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家后,沈云清脸上的笑意还没下去,他到库房里翻出了竹席子,把筐里的婆婆丁晒在上面,留着到时候泡水喝。
“什么事这么高兴?”季淮看得出沈云清很高兴。
沈云清正要拎着篮子里的大头菜根去灶房,听见季淮的话,停了下来,“其实也没什么,溪哥儿又怀了身子,我跟着高兴呢。”
“好了,我先去灶房把菜洗了,一会儿腌菜呢。”
沈云清进了灶房,把大头菜根和小根菜一块洗了,上面沾着不少土,过了好几遍水才洗净。
他把大头菜放进大盆里,倒水泡上,大头菜有股子辣味儿,得泡几日才能泡出去,小根菜控干放小盆里。
快要到了晌午,他把火引了起来,淘了米先把饭闷上,又在灶坑口烧了几根辣子,烧好后捏碎放在小根菜里。
倒上香油和醋等调料,拌好了放在鼻子底下一闻,香得很。
“季淮,要吃饭了。”
估摸着饭要出锅了,沈云清喊了季淮一声。
季淮放下手里编到一半的竹筐,拍拍手站起身,进灶房去洗手。
“今儿吃的什么?”
沈云清将盆子端到季淮跟前给他看,“拌的小根菜。”
季淮拿着布巾擦手,笑了一声,“挺好的。”
“会不会觉得有点糊弄饭了,我想着现在野菜都发出来吃个鲜呢。”
季淮将沈云清手里的盆端过来,“不会,乡下人不都吃这个么。”
他端着盆出去了,沈云清去碗柜里掏了碗筷出来。
米饭好了,把锅掀开,沈云清用铲刀把饭盛出来,锅里烧焦的米成了锅巴,他转圈铲了一下,整个铲出来盖在米饭上。
“这锅巴看着就香。”
沈云清把盆放在桌子上,率先给季淮撕了一块,然后自己才迫不及待地撕了一小块塞进嘴里,焦香焦香的。
小根菜也好吃,沈云清拌的时候放了一点糖,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是酸甜口的。
吃过饭后,沈云清把碗筷拾掇好,在炕上铺了一个小被子,和季淮窝在一起,想要眯一会觉。
“晓晓要满月了,咱俩还用再送点什么嘛?”沈云清揪着季淮的手指,有些心不在焉。
在人情世故方面,季淮还不如沈云清,但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不送点鸡蛋过去?”
“刚生时我提了点过去。”
沈云清想了想,灵光一现,一下子弹了起来,“要不我给做个肚兜吧。”
季淮扯着沈云清的胳膊,又把他拉回了怀里,“好,你绣活好,做什么都好看。”
“不过还是等睡醒了再想这些吧。”
睡了会午觉,沈云清感觉精神好多了,起来寻了一圈,还是没看见小傻,它已经快两天没回来了。
起来时季淮已经不在家里了,门口放着的背篓和镰刀不见了,想是出门打草去了。
沈云清去圈里给猪填了点水,又把檐下晾的婆婆丁翻了翻,现在日头好,婆婆丁已经晒到了半干。
沈云清去炕柜里翻了几块布出来,颜色都不太适合小孩子,午时说要给沈欲晓做个小肚兜,看来得抽空出镇上买点新布。
已经好久没绣帕子了,之前绣好的已经攒了五六条,沈云清打算再绣一些到镇上一齐卖掉。
瞧着外面日头没那么晒了,沈云清扛着锄头,把院子里的菜地给锄了。
锄到一半,季淮也背着背篓回来了,见沈云清在院里锄草,没一会儿放下东西也拿着锄头过来了。
院子里不大,两人一会儿就把前院后院全都锄完了。
沈云清坐在檐下,手里拿着碗喝水。
阳光刺眼,季淮眯着眼睛发了会呆,突然站了起来,“去河边吗?”
沈云清用袖口擦了擦嘴和脸,想着左右也没什么事,正好芦苇笋发了出来,正好去采点。
沈云清拎着篮子和小锄头跟着季淮去了河边,河边也有零星几个人,两人找了个没什么人的地方,沈云清拿着小锄头,挑着嫩些的芦苇笋挖。
季淮没有过来挖笋,反而去旁边找了根棍子,用小刀削尖了往河里去。
沈云清扶了一把头上的草帽子,瞧着他是要下河,叉鱼不是个简单活,不知道季淮能不能叉上来。
以前沈云澄见人叉鱼,拿着根杆子跃跃欲试,结果一条鱼没叉着,水和泥挂了一身,回家叫林月香好一通训。
挑着挖了半框芦苇笋,沈云清就收走了,到边上看季淮叉鱼。
季淮挽着裤腿,站在水中,抬着杆子,聚精会神看河面里游来游去的鱼。
找好时机,快准狠地叉下去,一开始失手了两回,沈云清以为季淮也当乐子玩呢,想着等一会儿再叫他回家。
结果没想到,季淮手里的棍子叉下去,再抬起来,上面真叉了一只鱼。
沈云清眼睛弯了起来,有些兴奋,看来季淮还是有几分本事在的,不过他没敢出声,怕惊着鱼。
最终季淮也只叉了两条鱼,他撅了几根草杆,从鱼嘴穿过去,方便拎在手里。
“真厉害,你居然会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