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辣味太足了,吃上一口我就哈斯哈斯,想用炒饭和鱼汤解辣,但感觉根本止不住,反而感觉炒饭都辣辣的,鱼汤那就是烫辣。但也是奇怪,这辣吃着越吃越香,根本停不下来。”齐海月点评道,还不忘把楼韬的夸奖分享出来,其中特意讲了桂陈楼的故事,“那楼老板还说了,要是以后小欣要开酒楼可以找他投资,他可是把电话留下来。不过!小欣你要是真要想扩张,到时候需要帮忙可以找我,别舍近求远。”
“行啊,等家常菜需要一定。”常嘉欣感觉今天的尖椒臭豆腐进步很大,只是关于辣把菜串味,也确实也拦不住,“那尖椒臭豆腐比蒸霉苋菜梗如何?”
“尖椒对我来说辣大于鲜,我还是比较喜欢蒸霉苋菜梗,楼老板就更喜欢尖椒,他炒饭最后是伴着尖椒一起吃完的,说辣得很爽快,不过他也说了,鲜味肯定还是蒸霉苋菜梗足,只是他个人口感更喜辣。”
“就是还有再进步的空间。”常嘉欣决定这一周再多练练这个尖椒臭豆腐,她觉得想要这道菜达到sss,调味还要再改改,辣与鲜可以更均衡些,这南江毕竟吃辣没那么多。
常嘉欣这边对尖椒臭豆腐还不算特别满意,那边重新回到益州的楼韬可是念念不忘那一顿臭豆腐的滋味。
好在回来没过几天,他便从友人那边听到了桂陈楼要重新开业的消息。
“听说是桂师傅的徒弟掌勺,这徒弟还入赘桂家改了名,倒是有魄力。”
“唉,桂师傅收了不少徒弟,最器重的三个徒弟,大徒弟跟着最久最后却举报桂师傅,二徒弟天赋好可还是另起炉灶,也就这最小的徒弟知恩图报,不仅娶了桂师傅女儿,入赘后也没忘初心,这不,他从国营饭店出来自己干,桂陈楼名字都没变。”
一同约好试试这重新开张的桂陈楼,楼韬还从大家嘴里听到了不少八卦。
楼韬这些年碾转过不少地方,自然真不知道这些:“桂师傅他……也不在了?”
“早就没了,就在你离开那年,这桂陈楼变成了国营饭店没多久,桂师傅被他大徒弟举报,被抓后在牢里就没了。”
“这大徒弟?”楼韬相当愤懑,这种欺师灭祖的人他这些年见的不少。
“做了国营大师傅没多久,桂师傅那女儿反手举报他偷工减料,也算恶有恶报。”
“这……两家桂陈楼?”楼韬没多久就到了店,却发现这儿有两家对立的门牌都写着差不多的牌照,左边的招牌和当年酒楼一样,右边的倒是简单不少,就是最普通的白底红字,而且店面也简陋。
友人比较清楚:“左边是那个天赋好的二徒弟,看清楚,是陈桂楼,这二徒弟姓陈,也算顾念旧情,给酒楼加了一个桂字,算是惦念师傅。右边的就是今天带你吃的,你不是想吃豆腐吗?二徒弟手艺不错,算是学有所成,后面去了别的国营饭店,听说还去什么大师傅那进修过,下次可以去他那尝尝鸡豆花,但招牌菜麻婆豆腐不如这三徒弟,这些年我们去国营必点的就是麻婆豆腐,不过那时候那版本猪肉都没了。”
楼韬叹口气:“这情分看来是没了。”
也是,亲兄弟都能背刺,更何况是这师兄弟。
其实他同时叹息着麻婆豆腐的版本,他还很小的时候桂老师傅用得可是牛肉末,等到桂师傅已经是猪肉版本,再到如今......
“想要吃到最正宗的麻婆豆腐要去益市,那边听说有大厨去年还参加了什么全国烹饪大赛,就凭这麻婆豆腐冲进决赛。”
“要我说这桂陈楼豆腐也不差,按照族谱这桂陈楼的陈还是陈麻婆那边的分支呢。”
一行人闲聊几句,楼韬便发现这新桂陈楼如今还称不上酒楼,倒是和那南江吃过家常菜馆差不多。
只是这边大厅要再大点,放了八张八仙桌,桌椅间歇宽松一些。
这桂陈楼新店营业,客人并不多,他们四人点了三菜一汤,上得很快,其中麻婆豆腐确实做到嫩而不散,每一口都沁透着麻辣鲜香的滋味,可楼韬不自觉与他记忆里的两个味道比对:“豆腐鲜活滑润,细嫩烫舌,有七八成像。”
但终究有些失望。
它甚至不如那碗不辣的臭豆腐炒饭惊艳,那炒饭可是让他吃得大快朵颐,忘乎所以,而这盘记忆中的麻婆豆腐,少了一些舌尖上的诱惑,只能让他对曾经的味道越发思念。
“臭豆腐炒饭?”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穿着厨师服疾步过来。
楼韬这才发现他刚刚把心里话给说出口:“嗯,前阵子我在南江吃到臭豆腐炒饭,很惊艳。”
虽有些唐突,但他还是直言不讳。
“你是…….?”在仔细端详,楼韬感觉来人有几分眼熟。
旁边很快有女声接话:“你是楼韬大哥?可真是许久没见,这是我丈夫,也是如今桂陈楼的师傅,桂不期,你应该记得的。”
“楼少爷,好久不见,我是小牛。”桂不期再介绍自己时,楼韬一下就想起来当年那个瘦小的帮工。
那时候楼韬几乎天天来桂陈楼吃饭,他对小牛,哦,不对,桂不期还是有印象的,个子小小黑黑瘦瘦,但那双眼睛很是出彩,平日就在大堂跑来跑去,非常积极干活,就是很少说话,是个闷棍子。
而他身旁就是碎花衬衫搭配黑色裤子的的桂瑜荷,一头飒爽的短发,看着便干净利落,那神态与三十年前好似没有变化,倔强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