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吾,太阳女神苗裔,美而艳,乘豚,持不死药,活死人肉白骨,庇妇人分娩。
——节选自《风神》恒吾篇。
恒吾,人面蛙身,喜食婴。
恒吾,食不死药,奔月。
——节选自《淇人民俗神话》
河洲大泽。
献伸手接住一片鹅毛般的雪花,眺望远方,河洲所在湖泊水域与更远方的激女河已然冰封,河洲上的森林已一片银装素裹。
“气候越来越冷了。”她记得两百多个春秋前,这一片的激女河还是不结冰的。
烛光拍了拍献的爪子。“别玩了,快抓鱼。”
献看着烛光怀里抱着的肥羊。“汝以前没这么怕冷。”
烛光指了指自己脸上的皱纹。“吾近八十春秋,哪个老人不怕冷?”
“既然这么冷,何必还出来?”
烛光道:“冬季是捕鱼的季节,多一个多收获一份食物。”
献道:“汝若亡,众人会哭。”
虽然年近八旬的烛光苍老孱弱,但近八十个春秋的粮肉不是白吃的,烛光脑子里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对任何一个部落都是无价之宝。
“吾会小心。”
献没再说什么,同河洲部的大人们一起用蚕丝与麻布织成的渔网捕鱼。
激女河流域水草丰美,沿途有无数湖泽,湖泽中多鱼鳖,是周围部落在冬季草木凋零时的重要口粮,每个部落冬季都有冬捕的传统。
渔网洒下一段时间后,众人将渔网拖上独木舟。
渔网中收获的鱼群,小的有手臂长,大的有半人尝,不论大小都在入冬前囤积大量脂肪,瞧着甚是肥美。
烛光忍不住皱眉。“鱼获少了。”
献点头:“是少了。”
同族看了眼收获。“没有,很多,够吃聚落里吃两天。”
烛光道:“是与更久之前比。”
献道:“更早之前也没有这么多人和这么好的网。”
百年前这片土地上才多少人口,捕鱼用的网也是藤蔓与麻布混编,百年过去,拂晓在世时发明的妇婴大室被推广,妇婴成活率提升,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渔网的材料与编织技术都迭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烛光听明白了献的意思,皱眉。“人越来越多,以后河泽中的鱼群会不会不够吃?”
这个问题从来没人想过,何况提出,从古至今困扰诸部的都是人手不够与食物产出的季节性,而非可以获取的食物不够吃。
献思考好一会,回答:“这片土地上更早能获取的食物也没如今多,养的禽畜不如今日,种的粮不论面积还是亩产都不如如今。未来的人口会一直增长,但后人也会让食物变得更多。”
烛光被说服了。“也是。”
将每一条独木舟都载满鱼获后,捕鱼队用石刀将一部分鲜鱼去鳞切脍,食用生鱼脍充饥,补充体力后划桨返航。
献拿着木桨划舟,烛光抱着肥羊直抖啊抖,回到聚落后更是一头钻进过冬的大室里,左拥右抱两只母羊取暖。
献与众人将鱼获搬到聚落空地的雪堆中储存才进入大室,大室内并未燃烧多少燃料,尽管燃料随处可见,但采集燃料需要人力,每一分人力都很珍贵。
为了节省燃料,大室中除了人,还有大量禽畜,数量最多的是羊,其次是鹿,再次是豚,被两脚兽抱着取暖。
羊大多是母羊,有一部分人正在给羊挤奶,挤好的羊乳放到火塘上煮熟,献拿了只陶碗准备舀一碗熟羊乳。
烛光道:“那是给小崽吃的,你喝生的。”
献舀了一碗没煮的羊乳,一边喝一边数室内的母羊,发现超过五十只。“河洲大泽养了多少羊?”
烛光很会养羊,当初能成为大首领的候选人便是因着这一手养羊的手艺,大家养羊,数量一多,羊就会出各种幺蛾子,烛光却不同,她能养羊超过五百只而不死羊,且皆肥美,但献没想过能有这么多羊。
“千五百余。”
献讶道:“我记得河洲大泽的人口也就五百,如何养这么多羊?”
烛光抱着两只羊答。“以前冬日没有食物喂羊,每到冬日就得杀掉大部分羊,但有了粮食,羊冬日也有食物,可以养更多。”
“那不是很费粮食?不划算。”献道,粮食直接吃与喂禽畜再吃肉,能喂养更多人。
烛光解释道:“不是为了吃肉,是为了羊乳,刚出生的小崽除了乳汁什么都吃不了,但它们要吃乳,大人就不能随便离得太远,毕竟不能带着小崽出去采集狩猎,有羊乳替母乳,大人便可脱身。”
让大人被小崽牵绊住,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走太远,太浪费了。
烛光坐了下来,将一只肥羊揽进怀里。“羊乳与母乳比之如何?”
“不差,反正吾没发现问题,且母乳才多少?羊乳比母乳多,小崽吃得多,也更强壮,十个能活三个半。”
献鼓掌。“大好事。”
在拂晓发明大室后,婴儿成活率从十分之一变成五分之一,妇人死亡率从五十分之一变成两百分之一,之后便再没变化,烛光的饮食改变,竟将婴儿成活率再次提升百分之十五,值得每一个部落传送她的事迹,直至千秋万载,海枯石烂。
赞完,献问:“妇的存活量呢?”
烛光无语的看着献。“妇吃肉吃鱼吃鸡子,羊乳可饮,不需要做主要食物。”
献露出遗憾之色。“那就是没变。”
烛光看了眼献的身高。“汝欲生子?”
献摇头。
“汝还不是大人?”
“吾已在上个春秋举行仪式,如今是大人了。”
“那汝为何不生?”
“所见皆非美人,下不去嘴。”
烛光:“.....”想说美色不重要,没必要,但想了想,又没底气,谁不喜欢美人?即便是自己年轻时,交欢的对像中虽有长得一般的,但美人与普通容貌的同时在面前,自己一定选前者交欢,长得歪瓜裂枣的则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到嘴的劝说咽了回去,烛光从大室墙边的藤筐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陶罐递给献。
献喝光最后一口羊乳,放下陶碗,疑惑的接过陶罐,打开,发现陶罐里是膏脂。“这是什么?”
烛光看了眼献手上的冻疮。“蛇膏,涂在手上可治冻疮。”
献挖出一块蛇膏涂抹在手上,冻疮部分的难受迅速减弱,惊奇问:“谁造的?真有用。”
“从大平原那边传来的,据说是一个叫恒吾的巫所作。”
“巫?”献挑眉。
巫这个称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只有知识丰富或是做出了大功,得到多个部落认可的人才能得到巫的尊称。
“她很出色,若是合作部落群以后不散,或许能成为新的大首领。”烛光神色黯淡。
献平静的涂抹蛇膏。“吾会老,会生病,会死亡。”
烛光颔首。“吾明白,生存与延续托于他人,完全不可控,靠自己获得的生存与延续,再难也不用担心某一日失去。”
将冻疮涂上蛇膏,献看了下陶罐里空出来的空间,估算自己的消耗量,皱眉:“这一罐蛇膏需要用多少蛇?”
“十条。”
献眉头更皱。“蛇乃瑞兽,抓这么多蛇提取蛇膏,只怕有灾殃。”
想也知道提取蛇膏的蛇肯定是菜花蛇,大部分蛇都有毒,菜花蛇无毒,不仅无毒,还有领地意识,会驱赶其它蛇,包括毒蛇。
有菜花蛇的地方,人们便不需要担心被毒蛇咬,就算栖息的聚落没有菜花蛇,聚落也会抓几条回来在周围放养,因而从古时起,菜花蛇便被视为瑞兽。
随着农业兴起,菜花蛇的地位更是得到进一步上升。
鼠吃仓中粮,蛇吃鼠,为了灭鼠,人们有意识的在粮仓里放养一两条菜花蛇——虽然有被菜花蛇咬的风险,但菜花蛇无毒,咬就咬了。
也不止菜花蛇,同样捕鼠的狐,以及不捕鼠但吃田中虫的蛙、捕食小型鸟雀的猛禽都地位提升,成为诸部狩猎时禁止狩猎的对像,不仅不许狩猎,还会每个春秋举行仪式祭祀蛇狐蛙与掠食猛禽。
已知,大量蛇被抓捕制作蛇膏,蛇的数量减少,而蛇吃鼠,鼠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烛光点头。“但冻疮不可不治,吾在尝试,看蛇能否养殖,若能养殖,或可解决问题。”
一条成年菜花蛇比拂晓还长,若能养殖,确实可以解决大量捕蛇的副作用,但是——
“蛇吃肉。”
用粮食养禽畜吃肉就不划算,养禽畜喂蛇再提取蛇油更不划算。
烛光答:“冬日众人都会着裘,只有手因为需要干活,露在外面才会生冻疮,用量不大。”
献问:“能否用羊脂豚膏鹿脂代替?”
烛光摇头。“试过,不如蛇膏,需要用更多的量。”
献无奈,羊豚鹿也需要吃草料和粮食,若消耗量太大,更不划算。
填饱肚子,献去帮着挤羊乳。
挤着挤着,献忍不住道:“若羊能四季产乳该多好。”
烛光抱着两只羊道:“梦很美好。”
“汝都没试过怎就说吾做梦?”献愤愤道。“汝可养鸡?在屏翳养鸡前,鸡一个春秋产卵只二三十余枚,她养鸡后,鸡产卵量增长,到她死时,鸡一个春秋产卵五六十。鸡子能倍增,焉知羊产乳不能从一时变成整个春秋?”
烛光思考片刻,真诚向献道歉。“是吾狭隘,汝所想,可一试。”
见烛光道歉,献也平静下来。“羊不是鸡,是大牲口,莫轻率试。”
尝试也是有成本的,改良鸡付出的更多是时间成本,改良羊可不是。
烛光道:“并非轻率,小崽要吃羊乳,羊乳冬季也可充饥,河洲大泽本就需要养许多羊,不过是以其中一部分尝试,便是有什么问题,也不过是宰杀食之,吾等平时本就会杀羊。”
母羊需要产乳,除非病死、老死或食物不够,否则不会宰杀,但公羊都是一长大就宰杀吃肉。
漫长苦寒的冬季结束,气候回暖,出生满百日的小崽从妇婴大室里抱到其它大室里以便照顾,不再物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