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徐州后,本来苏轼在湖州任职,却因为乌台诗案为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弹劾,称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最终苏轼被捕入狱。幸亏得时退休金陵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求情。赵顼豁免苏轼从轻发落,再次被贬。
这就到了东坡肉的第二个缘起之地,黄州。
从此,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开始有事捞哥哥,没事救哥哥的漫漫长路。当然我们调侃苏辙越做官越大是为了保哥哥,但是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当下还是不提倡哈,乌台诗案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范围,是特例。」
“阿兄,”留居徐州与家人相处苏辙刚起个头,又一想到苏轼以诗会友的性情,这也是当世士人的生存本领,苦着脸开悟了,“弟弟还是努力做官吧。”
要苏轼不写诗词,和杀了他有什么差别。再说,既然后人都研定了是无中生有的诽谤,用心人要挑刺防不胜防,怎么也能找出问题来。
苏轼摇了摇头,没多在意宦海坎坷,后人念得苏轼的功绩,王相也愿意出手求情,本身就是一种对苏轼为官为民的认可了,“只是子由啊,后人说得对,以权谋私万不可取。”
王相归乡,官家驾崩,司马掌权,变法大概率失败。苏轼叹气,现在也只能盼望官家知道了未来,能够及时醒悟纠正。
“阿兄说得对。”苏辙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面上应和了苏轼的叮嘱,私下不以为然,“只是如今后人一眼两党过失,必然牵累深广,还是希望阿兄也要谨慎。”
血亲相助,是自古以来传统,何况后人都确定了他哥是冤枉的,纠正冤假错案也是为官者的职责,有理有据,没道理拦我。
汉武朝
刘彻看着羡慕到溢出,能诗词留千古,能治水安民,还能创新吃食的官员,你大宋就直接党争报废了?不要给我啊,现在大汉要能找到一个和苏轼全能的,他立刻三扣门拜为九卿。
和卫青、张骞两人一起在宫室里看昆仑镜的刘彻,左右荒唐事折腾多了,宫人没事也不会敢来烦他。
左手奶茶,右手刻刀,没办法,现在满长安的找得了天人赐福的就他们三个,解释是说和时间基点关联的重要人物会与基点靠近的一定范围提前开放观看权限,刘彻盯着这条良久,懂了,陈皇后的天物从他这来的。
刘彻放下卷刀,满目深情的关怀着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国联合抗击匈奴的事情已经就定下了,事关大汉与匈奴百来年的争斗,多方扯皮吵架几个月才决定,不是刘彻一开口就能左右的,刘彻也不愿改换他人,张骞能凭借出使得到重要人物的评价,或许是大汉对匈的转折。
对此很是上心的只能延后些时间多筹备粮马与骁勇善战的将士,你看天人都讲那大宋还有西夏、辽人、金人轮番轰炸,说明北方一路都不太平,又有匈奴掠劫,刘彻想百十号人还是少了,再加点人出去,有气势,大月氏国看了也愿意信服大汉的实力。
“张骞你出去了,脑子灵活点,朕派你出使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不是出征,万一遇见匈奴避开为上。”虽然你是郎官,但你演武从来没有打赢过卫青,真的好菜,可惜卫青出身低微,官职也不高,老臣们不同意由他持节,不然刘彻换人换得心安理得,“天人赐福的信息要留意,在外面有什么稀奇的,也不拘于宝马,卫青已将昆仑镜中的新奇都临摹下来了,你要是看见有也一并带回来。”
刘彻才不说自己是馋天人的新颖佳肴,总归得剩下一个在宫里与朕说得话,聊聊天天人神迹。
「不过不用担心,刚刚讲到的没啥本事只会借机做题的三名御史,最后都被流放出朝了,可遗憾的是赵顼死后,司马光掌权,不听谏言,任用蔡京这个加速北宋灭国的贼首,打得死去活来,最后都被蔡京刻进党人碑,反而是王安石逃过一劫,现世报了。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司马光这个人空谈清词,继承了宋代文人软骨头的品质,把履历一看当当笔杆子还行,没什么眼界容易被蔡京这类人蒙骗,王八配绿豆,都是以己国富敌的国贼。”
小助理这才插上一句话,“跑题了啊赵姐,你好端端提什么蔡京,辱王八和绿豆了。”小助理也晓得,提到大怂,很难不骂,尤其赵姐本人盯着赵家的姓氏,实在羞愧。要不是和视频主题不太相关,小助理一定我说话脏我先来。」
大宋朝廷
赵匡胤:好消息,北宋灭亡的源头找到了,党人相争,权臣把持朝政。
然而得了消息,赵匡胤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僵局,自他杯酒释兵权,打压武官权势防止再有夺篡后,一再提高了士子的地位,甚至立下“不得杀害士大夫,上书言事者无罪。”的宽宏规矩。
结果前句给了文人为非作歹擅权的底气,后者,他赵的子孙是当耳旁疯了吗,都有新旧党争,持续时间之长甚至不止一位皇帝在位。是忘了昔日牛李党争导致大唐一蹶不振的教训吗。
赵匡胤二话不说,取过随侍的拂尘向赵德芳屁股打去,“你怎么教的子孙,你爹南征北战数十年,是为了让你送土地报平安嘛!”
“爹、爹,儿没送啊!”赵德芳被撵得满地乱跑,又不敢真劳累他爹,挨一棍子躲一棍子的哇哇求饶。
“你兄弟两还是在宫中待久了,不晓得苦日子。”赵匡胤扶着腰喘气,被无辜卷入的赵德昭缩着脑袋,他不敢和长兄一样乖张,更是让赵匡胤看得憋火,大宋一贯的软骨头像着谁,别是你赵德昭。
虎父犬子最是寒心。
看着赵德昭不成器的模样,赵匡胤决定了,孙子们是教不了了,儿子年轻还能掰一掰,也别养在身边了,放出去,先学会咬人,“德芳你替来朕写诏书,明个起,德芳你领禁军,德昭去开封学着处政,由晋王辅佐,你们二叔年纪大了,别多劳累他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