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虽读过,但惭愧未能深解其中奥妙。"林潇谦逊道。
"那我们何不以《离骚》为题,各赋一诗?"苏云锦提议,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我先来。"
她轻摇绸扇,吟道:
"身似兰草心如玉,
只为君王不染尘。
纵使世人皆不解,
芳名千古自芬芳。"
诗句婉转动人,既有屈原的忠贞,又似暗含女子心事。众人听后,连连称赞。
林潇神色微动,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共鸣。她略一思索,随即答道:
"难言心事向谁诉,
只愿真身得见天。
若使乾坤容我在,
何须伪装度此生。"
诗毕,苏云锦有些惊讶,随即化为赞赏。两人四目相对。
顾景辉面色不悦:"两位诗作确实不凡,但似乎偏离了原意。屈原《离骚》主旨在于忠君爱国,林公子此诗却言及'伪装',是何用意?"
话音刚落,众人面色微变。这几乎是在质疑林潇的政治立场。
"顾兄又在钻牛角尖了!"叶临风大笑着打圆场,"诗词本就意境为上,何必拘泥字面?更何况,林公子初来乍到,你却步步紧逼,可有待客之道?"
林潇见叶临风如此仗义执言,她面不改色道:"顾兄误会了。所谓'伪装',是指士人常隐于市井,不得施展抱负,如同屈原被流放,无处展现才华之意。"
苏云锦掩唇一笑:"妙极。不如改赋一首咏物诗如何?就以'木兰花'为题?"
她提议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与林潇境况何其相似?
林潇不动声色道:"苏小姐才思敏捷,只是木兰花甚少有人咏过,恐怕难度太大。"
"正因少人涉猎,才显才学。"苏云锦目光灼灼,"我先来引个头。"
她沉吟片刻,吟道:
"貌似男儿心是女,
甘将己身化为兵。
不为功名与富贵,
只为亲恩报此生。"
诗句一出,众人齐声喝彩。表面上赞美木兰花,实则暗指花木兰女扮男装的典故。苏云锦此诗看似咏物,实则试探。
林潇额头微见冷汗,却强自镇定。她沉思片刻,答道:
"世人只见其外表,
谁知心中藏秘密。
若问真心安何处,
但愿有朝得自由。"
诗毕,场中一片寂静。苏云锦眼中闪过一丝异彩,随即微微颔首,似在致意。
顾景辉冷笑道:"这诗似乎意有所指?"
气氛一时紧张。叶临风轻咳一声:"各位,郑公公吩咐已备下薄酒,不如移步赏花厅一叙?"他转向顾景辉,戏谑道:"顾兄今日连连败阵,想必心情不佳,不如借酒消愁?"
众人忍俊不禁,顾景辉面色铁青,却也无法发作。林潇看着叶临风那游刃有余的姿态,心中的戒备也放下不少。
顾景辉临走时,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潇一眼:"林公子果然与众不同,咱们后会有期。"
林潇微微行礼,心中却警铃大作。
人群散去,苏云锦却没有立即离开。她走到林潇身旁,轻声道:"林公子诗才不凡,只是有些诗句,似乎别有深意?"
林潇心跳加速,却保持镇定:"诗以言志,各有解读。苏小姐呢,为何独钟'木兰'?"
两人目光交汇。
苏云锦掩唇一笑:"木兰花香远溢,却不张扬,与林公子气质相符。"她顿了顿,又道,"我们或许能成为知己。"
话未明言,却意味深长。
林潇略一沉吟:"能得苏小姐青眼,在下三生有幸。"
雅集结束,天色已晚。叶临风与林潇同乘马车返回。"你今日表现甚好,"叶临风赞道,"初来京城便压过顾景辉一头,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林潇微微一笑:"多亏叶兄适时解围,否则难以应对。"这是她第一次以"叶兄"相称,显示出对这位新结识的朋友的亲近。
叶临风笑道:"顾景辉虽才学不凡,却过于自负。你今日一战成名,日后在文人圈中行走,必能顺风顺水。"他顿了顿,又问,"对了,你对苏小姐似乎颇有好感?"
林潇沉默片刻:"苏小姐才情过人,令人敬佩。叶兄与她相识已久?"
"自幼相识。"叶临风答道,"苏小姐才学过人,却因为女儿身份,难以在朝堂施展抱负。你今日与她诗词唱和,甚得她欢心。"
回到郑府,郑德全已在等候。看到林潇,他不甚满意:"听说你在文会上大放异彩?"
"不敢当," 林潇垂首,"只是略展薄技。"
郑德全阴恻恻一笑,声音尖细:"你的表现,太后已有耳闻。明日设赏花宴,你随我一同前往。"他用手指轻抚林潇的面颊,"我的义子,不负所望。"
林潇强忍不适,躬身应是。
回到自己院落,林潇命秋芷取来热水洗脸,誓要洗去郑德全留下的触感。
今日结识叶临风,倒是意外之喜。这位翰林院公子,或日后能成为自己在京城的一大助力。
窗外月光如水。林潇取出父亲留下的密信工具,写下一封简短家书,告知今日文会情况。
然而,今日与苏云锦的短暂交谈,却让她心中泛起异样的情绪。那是多年来第一次,她感到有人似乎理解她内心深处的挣扎。
"真身...自由..."她轻声重复着诗中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