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辋川风月鉴 > 第14章 第十四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14章 第十四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个月后,王维在洛阳王氏故居的廊下,收到裴迪的信笺,素绢上画着云梦泽的烟波,题着"地宫玉蝉应已羽化"。随信附来的青铜酒爵里,盛着终南山的新雪。想到那个豪爽不羁的少年,王维的嘴角擒了一抹笑意。

孟浩然寄来的竹简则裹着鹿门山茱萸,背面潦草刻着:"始皇墓前松柏又高三寸矣"。孟夫子回到了老家,不知道他的母亲是否还在比他科考,是否同意他迎娶心爱的姑娘了。

朱雀大街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已传来清脆的驼铃。王维勒住缰绳,望着城门楼上鎏金的"明德"二字(注:长安的外郭城的南边正门,城门上刻有“明德”)二字?在朝阳中熠熠生辉。

“长安到了!”阿舍跳着脚,激动地指着远处城门:"公子快看!那楼怕是有十丈高!城门楼子上的字写得也浑厚霸气......呃,仔细瞧瞧,还是没有公子你的字迹潇洒飘逸......"王维也很开心,一年的游历终于到了心之所向的长安,不过他很内敛,笑着对阿得说:“你二人原本双生,为何你沉着冷静,你兄长却如此跳脱?”

似乎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阿得侧着头,沉思了片刻,笑着答道:“公子,您想那赫赫崔府,八小姐和九公子为龙凤孪生,为何八小姐娴静端庄,而九公子却飞扬洒脱?”王维一时语塞,只得点头表示赞同。

长安如诗如画般的秋色,泼洒在鳞次栉比的飞檐间,三人住进了太原王氏在京城长安的别院,阿得帮着留守老宅的王伯收拾行李,阿舍兴奋地捧着舆图念念有词:"东市二百二十行,西市胡商云集...公子,这许多好地方,咱们可都得一一去瞧瞧才是啊!"

话音未落,一队波斯商旅的骆驼从王宅门口经过,驼峰间悬挂的琉璃瓶折射出七彩光晕。阿舍第一次看到骆驼这般物种,长大了嘴巴,惊喜地跑过去围着骆驼打转转,王维嗅着风中飘来的檀香与胡椒气息,忽然想起家乡母亲晾晒的茱萸,也是这样辛辣中带着暖意。

案头青瓷瓶里斜插的野菊沾了晨露,王维用笔尖轻轻拨开蜷曲的花瓣,一滴水珠坠在"遥知"二字上,墨迹顿时洇成小小的山峦。楼下传来货郎悠长的吆喝:"茱萸囊——五文钱驱邪祟——"他搁下狼毫,推开雕花木窗,长安的秋声便裹着晨雾涌进来。

曲江池方向飘来新酒开坛的香气,混着灞桥柳叶的苦味,在朱雀大街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几个垂髫小儿举着竹骨风筝从客栈门前跑过,绢布上歪歪扭扭画着登高小人,让他想起幼时重阳,父亲王处廉亲手给小妹王纯扎的那只青鸾风筝,此刻怕是还挂在老宅的梧桐枝头上。

"客官可要尝尝重阳糕?"店伙提着食盒叩门,漆盒里躺着三色花糕。王维捡起块枫叶状的米糕,糯米里裹着枣泥,随比不得母亲用井水浸过的黍米糕清凉,却也别有一番香甜诱人的风味。指尖黏着的糖霜被风一吹,竟像落在并州书院窗前的细雪——那日他启程赴京,母亲连夜缝制的狐裘领口,也沾着这样的莹白。

阿舍捧着朱漆食盒回来时,西市的喧闹正攀上窗棂。

油津津的胡麻饼,正安静地叠在波斯琉璃盏里,旁边躺着几串沾满霜糖的醍醐串。"公子,你快来尝尝,我特意打问的,这些都是长安有名的小吃,我替您尝过了,味道不是一般的鲜美呢!”见主子没搭理他,他也不急,“公子,你且看这茱萸香囊!我特地多买了几只,等我们回去也好送给缙公子和九公子……"阿舍献宝似的抖开织锦香囊,西域传入的联珠纹间缀满殷红茱萸果,"听那金发碧眼的胡商说要用银针戳出汁液才灵验......"

话音未落,街上忽然爆发出潮水般的欢呼。阿舍拽着王维快步跑出院落,来到街上,只见三十六名金甲卫兵开道,八匹枣红马拉着沉香木辇缓缓行来。辇上树着九丈高的茱萸绛幡,金线绣的登高图在秋阳下流光溢彩。满街行人纷纷将佩囊掷向车辇,有个戴昆仑奴面具的孩童险些被挤倒,手中的木雕小犬滚到王维窗下。

"这是圣人的赐福幡车。"茶博士拎着铜壶过来续水,一边热情地为客人解释道:"接了幡车落下的茱萸叶,来年可是能添福添寿的呢。"王维望着掌心方才随风飘入的朱红叶片,脉络间还凝着骊山晨露,却忽然记起父亲总在重阳日采撷的第一枝茱萸,必定要带着太岳山巅的云雾湿气。

“大叔,请问这长安可有登高望远的好去处?”阿得不愧是心腹,贴心地替自己公子问道。

“公子是外来的吧?咱们长安登高望远的最好的地方,莫过于乐游原?。很好找,就在咱们长安城东南的郊区,地势颇高,视野开阔,南可近览曲江烟雨,远望终南霁雪;西面有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东望湍急的浐河;北瞰整个长安城?。公子,您但凡去了,绝对满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