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直播]创飞老祖宗的一百种方法 > 第32章 不止考古

第32章 不止考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然而,这仅仅是文化浩劫中的冰山一角。故宫博物院留守职员张庭济,在面临侵略者借物请求与瀛人“献铜献铁”运动的重重逼迫下,不得不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精心挑选那些年代模糊、价值相对较低的物品上交,以此作为权宜之计,旨在保住真正的文化瑰宝,守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

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万般无奈之下的艰难抉择。据估计,自甲午战争以来,东瀛掠夺了我国黄金六千余吨,贵重文物十万余件。这些被掠夺的文物中,包括世上仅存的西魏笔墨《菩萨处胎经》、晋代王羲之的著作《丧乱帖》,唐代御物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宋代《潇湘卧游图》、元代赵孟頫的《仇锷墓志铭》等典藏。而在掠夺过程中损毁的文物更是不计其数,更不用提战乱时期因保护不周而流失的敦煌壁画等珍贵文物,令人叹息。”】

“王羲之的书法!”李世民痛心疾首,他一向崇拜王羲之笔墨,多有收藏,没成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才因为未来的自己《兰亭序》随葬入墓,引得长孙皇后与魏征等人谏(批)言(评):就是因为帝王带头不干好事,让后人效仿,险些失了宝画。又听闻王羲之的《丧乱贴》流失海外,恨不得立马出兵东瀛,“野蛮小国,盗墓挖坟窃我文脉,人人得而诛之!”

“仅存的笔墨?”武则天心眼一转,她自李治病重掌权以来,便向民间推广佛学稳固地位,凭借这《菩萨处胎经》的名气或许能再造一层,“连敦煌也不放过,恐怕这回世人要闹翻天了。”

李治阴郁的点头,李唐以道祖老子为尊,道家兴盛,但世家中有不少子弟崇尚佛学,比如前隋杨氏和她的皇后武氏,自北魏开始,敦煌就有民间捐纳的壁画,至今百年已成为佛徒圣地,李治回想来,不由抽了抽嘴角,“阿武倒是安心。”

“陛下,我气恼得很。”武天后在李治不注意的地方翻了个白眼,她也捐了经文,别提,“然而,外邦大事,君王不能意气用事。”

李隆基笑不出来了,昆仑镜展示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他眼熟的很,虽然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但他很快的临摹下来召来宫人从梨园库房取出,擦拭光洁的琵琶在李隆基手里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唐宫的御物历来独一无二,虽然色彩有些黯淡,的确是他常用的几副琵琶之一。

朝衡绝望了,后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唐皇的底线,他再怎么求情都无力回天,被赶出学馆的同乡手足无措的看着他,朝衡也只能低着头回避。

黄公望不知是该贺喜老师赵孟頫的书字荣登大宝,还是唏嘘书字登榜是在流失海外的名录中,这瀛人还真是不忌讳,最大的受害者本人仇锷暴跳如雷,他的墓志铭没了!

“你妈的瀛人盗到爷爷头上了,死人的东西都拿,”仇锷顾不得病体虚弱,硬生生从卧榻起身行书大字上奏元皇,一边破口大骂道,“卑鄙无耻下流小人!”

【最终,KOF残党将2972箱故宫文物带到海峡的台北故宫博物馆,从此《富春山居图》与大陆天各一方、隔海相望。而如今,孤存海外各国的文物共计一百六十七万余件,其中以唐昭陵六骏石刻、明《永乐大典》和永乐宝剑、圆明园十二兽首出名,太多了,报菜名都能报上数十年吧。】

忽必烈怜悯的望着义愤填膺的汉臣,给人把墓志铭都抢走了,还真是可怕,还好成吉思汗回归长天生时采用了秘葬的方式,连他都不知道位置,自然也不必担心瀛人嚯嚯。他难得有闲心掰指头算:满族的祖地被夺了,汉人的典藏被夺了,佛道的圣地撬了,长天生的,瀛人行事比蒙人还狂妄。

“《永乐大典》、啊?啊!啊啊啊啊!”别说朱棣,嘉靖皇帝朱厚熜先疯了,还在犹豫与瀛人是否正式宣战的文武大臣也愤怒了,《永乐大典》是几代文士的心血凝结,而收录于京城故宫的孤本则是武官们颜面,全大明独一无二的典藏,给他们的属从国夺去了,“徐阶你着手副本印刊,杨延和监制。”

朱厚熜面色凝重,徐阶是新出的探花,也是他准备培养的人选,他固然于杨延和不合,但羽翼未丰满,他到底还得仰仗老臣的权威,虽然前几次考虑耗费而驳回了印制副本的事情,但如今为了防范未然,不得不同意杨延和的上书,多印,分藏。嫡出的后人都看不到《永乐大典》全籍,独藏有何意义!

“前朝留下的海图放在哪里了?”

“没了,怎么没的?宦官烧了,啧,把历代管理书阁的夷三族。图没了就抓瀛人指路!”

雍正麻木的揉了揉额角,他都习惯了朱简明的劈叉式跑题,只要一提到瀛人,十有八九有少不了清末的离乱,不消片刻,弘历便抱着空白的折子进了内阁,侍奉得宫人老练的从耳房搬出桌案记录昆仑镜提及的书刊画作,摆上笔墨,弘历已经开始和掌管内库的官员核对,《富春山居图》如今还未收录,但那是迟早的事,但有这样一副传世名画宣扬,估计很快便有百姓来献宝。麻烦的是群情激昂,在午门前血书的人。

“瀛人无度,臣请战!”

“今天不把瀛人打服,明天让他刨坟灭族吗,官家不出海我们自己去打!”

“朕的潇湘卧游图!”家没了,家藏被抢了,三受打击的乾隆震天咆哮,“朕的苑子!天杀的瀛人,开海,一定要开海。”古往今来,文武大臣,甚至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但在中原大地上生活的有志之士头一次联合起来,摩拳擦掌准备提刀向瀛人,真当我东大九百六十万土地是白送的吗?

【小刘监控着频繁创造新高的私信问答和赶上大航海时代的可怕冲击,不由为撞上中原盛世武德充沛的瀛人默哀——才怪。

寇可往,吾亦可往,好消息,倭寇的问题是演到结局了,坏消息,你的强军,大明宝船正在巡航路上。

从小刘那里听说了后续的发展的朱简明若有所思,讲完了严肃的前朝旧事,还未逛完内延的朱简明避开高峰人群,她掐指一笑道:“严肃的话题影响心情,我们聊点轻松的,讲讲紫禁城里的逸事。”】

八卦逸事?

终年在狭小的宫室里只能依靠昆仑镜中展示的山河感受烟火人间,一听见有新鲜事,无所事事的妃子宫女们都竖起耳朵来,甭管皇帝拉长的脸多可怕都拦不住深宫离人们被天人助长的眼界。

高太后也不由多看两眼,东京的皇城虽然临近市坊,有时节假日热闹,声音能传进内宫,但内宫规矩多,一级压一级却不如昆仑镜里密密麻麻的人看得轻松。小皇帝赵煦眼巴巴的望着昆仑镜,深宫的皇子自幼登基,学的是为政的帝王之道,这是他少有能接触民间故事的机会。

【“第一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9999间半的典故。实际造燕京皇城时,永乐帝要盖一万间房,取“万民之主、广厦万间”之意。可是建造的大臣做了个梦,梦见玉帝把他召进天庭,告诉他天宫有殿万间,凡间皇帝为上天之子,他的皇宫是绝对不能超过一万房,否则算越制、要受惩罚。大臣惊醒之后赶紧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帝。皇帝也怕天谴,就问大臣如何处理,大臣说:单数为阳,九为阳数之极,皇帝既为九五之尊,索性建9999间吧。

话虽如此,现代计算,故宫实际只有八千四百零一间,多出的“半间房”在文渊阁,可惜明末被闯王付之一炬,现在我们看见的是清代在原址上复健的。”朱简明指着黑顶瓦,绿梁柱的楼阁道,“五行之中水为黑色,水克火,故此顶瓦用黑色。绿色自然也象征水,所以连檐廊的彩画也是绿色为主,画的是水草、荷花之类的水生植物,阁顶及梁柱上饰以青、绿二色的水锦纹和水云带,主打一个镇火,这在故宫是绝无仅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