上,又撑起腮:“你想替她们说话,那你干脆替她们说说,这世子之位,将花落谁家呀?”
端木舒心中哀嚎,这她能怎么答?肯定不能说绥平君的。
正想干脆谄媚几句,忽然神思一转。宁斐这问就来意不善,怕是故意等着要挑她的错呢,如果她说“世子定是公子您”,那说不定又要治她对绥平君“不敬之罪”了。
想到这里,端木舒又扯起一个笑:“这种大事,君上自有定夺,哪里是小女敢臆测的呢?”
宁斐眯起眼睛不说话,端木舒被他看得发毛。
正在这时,忽然听一旁道:“姝君,这是?”
宁斐朝旁望去,他视线移开,端木舒心头一松,跳起来把站在帘前的烛儿拉进来,在她耳边道:“这位是公子斐,不得无礼,别声张。”
烛儿忙将手中的食盘搁在案上,俯下身行礼,小声道:“见过公子。”
宁斐拍拍衣服站起来:“行了,我也歇够了,君父交给我的事还是得办呢。”
可算是能把他送走,端木舒忙又行礼:“恭送公子。”忙示意烛儿给他撩帘,将他送了出去。
端木舒重新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盏酒压惊。
烛儿也转了回来,坐下道:“方才外头都在找公子呢,没想到公子居然在咱们这里,这可真是奇遇。”
“奇遇吗?”端木舒叹口气。看宁斐那样子,难道真是个到处乱跑的小孩子?自己今天可算是循规蹈矩了吧,怎么好像还是惹上些麻烦了。
烛儿捧起食盘,献宝一般:“姝君,快看,您喜欢的梅干呢。”
也不对,不算十分循规蹈矩。她想起先前敲宁斐的那一个头栗。
端木舒有气无力地倚到案上:“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了。”
那边丝竹声乐又奏了起来,堂前,倨傲如文耀也低头躬身,双手将婚函奉给面带稚气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