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两旁的大槐树正抽着新绿的嫩芽。
阿舍和阿得赶着马车,今日街上的人较往日,特别的多,马车艰难的行走着。坐在车内的拿着书简的王维,被阿舍的抱怨吵得无法安心看书。
亦或是,今日心情本就激动紧张,所以眼睛盯着书简上的字,却没有一个字可以入心。手里拿了半天书,甚至连书名,也不甚记得了。
“今日是京兆府试放榜日,考生以及考生家属亲友都赶来看榜了,小商小贩为了生意,自然也都出来了,街上的人自然要比以往要多的多,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好好赶车,别扰了公子看书。”阿得训斥道。
被训,阿舍也不在意,拍着胸脯激动地说:“正是因为今日放榜,我才着急赶过去呀,所以才厌烦人多呀!那帮人,左右也是落榜,又何必出来大街上占地方?我恨不得插着翅膀赶紧飞过去。”
唐朝的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京兆府试作为地方考试的一部分,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考生需要通过京兆府试,才能有机会参加更高层次的礼部考试。京兆府试的考官通常是地方官员,他们负责筛选和推荐优秀的考生?。通过京兆府试的考生,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考试,最终有机会在朝廷中谋得官职。因此,京兆府试不仅是考生们的重要考验,也是他们通往仕途的关键一步?。
好不容易到了京兆府外,还没有张榜,已经挤了半条街的人了!阿舍火烧屁股般跳下马车,连推带搡挤进人群,等候放榜。阿得虽沉稳,却也慢慢往前挤。
见两个小厮的猴急的摸样,王维笑笑,静静坐在车里,不急不躁地泡了一壶茶,悠然地喝了起来。入口才发觉茶火候不对,不由得摇头轻笑,原来自己修行还是不够,并没有真正的云淡风轻。
人潮一阵骚动,王维伸手撩开马车的纱帘,却见京兆府门大开,一行官差出来,簇拥着中间两个着绿色官服之人,手捧红榜,人潮更是激动沸腾。王维感觉心跳加快,竟似有几分心慌,忙呷了一口茶。
一盏茶未饮完,隔着一两百米便听到阿啥洪亮的号叫:“中啦中啦,我家公子中了头名解头!我家公子是头名。”王维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抖,清澈的茶汤洒在案上。(“解头”就是府试的第一名,被后世誉为“解元”,在唐朝时称为“解头”,若考取了解头,那么来年的进士几乎等于板上钉钉,十拿九稳。)
在旁人艳羡的目光中,阿舍跑回马车,抱着王维就乐:“中了!还是解头!公子,你太厉害了!”王维也难掩开心,与两个小厮抱在一起哈哈大笑。阿得道:“这般天大的喜事,公子需亲自看看榜单,才算得上圆满呀!”
待得人潮退去一下,王维下车,挺拔的身姿,俊逸的脸庞,引来一众女郎的尖叫惊呼。望着榜文上墨迹未干的"王维"二字,高高地排在第一排,握紧的指节在缰绳上微微发白。微风拂过芝兰玉树般美少年,月白色的襕衫,将腰间玉坠的流苏吹得轻轻摇晃。
"摩诘留步!"崔涤的嗓音裹着马蹄声从街角传来。
这位博陵崔氏的九公子,今日穿着宝相花纹的紫袍,额间还沾着昨夜宴饮时留下的花钿,虽然日前刚接管崔氏家主职位,却毫无沉稳气质,依旧风流不羁:"摩诘,昨夜醉仙楼你走得急,我和岐王殿下都觉得遗憾呢!你可错过了一场大好戏——岐王新得的胡姬跳起柘枝舞,那细腰扭得……那金铃响得..可惜你没眼福看到那般销魂的舞姿,竟害得我犯了相思,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忽然瞥见榜文,眼睛一亮,"好个太原王氏的麒麟儿!回头解头的袍服,可要借我偷偷穿穿,借我沾沾文气,来吧,兄弟先抱一下吧。"
王维哭笑不得,推开崔九摸向自己的臭手。目光却越过人群,望向远处的曲江池。粼粼波光里,几艘画舫正缓缓驶向芙蓉苑,朱漆栏杆映着新开的桃花,恍若浮在云端的仙阁。他忽然想起昨夜在岐王府看见的那架焦尾琴,冰弦在烛火下泛着幽蓝的光,似乎到处都在昭示着长安的富丽繁华。
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王维在崔涤的引荐下结识了岐王。岐王即唐睿宗李旦第四子岐王李范,他的住宅在长安安业坊。历史上有两个岐王宅,长安、洛阳各一所,崔涤带王维来的是岐王长安的府邸。史载岐王李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
岐王李范,果如传说中那般礼贤下士,他与崔九是挚交好友,一见到王维,就被其才情品貌所折服,更是一见如故。今日恰似长兄宁王府有宴会,便约了王维一起参加,以便于结交权贵,为来年春天的春闱积攒人气和名气。
宁王,字成器,唐睿宗李旦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嫡长兄。李宪初以皇孙身份封永平郡王。684年,六岁的李宪被册封为太子,后被武则天册封为皇孙。武周时期,授左赞善大夫、寿春王。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迁员外宗正卿。710年,李宪被加封为宋王。同年,唐睿宗登基,任命李宪为左卫大将军。李宪拒绝成为皇太子,让位于平王李隆基。因此李隆基对这个哥哥甚是敬重。
暮色初临时,宁王府的鎏金铜门缓缓开启。四十盏羊角灯次第亮起,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王维跟在岐王身后穿过游廊,见假山石上垂下的藤萝间缀满夜明珠,池中锦鲤竟有尺余长,鳞片在月光下泛着金红的光泽,竟是富贵堪比皇宫的人间富贵窝。
"这便是近日名动京城的王摩诘?"宁王的声音带着醺然的酒意。他斜倚在紫檀榻上,手中犀角杯盛着琥珀色的葡萄酒,"听说你擅画雪景?且看这屏风——"手指处,十二扇琉璃屏风上竟嵌着真正的雪花,在暖阁中分毫未化。
王维凝视片刻,忽然轻笑:"王爷这雪花虽巧,终究是死物。"他执起案上玉壶,将冰水泼向空中。水珠落在琉璃屏的瞬间,竟凝成千万朵六出冰花,与真雪难分轩轾。满座哗然中,少年提笔在屏风上写道: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字迹飘逸如行云流水,文思如泉涌不息,诗成引得满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