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她眼底的星轨 > 第21章 里斯本的回声

第21章 里斯本的回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这样,"边界实验室"里斯本站的第一个项目在蛋挞香气中诞生了。下午,更多的社区居民闻讯而来——面包师傅展示祖传的烤炉,退休水手讲述航海故事,年轻的法多歌手弹起吉他...小小的餐馆很快挤不下,人群蔓延到小巷里。

温翎和俞瑾言分工合作:她拍摄人物和场景,收集视觉素材;他则组织大家分享故事,记录口述历史。莉娜穿梭其间,时而翻译,时而补充细节,俨然成了项目的小协调员。

傍晚时分,人群散去后,温翎发现相机储存卡已经快满了。她坐在餐馆门口的石阶上筛选照片,夕阳将整个阿尔法玛染成金色。莉娜凑过来看她拍的照片,惊讶地指着其中一张:"这是我!我都不知道自己看起来这么...认真。"

照片中的莉娜正专注地听曾祖父讲故事,阳光透过她蓬松的发丝,在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因为你是个好听众,"温翎微笑,"而好听众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

俞瑾言从餐馆出来,手里拿着卡瓦霍先生送的笔记本——泛黄的页面上是老人年轻时记下的航海见闻和食谱,字迹已经褪色但依然清晰。

"宝藏,"他轻声说,"比任何档案馆里的资料都珍贵。"

莉娜突然跳起来:"我知道还有更多这样的宝贝!玛利亚奶奶有本相册,乔金先生收藏老唱片..."她像阵风一样跑下山坡,麻花辫在身后飞舞。

"我们可能需要延长里斯本的行程,"俞瑾言看着女孩远去的背影,"这里的故事比预想的丰富得多。"

温翎点点头,镜头追随着莉娜消失在转弯处的身影。她想起伦敦实验室刚起步时的情景,同样的热情,不同的文化色彩。这才是"边界"项目的真谛——不是复制粘贴模式,而是在每个地方发现独特的生命脉络。

夜幕降临,阿尔法玛的山坡上亮起点点灯火。餐馆里传来法多歌手试音的吉他声,忧伤的旋律在古老的石墙间回荡。温翎和俞瑾言慢慢走回鹅黄房子的路上,不断有居民从窗户探出头来打招呼或邀请他们进去喝一杯。

"明天,"温翎说,"我们得开始整理今天收集的材料,规划展览空间..."

"还要联系印刷厂,"俞瑾言补充,"如果要做食谱书,需要专业的排版设计。"

但两人都知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阿尔法玛,故事会自己找上门来,就像莉娜和她的曾祖父那样。而这正是社区工作最迷人的部分——永远有意外惊喜等待发现。

鹅黄房子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温翎打开窗户,让夜风带着法多音乐和海鲜饭的香气飘进来。她铺开今天拍摄的照片,每一张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时间、变迁和坚守的故事。而在桌子的另一端,俞瑾言正小心地翻阅卡瓦霍先生的笔记本,时而停下来记录灵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