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权巴不得江不系接手案子,在一旁点头附和:“小侯爷与崔娘子不愧为金陵神探。”
江不系:“……”
崔拂雪:“……”
大报恩寺作为大周第一寺,寺僧众多,大大小小加起来好几百人,加之借住的香客,一一询问调查几乎不可能。
江不系略一思考:“劳烦府台大人派人,先查寺中与慧明和尚走的近以及有矛盾的僧人,昨晚留宿大报恩寺的香客全部记录在册,须随传随到。”
王知权冲府丞挥了挥手让他照办。
崔拂雪:“小侯爷,我去可否去藏经阁看看?”
江不系:“西林大师,麻烦找个僧人带路,带崔娘子去藏经阁。”
西林大师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崔拂雪,他从未听说过应天府衙中有女官,不知道崔拂雪是什么身份,看不出神色地吩咐:“慧悲,带这位女施主去藏经阁。”
崔拂雪冲众人福了个身跟着慧悲去藏经阁。
藏经阁地处较偏,绕过琉璃塔和观音殿,往南拐,穿过御碑亭又看见祖师殿和伽蓝殿,继续往深处走了近一盏茶的功夫才到了藏经阁。
藏经阁外面看着不起眼,却内有乾坤,高大的书架一排接着一排,藏书浩如烟海。
即便崔拂雪不信鬼神,从不进寺庙参拜,此刻也为之震惊。
她忍不住问道:“这里面有多少经书?”
慧悲答道:“总有上万册,慧明师弟的位子在里面。”
穿过书架,看到一张矮木案。
“慧明师父平日都需要做些什么?”
慧悲道:“整理经书典籍,僧人们的借阅归还,藏经阁内外洒扫,定期晾晒修复经书还要搜集书籍纳入藏经阁内。”
“可曾与人结怨?”
“阿弥陀佛,慧明师弟为人谦和,除早课外,长居于此,并不随意四处走动,他事务繁杂,只晚间得空才会去大殿诵经,怎会与人结怨。”
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既没问题,为何有人要杀他?
崔拂雪上前:“我可以翻看案上的文书吗?”
慧悲做了个“请”的手势。
崔拂雪坐下仔细翻看,木案上放着一摞经书、慧明抄了一半的《六祖坛经》,还有一册僧人们借阅归还经书的记录。
最后一个归还的是昨日戌时,归还的是《大宝积经》,归还人:慧智。
崔拂雪指着名字问:“这位慧智师父是……”
“慧智乃我与慧明师弟的大师兄,此刻正在大殿内与师父在一起。”
慧悲口中的师父正是西林大师。
崔拂雪想起站在西林大师身后的除了面前的慧悲,还有一个方脸和尚,看着有五十来岁,长得有些凶。
崔拂雪边翻着经书边状似不经意地问:“慧智师父也是管事僧?”
“大师兄乃我寺监院,首座与各位堂主只管修行,寺中大小事宜都是大师兄协助师父。”
“还未问慧悲师父是寺中的什么管事?”
“贫僧是维那,负责僧众的纲纪、调节1僧众之间的关系,也负责寺里各类仪式。”
崔拂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看了一圈,没看到特别之处,又跟着慧悲回了大殿。
大殿外有衙役守着,拦下慧悲只放了崔拂雪入内。
慧悲伸着脖子看了看,除了西林大师外,殿内都是府衙的人,他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正蹲在慧明尸体旁不知在做什么。
衙役往他面前跨了一步,挡住了他的视线。
慧悲讪讪地对衙役做了个合十礼,转身下了台阶。
贺文章正试图将慧明的尸体放平,但尸体僵硬,放倒后依旧呈跪坐的姿势,索性作罢。
崔拂雪冲江不系和王知权微微摇头,轻声道:“藏书阁内并未看出异状,只昨晚戌时有位慧智师父曾去过藏书阁归还经书。”
江不系眉头动了动:“老贺,可能看出慧明遇害时间?”
贺文章“嗯”了声:“小侯爷稍候。”
片刻后,贺文章抬起头:“初验死者死于昨夜亥时到子时间。”
江不系看向西林大师:“大师,这期间寺中僧人可能四处走动?”
西林垂着眼,一手做合十状,一手拨着佛珠:“寺有寺规,亥时熄灯,众僧就寝,不得在寺内随意走动。”
江不系冷笑:“看来你们这寺规也就是做做样子,并无人遵守。”
西林大师脸色微沉。
江不系恍若未见,念道:“戌时慧智还书,亥时后慧明遇害,”他喊了一嗓子,“慧智何在?”
殿外站在众僧最前方的方脸和尚闻声进入大殿,朗声道:“慧智在此。”
江不系:“你昨晚见到慧明时可有异状?”
“并无异状,”慧智直视江不系,“彼时慧明正在抄经,我归还经书后与他闲聊了几句便离开了藏经阁。”
“他可提起要来大殿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