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是累赘,谢天贶一出门就拆下车辕,抱姚令喜骑马。
风驰电掣的狂奔,姚令喜在谢天贶怀里颠簸,摸他的手,蹭他的脖颈,嗅他身上已经彻底被血腥压制,再也闻不到的药香。
为什么不去侯府。她心里已经细细想过,随后放弃挣扎。
如能得救,能与她活着相伴一世,四哥怎么会拒绝去找裴旻医治?
他一定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痊愈,能日日夜夜与她相伴。
可是他说晚些去。
晚些,其实就是去了,也没用。
四哥早已给自己判了斩立决,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事已至此,四哥选择催促她完成大业,她又如何能沉溺不作为?
这最后的时间,她要和四哥一起,做完所有事,然后永不分离。
谁也不能将他们分开。
谁说如此这般,不是天长地久的相守呢?
这样一想,恐惧就烟消云散,连不舍和依恋都没有。
她和四哥是同路人,永远不会走散。
西北的火,越烧越凶残,大街上人群汹汹,议论纷纷。
骑马,已经成了不可能。
谢天贶就抱她下马,跃上屋檐,一路飞檐走壁。
再次回到皇城,朱雀门。
姚令喜表明身份,顺利回城,目标是位于第三横街的尚书省。
章栽月这次消息极其灵通,前后脚一起,赶到了兵部衙署。
琅尚书刚和谢天贶寒暄几句,章栽月突然冒头,吓得他赶忙往姚令喜边儿上躲。
谁知章栽月大大方方往琅尚书的专席坐下,轻抬凤眸睥睨,一副天王老子来了的架势:
“琅尚书,虎符没有,金印也没有,但是请你立刻前去,调神策军入城勤王。”
云淡风轻一句话,琅尚书听得头大。
姚令喜心里咯噔一下:奇怪,他怎么也想到调神策军?这是故意来跟太子争功劳吗?
“借口我帮你想好了。”章栽月老神在在,抬手朝谢天贶一指:
“就说圣上听信谗言,以为谢氏功高之故,污蔑虎守林行事不轨,滥杀无辜,同时扣押谢天贶,欲残害忠良,重演风波亭旧事。
神策军既奉谢氏为‘军神’,想必会立刻前来,斩奸佞,清君侧。”
轻飘飘一个“军神”,琅尚书眼神回避,默默将脖子缩回衣领。
果然,前夜与公主私下对话,被人听去,传到章大人耳中了。
可章大人怎么会突然想要调动神策军?
清君侧,君王身侧,何人是奸佞?
他偷偷去看谢天贶,完全不明白现在是什么状况。
谢天贶无奈,只能点头附和:“如有必要,琅大人可以带我的项上人头去调兵。”
“不不不!”
琅尚书连连摆手,脸都绿了:青天白日,好端端的,怎么合伙跑来吓唬人!
他无助地看向姚令喜,眼睛里散发出婴儿般的赤诚:到底出什么事了,有没有好心人说明一下?无故无符无诏调兵,你莫不是冲我九族族谱来的吧!
堂堂兵部尚书,突然萎成了小白兔,姚令喜实在过意不去,从怀里掏出圣旨,破破烂烂的圣旨,递了过去。
原来有圣旨啊!
琅尚书拍着胸吁气,恭恭敬敬 ,双手去接。
虽然圣旨调不动兵,但好赖是个凭证,公主是太子党,章大人是圣上亲信,他俩带上圣旨,联合叫我出兵,可信度就七七八八,可以略加考虑了。
展开圣旨,琅尚书以为是调兵遣将,不期映入眼帘,竟然是,竟然是——
“皇太女?”
三个字一出口,他迅速捂嘴,脸色比之前惶恐百倍。
宁国公主加封皇太女的圣旨!皇太女是个什么鬼?
琅尚书战战兢兢,怕得要死,他为了谢天贶,可从来没给过公主好脸色!
这这这,该不会是骗他调兵,趁机报复?
“你怕什么?”姚令喜无语至极,拿回圣旨,一边卷,一边吐槽:
“这不是很明显,圣上已经神志不清,遭人控制。你身为兵部尚书,应该担起责任,速调神策军入城,解救被困在禁苑的太子殿下,诛杀奸佞,匡扶社稷。”
然而琅尚书,是真的摸不着头脑:“所谓奸佞,是公主殿下吗?”
“是废后吴氏留下的残党。”章栽月清清嗓子,温柔看向姚令喜,似乎接下来要说的话,只对她一人。
“我查阅了当年旧档,诛杀吴后七族时,有燕北旁支吴明煦父子,正领兵在北疆战场,对阵辽成国。
当年前军奏报,说父子二人殒身报国,只寻得半副盔甲,事情便不了了之。如今想来,此二人应该是听到后方吴皇后被诛,假死脱身。”
“原来如此。”姚令喜点头赞许:“他们出身行伍,难怪武艺高强,擅于布局,还能控制为数众多的杀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消息,来的好!
章栽月乐见她峨眉舒展,起身巴巴凑上前:“一点就通,我的小殿下果然聪慧。为夫熬了一宿,眼睛都快瞎了,你会好好奖励我吧。”
“别没事找事。”姚令喜态度冰冷,直往谢天贶那边躲。
扭过头,琅尚书却被章栽月撒娇的样子,惊得目瞪口呆。
“琅尚书。”她大声唤:“你听明白了吗?吴明煦父子当年假死逃脱,阴谋报复,正是他们暗中蛊惑,圣上才会废太子。他们一伙,至少有杀手五百,你需立刻调神策军入宫,保护太子,拱卫京畿。”
“可是为什么非要神策军呢?”琅尚书还是顾虑重重:“京中有龙武卫、金吾卫、监门卫、千牛卫和左右骁卫,十万禁军清剿五百贼人,不是绰绰有余?”
说着,他还瞟一眼章栽月,暗道章大人时常逾制调度禁军,一句话的事,怎么非逮着他不放?
“数量上,确实绰绰有余。”姚令喜耐心解释:“但是琅尚书你仔细想想,吴氏父子暗中经营二十多年,又是行伍出身,岂能不染指禁军?为求稳妥,还是城外时常换防,军将不知的神策军,最为可靠!”
“话虽如此。但是京中并未有异样,突然调兵,这,这——”
琅尚书举棋不定,再度看向谢天贶。
他早就准备好,兵部以后要彻底交到谢天贶手中,谢天贶的建议,对他来说,才最具价值。
可惜谢天贶刚想说话,章栽月又悠悠开口:
“宗正寺里的旧档,清楚记载当年废太子疯病而亡,前去敛尸,料理后事的,乃是黄内官与龙武卫大将军。我仔细对比过太医院留下的废太子医案,发现其与宗正寺登载的《尸帐图》,少了一处废太子遇刺留下的刀疤。”
话到此处,他忽然打住,以为姚令喜会像之前那样,娓娓接话,夫唱妇随。
然而姚令喜只是伫立在谢天贶身侧,淡淡看着他,一语不发。
反倒是晕晕乎乎的琅尚书,飞快反应过来:“章大人您的意思,当年死的,根本不是废太子,黄内侍和大将军前去敛尸,有知情不报,或者串通贼人之嫌。无论他二人都被收买,还是仅有一人参与,大内和禁军都难以信任,圣上更是处境堪忧。”
“故而调神策军入城,才是最稳妥的应对之道。”
姚令喜不搭茬,章栽月也就不磨蹭,直言:“我和殿下在此,即是我和太子在此,事后必保你满门荣耀。昨夜查案之际,我就险些遭贼人暗算,事不宜迟,还请大人即刻前去!”
“昨夜?”
琅尚书大吃一惊:“昨夜五名刺客,是冲您来的?!”
“正是。我特意将尸身留在原地,就是给诸位大人提醒。”
“原来如此!贼人先害太子被废,又企图刺杀于您,确实阴狠歹毒,意在扰乱朝纲。”琅尚书深吸一口气,是非曲直,他彻底了然于心。
“事已至此,下官只能把脑袋别腰上,豁出去跟殿下和章大人干了!”
琅尚书答应得极其爽快,众人都以为大势已成,谁料他话锋一转:“我这条老命不值钱,但是事成之后,希望天贶兄弟,能入兵部,代我挑这大梁。”
此言一出,现场安静如鸡。
章、姚、谢,三人都知道谢天贶时日无多,如兵部挑大梁,不啻于天方夜谭。
应不好应。
拒,更不便拒。
几人一下子僵在原地,气氛诡异。
琅尚书一看这样子,登时面露不悦:“你们要我以天贶兄的名义,用他的命去调兵,怎么连这么一个小小要求,都不肯答应,他在南疆六年,战功赫赫,有目共睹,你们这么欺负他,事后将士们能答应——”
“琅大人。”
谢天贶颔首致意,表示心意他领了,然后从怀中摸出一个瓷瓶。
“昨日公主殿下抓到一名刺客,我在他身体放了点东西,你只要放飞这瓶中飞虫,它会带你找到那名刺客,如果顺利,直达他们巢穴也说不一定。”
“那岂不是可以一网打尽!”
琅尚书高兴得捶桌——“我正愁刺客在暗我在明,有这宝贝,我马上就找人试试!”
“飞虫有五只,请大人小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