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她眼底的星轨 > 第13章 第三种方案

第13章 第三种方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七点,温翎站在城东老宅的阁楼窗前,看着第一缕阳光穿过对面新建工地的塔吊,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几何形状的光影。小森安静地坐在她身旁的地板上,正在用彩色铅笔描绘窗外的景象——塔吊、未完工的钢筋结构,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市天际线。

"他以前从不画画。"陈奶奶端着热茶上楼,声音压得很低,"自从你们提出那个'特殊教育中心'的想法后,他开始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

温翎接过茶杯,观察着小森的绘画:线条虽然稚拙,但对光影的把握却有种天然的敏感。特别是他给塔吊的阴影部分添加的淡紫色,与实际光线折射的效果惊人地相似。

"俞老师说今天会带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来。"温翎轻声说,同时用相机记录下小森作画的侧影。阳光透过他额前的碎发,在画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楼下传来敲门声和交谈声。片刻后,俞瑾言带着一位短发干练的女性出现在楼梯口。

"这位是林教授,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主任。"俞瑾言介绍道,"她对我们的想法很感兴趣。"

林教授五十出头的样子,穿着简洁的藏青色套装。她没有立即打招呼,而是蹲下身观察了一会儿小森的绘画,然后从包里拿出几支特殊的蜡笔,放在男孩旁边。

"这种笔可以用手温改变颜色,"她轻声解释,"试试看?"

小森迟疑地看了她一眼,慢慢拿起一支深蓝色的蜡笔。当他的手指温度传递到笔身上时,画出的线条渐渐变成了温暖的橙红色。男孩的眼睛微微睁大,嘴角浮现出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

"温度与色彩的联觉反应,"林教授站起身,对温翎和俞瑾言说,"这孩子对光影和温度异常敏感,这在自闭症谱系中很罕见,也可能是他与世界沟通的特殊方式。"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林教授与陈奶奶详细交谈,了解小森的成长经历和日常习惯。俞瑾言在一旁记录要点,偶尔插入几个精准的问题。温翎则继续用相机捕捉这个过程中的细节——林教授观察小森画画时专注的眼神,陈奶奶讲述时颤抖的双手,以及俞瑾言靠在窗边记录时被阳光勾勒出的侧脸轮廓。

"根据初步评估,"讨论告一段落后,林教授总结道,"我认为将这里改造成特殊教育中心是完全可行的。小森这样的孩子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周围的社区也确实缺乏相关资源。"

陈奶奶的眼里闪着泪光:"可是...这房子已经很旧了..."

"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林教授微笑解释,"老宅的结构和质感能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对特殊儿童的发育非常有益。我们可以在保留主体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安全改造。"

温翎和俞瑾言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正是他们希望听到的专业意见——不是简单的保留或拆除,而是在尊重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可能。

送走林教授后,三人坐在陈家的老式厨房里喝下午茶。阳光透过蕾丝窗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翎忍不住又拍了几张照片——这种新旧交融的氛围正是《边界》系列想要表达的核心理念。

"我们还需要更多支持,"俞瑾言翻看笔记本上的记录,"特别是资金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温翎点点头:"日报的周记者说主编想做一个深度报道,也许能引起更多关注。"

"电视台也联系我了,"俞瑾言补充,"他们想拍一个关于城市更新中人文关怀的纪录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