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午,龙舟雨”,说得是端午节前,有一波连绵不断的下雨天,仿佛是为了给江河湖泊增添节庆期间的水分,以便于龙舟竞渡。
器材厂的上级单位名称有了变更,已按照国家改革的统一部署,从原来的国家某部工业局,更名为工业总公司。近一年来,总公司的重点工作是指导各个下属企业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并明文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否则,企业的各项奖金、福利都要受影响。
就在器材厂日以继夜地忙着准备企业全面整顿预验收的关键时刻,接到地方政府的指示,现在正是汛期,各单位必须把防汛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器材厂紧靠大河边,自然不敢大意。
周亚平昨夜参加整顿小组汇报会,午夜才入睡,清晨又与欧阳昭民等人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上堤巡查。
辽阔的江面,波涛滚滚,汹涌澎湃。周亚平一行人缓慢地行走在江堤上,一边走,一边仔细查看两边堤岸有否渗水、滑坡等现象。
眼看着分配给器材厂巡堤的路段将要结束,但见离岸不远的江面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两个男人,似乎正在使劲地往岸边划靠,但由于岸边的一股激流,使其始终无法靠岸。
突然,一个浪头让小船失去平衡,翻向一边,两人全部落水。其中一人看来不识水性,挥舞双手,拼命挣扎着。
“危险!”周亚平高喊一声,情不自禁地跑入堤下,脱下鞋子,扑向江中。
水中救人,周亚平还是有些经验。9岁时,他在池塘里救过一个落水儿童,那时由于没有常识,吃过大亏。当时他被遇难儿童在水中一把死死抱住,如果不是大人及时赶到,两人都会丧生。
因此,这次周亚平没有从正面接近落水者,而是绕到背面,用手抓住落水者的衣领,使出平生的气力托住他往岸边游。欧阳他们不知从哪找来一根长树枝,几个人手牵手从岸边连到江中,向水中的周亚平伸出树枝。周亚平伸手试了好几次,才抓住枝头,被大家一把拉到了岸上。
还好,落水者没大碍,吐了几口水就没事了。落水的另一位也已上岸,众人纷纷指责他:“你这家伙也真不够意思,你们作为朋友,他不会游水,你都只顾自己逃命,不去救他。” 被责备的这位一言不发,羞愧地扶着同伴离开了现场。
“哎!周厂长,你看你,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下水了,多危险呀!”欧阳埋怨道。
周亚平嘿嘿笑着:“来不及了,人命关天,没办法。”
“不说了,不说了,厂长赶快回家换衣服!”大家簇拥着周亚平往回走。
河边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总部企业全面整顿预验收小组来到了器材厂。之所以叫“预验收”,是由于现在还是年中,正式验收时间必须等全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出来后,到时视指标完成情况,才确定是否通过。
预验收小组阵容庞大,除了主力人员是集团公司派出,另还有当地市、县政府派出的相关人员参加,共计二十多人。
验收组在器材厂上上下下折腾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拿出了一份一万多字的预验收报告。
报告中肯定了工厂在企业全面整顿中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绩效。如调整班子,精简机构;进行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的改革;加强企业基础工作,整理155项规章制度,汇编成9大册,30多万字;适应“变型”需求,走市场化道路。报告指出,企业全面整顿以来,厂容厂貌进一步改观,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效益有了提高。但是——
汉语中的这个转折词“但是”非常重要,有时会代表另一类型的否定。
预验收组认为,工厂产值、利润指标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因而未能达到验收标准。希望器材厂下半年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加强各项工作的力度,尽最大努力,确保今年国家计划的完成。
其实,由于产品订货和销售的淡季与旺季等一些情况,器材厂往年也都有这种上半年完成较差,下半年完成较好的现象,因此,听取验收组的报告后,周亚平和其他厂领导虽然感到不小的压力,但并没有太沮丧。
验收组离厂后,器材厂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传达贯彻验收报告精神,确定今年后5个月为工厂的“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措施”。
周亚平提出了“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开拓前进”的二十字方针。然后,采取层层下达责任书,人人落实小指标的方式,把后5个月的任务分解下达。
正当周亚平与大家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下半年生产经营事项时,二车间主任颜鲁陵找上门来。
“厂长,有件事不知你想到没有?”
“什么事?”周亚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半年由于隧道窑停产大修,耽误了半个月的生产,尽管我们会落实厂里的安排,在后5个月把欠产补上来,但据供销科反映,下半年订货还会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我们的产能就有困难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周厂长你考虑过没有?”
周亚平思索了一会,说:“这件事我还真没想过。颜主任,你有什么高招?”
“没有高招,但有个好消息,”颜鲁陵高兴地撇撇嘴,“最近,瓦荆陶瓷厂齐厂长找过我,他们的日用瓷销路不好,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他们想与我们合作,帮我们生产工业电瓷,条件随我们,他们只要求工厂能维持生产,工人能开出工资就行 。”
这个陶瓷厂周亚平以前去过,是个村办的集体企业,主要生产日用瓷碗瓷杯之类的产品,由于产品档次不上不下,经营情况一直不太理想。虽然该厂的生产设备还是老式的,与器材厂未进行设备、工艺改造之前一样,但如果生产通讯电瓷,作为应急措施,还是完全可以的。
“我看这种合作是个互利的好办法,对我们来说可以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周亚平也兴奋起来,“而且实施起来也很简单,颜主任,只要从你们车间抽调几名技术骨干去这个厂进行指导,就可以运作起来。”
“合作条件怎么拟定呢?”老颜问。
“基本一点是不能让农民兄弟吃亏。这样吧,他们以固定资产入股,我们以技术和市场入股,利润对半平分。具体条款我安排办公室去起草,到时你必须去协助他们拟订合同。”周亚平对颜鲁陵说,“这些都好办,我想到有件难办的事,就是我们派谁去合作厂当厂长?你当然是最合适的,但总厂的生产更重要,你不可以离开。其他人找谁合适呢?”
这确实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老颜曾想过派自己的副手,去年提拔的车间副主任小许去。仔细考虑又觉不妥,毕竟小许经验、资历都还不足,难以服众。而可以派出的作为技术骨干的几个老师傅,又都文化程度不高,组织能力有限。
两人商量不出结果的这个问题,在第二天召开的厂长办公会上得到了解答。
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肖进说:“依我看,这个岗位有一个人最合适,可能是大家一时没想到,只要我说出来,你们一定不会反对。大家想想是谁吧。”
“别卖关子了,是谁?快说吧!”冯庭怡催促道。
肖进不慌不忙地说:“这个人不在一线工作,这个人曾经主管过生产,这个人……”
冯庭怡不耐烦地打断他:“我知道了,你说的是赵副厂长。”
赵湘生,已退休的原生产副厂长,是肖进的前任。仔细想想,还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无论是资历、经验、能力和人品,都完全胜任。虽然已经退休,但身体还很不错。而且,老赵来自农村,生性随和活泼,最善于与农民打交道。
终于选择到了最佳的合作厂头头,周亚平和大家一样感到高兴。
合作厂的筹办非常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挂牌营业,对外统称“器材厂瓦荆分厂”。
分厂的开工缓解了器材厂的供销矛盾,为后5个月的产量、产值指标超额完成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亚平十分清楚,要实现全年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光靠建一个电瓷产品分厂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多种开源增收的门路。
成立电气接插件经营部就是其中重要一招。
当年,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企业,开发了电气接插件系列产品,创出了“鸿鹄”商标,集团公司为了将这一品牌产品推向全国,号召各地的下属厂,成立连锁的经销部,业务上由“鸿鹄接插件总公司”负责,行政上由开办企业主管。
周亚平见过这一系列电气接插件的样品,品种繁多,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那些日常用到的插头、插座,在“鸿鹄”产品面前,逊色不少。周亚平心想,只要掌握方法,加强销售,就能打开本省及附近几个省的市场,经济效益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由此,器材厂很快成立了“鸿鹄接插件三湘分公司”,为了加强分公司的销售工作,专门把供销科得力干将张伍成调来,担任市场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