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59章 和平使命

第59章 和平使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简明呆愣着,直勾勾地盯着屏幕,好半天没吭声。

对面的消息框又弹出新消息,她还是一动不动,像被定住了一样。

“怎么了,不满意?”消息上这么问道。

“这不真实吗?我们可是特意买了参考数据进行设计的。”紧接着又是一条。

过了好一会儿,李简明才如梦初醒,抬手用力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像是要把脑袋里的混乱都揉出去。

随后,她的手指在键盘上缓缓敲击,每一下都透着无奈:“……请问这和我的直播内容有什么关系?”

很快,回复消息再次弹出:“当然没有关系,我们这部分只是从你的采访资料主题引申的活动,这个是古代人特供,你的直播继续按你的意愿走就行了。”

李简明看着这条消息,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心中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忘了他们搞企划向来都是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呢?

自己还傻傻地抱有着期待,实在是太天真了。

要是仅仅依靠直播宣传就能让战争销声匿迹,中东也不至于日复一日地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时不时升黑旗,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不用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了。

李简明稍作停顿,内心的疑惑还是占了上风,她忍不住将心中的疑问发送出去:“我能问问,以古代那种好战尚武的社会体系,把这个投放过去能反战?

消息发出后,她静静的等待着回复。

终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原谅是上帝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把对面全部按进马桶见上帝。”

看到这条回复,李简明的嘴角不自主地抽搐了一下,心中五味杂陈,她只能无奈地回上一句:“……对不起是我太保守了。”

医疗站内,消毒水刺鼻的气味浓得化不开,充斥在每一寸空气里。

外头是炽热的阳光,可站内却透着丝丝寒意,形成强烈的反差。

李简明坐在一张破旧得有些摇晃的椅子上,面前是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女孩。

女孩是最近收容的难民,李简明费了好大劲,征得女孩同意后,才获得采访记录的机会。

阳光艰难地穿过满是弹孔和裂痕的斑驳窗户,在病床上洒下一片片光影,映照着那年轻却伤痕累累的脸庞。

女孩身形瘦小,眼神里满是恐惧与迷茫,双手不安地揪着衣角,指尖都泛白了,颤抖着讲述自己被迫童婚的经历。

“我……我才13岁,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大好多岁的男人,这是我第三次流产……”

李简明轻轻握住女孩的手,试图给予她一丝温暖和安慰,可她知道,这点温暖对于女孩所遭受的苦难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她希望,这些真实又残酷的故事,将会成为向古人传达童婚危害最有力的证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简明四处奔波,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努力收集了大量的采访资料。

此刻的她,坐在休息站里,面前的电脑屏幕散发着柔和的光亮,与周围的杂乱的笔稿形成鲜明对比。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整理相关资料。

随着数据一点点梳理,童婚背后那黑暗、令人痛心的现实愈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在许多战乱和贫困地区,童婚现象极为普遍,女孩们平均结婚年龄在12 - 15岁之间。

低龄女性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过早生育不仅会对她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伤害,难产、母婴死亡率大幅增加,许多年轻的生命在痛苦中消逝。

同时,这还无情地剥夺了她们接受教育和追求梦想的机会,将她们的未来早早地禁锢在无尽的苦难之中,让女性在社会中彻底沦为弱势群体,失去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李简明长舒一口气,看着熬了三个通宵整理出的童婚情况报告,满心都是沉重与无奈。

那一句“惨不忍睹”都远远不足以形容,可以说,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无数女性悲惨人生的缩影。

李简明坐在折叠椅上,面前的平板正播放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3年报告:“全球童婚人口超6.5亿,其中约有1.5亿是在15岁之前结婚。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童婚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约38%的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其中,尼日尔的童婚率最高,约76%的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

她将昆仑镜的镜头对准了平板,随后打开了私信窗口,静静地等待着信息的到来。

在古代热闹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突然间,有人注意到昆仑镜发出的光亮,这是开播的预兆,人们纷纷呼朋唤友,一时间,众人都好奇的围拢过来。

“这是?”一个年轻的商贩满脸疑惑地问道。

“童婚?年十五结婚再正常不过,后人怎么咋咋呼呼。”一位老者捋着胡须,不以为然地说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酸腐的书生小声嘀咕着,脸上带着一丝轻蔑的笑,仿佛在显示自己的“清高”。

李简明并不在乎古人的质疑,她神色平静,按部就班地解说道:“特别是低龄生育的夫妻,不仅产妇死亡率是二十至二十四岁女性的3.5倍,婴儿夭折概率也远比二十至二十四岁结婚的男女高。

比如,汉代平均初育年龄13.2岁,新生儿存活率仅38%——这意味着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活不过周岁。

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选择皇帝们的子嗣情况分析,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康熙,康熙八岁登基,一生三十五子二十女,存活了二十四子九女,成活率六成。

但是在康熙二十岁之前,生育的七子五女,只成活率二子二女,成活率仅三成。”

低沉却有力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打着众人的内心,激起了百姓们的慌张。

富人家开始担忧儿女子嗣有碍家族传承,穷人家则担心好不容易娶来的媳妇会因生育风险而失去。

汉武帝刘彻满脸的欢天喜地,听到这话,不禁送了一口气,随后大大咧咧地贴出天人的“科学数据”,似乎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他抱着长公主亲了一口,“乖乖,是爹还年轻哦。”不是他子嗣不昌,是他和皇后都得再张几年才到年龄。

康熙半喜半忧,喜于他未来的子嗣昌盛,好像也能理解九龙夺嫡的根源,儿子多了,能分配的资源就少了;忧是他幼年登基,自然成婚早,夭折的儿女……

一位老儒生的胡须在投影下气得直颤动:“《周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才是正理!这不正与后世推荐的无差?”

李简明耐心解释道:“这位老儒生的评价很理想,

汉代:令男子年二十至五十,女子年十五至五十,皆以年齿相配。

南朝梁武帝时规定:女年十三以上,十五以下,皆令出嫁。

《唐律疏议》规定:男年十五以上,娶妻。女年十三以上,许嫁。

《宋刑统》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娶。

《元典章》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听婚嫁。

《大明律》规定: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听婚娶。

《大清律例》规定: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许嫁娶。

可以看出,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差、战争频繁等原因,寿命普遍仅有三、四十岁统治阶级为了获取足够的人口维持秩序,施行强制早婚政策。”

皇帝们听了,面色一暗,好好的谈论婚姻子嗣之事,怎么又提及“统治阶级”,心中难免有些不悦。

“那女子读书有何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