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河的河面从未这么高过。
卓逸君瞧着那马上要溢出两岸的河水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但这不安似乎只在她一人心里蔓延,长吆短喝小商小贩们可管不了这许多,丰水河畔虽不似往日的摩肩接踵,但到底是有的可买的。
“姑娘,瞧瞧鱼啊。”一位包着蓝头巾的妇人招呼向前探着身子往鱼筐里看的卓逸君:“这鱼是昨天我家那口子刚捕的,可新鲜呢。”
昨日雨不小。
那妇人见卓逸君面露惊异之色,笑着解释道:“不是姑娘想的那般惊险,我家就住河尾,昨日雨下的大,那河水将将就要溢出来了,不过在家门口支了个网兜就捕了这些鱼。”
那鱼筐中果然是什么品种都有的。
“你这几条鲈鱼都给我吧,只是我还得去买些菜来,等下再来拿。”
卓逸君瞧着,其中几尾的鲈鱼肥美,想来是怎么做都不会差的。
“姑娘别逛了,哪里有新鲜蔬菜可以买呀,”那妇人指着一边道:“一连下了几天的雨,那菜要么蔫儿了要么干脆就烂在地里了。你若是下午来,还能赶上进山采菌子的回来,这会子,只怕都是和我家一样的卖水货的。”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只是给大人的配菜不能只用坛子里那些用来下饭的腌渍。
卓逸君瞧着那妇人给指的方向犯了愁,那妇人见卓逸君不走,倒是将另一只竹筐的盖子掀开,问:“姑娘瞧瞧,河虾一样的新鲜,可要么?”
那虾子在筐中活蹦乱跳,难怪妇人要在将那筐的盖子盖上。
按照往年的天气,这雨只怕还会下,一下就不知道多久才能停。
卓逸君将那虾子也买了下来。
回到济安楼,小玉竹迎上来,接下卓逸君手上装着虾的框子:
“逸君姐姐,你没买到菜啊?”
卓逸君摇摇头,将因为离开水时间过长而有些半死不活的鲈鱼倒进被雨水灌满的大缸里:“雨再这么下下去,咱院子里的那些草都要被淹死了,更何况本来就娇滴滴要人好生养着的菜呢。”
小玉竹将河虾倒进另一只矮一些的水缸中,道:“送菜的老刘头倒是来了,不过他只带来了半筐蘑菇和一块里脊。”
卓逸君顺着小玉竹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能瞧见那漏出的里脊肉的一角。
走上前去瞧,那蘑菇小小,果然是一副半夜雨停后才钻出地面还来不及长大就被摘了的模样。
说是有半筐,可是一旦过了油便只有巴掌大的一盘菜出来了。
还好回来之前买两把干豆角,卓逸君此刻无比庆幸。
干豆角现下卖的便宜,卓逸君却不敢多买。下雨时空气中湿气大,豆角不干了便容易发霉。
卓逸君本想着现下没有新鲜蔬菜,那两把干豆角与济安楼剩下的几颗土豆相配做个素菜出来。
如今多了菌子和里脊,倒是能添一添做出两顿的分量出来。
已然开始变软的豆角被卓逸君泡上,刚刚才回到水中的鲈鱼被重新捞出。
干豆角要做的馥郁才会好吃,那相比之下鲈鱼便要清淡。
好在鲈鱼刺少,清蒸一法最是相宜,简单用葱丝点缀便能很味美。
只可惜,现下能用来提鲜的葱丝实在是太少了些,卓逸君想了想,腌制的时候没有放葱丝,倒是加了两勺咸酱。
这咸酱还是胡七娘心血来潮买的。
等土豆也削好皮泡进水里去后,卓逸君将炒过的蒜片铺在盘底,码上腌制好的鱼块,再见缝插针的铺了葱丝和姜丝,便放进了蒸屉里。
变蛋也还有几只,卓逸君去拿的时候瞧见小玉竹挥舞着扫帚在院子里扫落叶。
地是湿的,落叶也是湿的,扫帚头没扫两下便也沾湿了,扫起来沉重的仿佛绑了两块巨石一样。
“小玉竹,”卓逸君站在厨房门口喊道:“扫帚若是沉了,便放那里吧。保不齐明日还要下雨,到时候还是一院子的落叶。”
小玉竹将同她一般高的扫帚当拐棍一般支着,嘻嘻的笑着。
卓逸君见状,也不多管她,拿了变蛋转身又走到了灶台前。
变蛋壳硬,卓逸君拿着刀面敲了好几下,变蛋壳才有了裂缝。
胡七娘给买的菜谱里没有关于什么变蛋的新做法,卓逸君依旧是拿腌瓜的汁调味,变蛋与腌瓜同拌。
干豆角泡的软了,卓逸君一把将干豆角都捞了出来,切成小段,重新放回水里泡着。
里脊切片,山菌去根,土豆成块,卓逸君丢了两根干柴进了灶台,将锅烧热,挖一勺猪油润锅,趁着油热,便将里脊丢进去爆炒。炒到那里脊有些焦焦的,又将蒜瓣八角一类的东西也丢进去接着炒。
这香料下进去味道一下子就蹿的老高,卓逸君用手攒着,把干豆角上挂着的水尽量都往外甩,猛地丢进锅里,又连退两步,避免水珠遇见热油劈里啪啦的烫伤自己。
锅中的声音很快就消逝,卓逸君挥舞着长勺,把锅中的菜来回翻拌两下,又把山菌和土豆丢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