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意味着,契丹军政大权,将不再由契丹王一人独裁。
其次,每任契丹王在位不得超过十五年。绝对的权力会让人忘记初心,谁又能保证一个老弱昏聩的王上不会做出什么足以灭族的蠢事。
契丹各部首领领到王命的时候,都是一脸惊异。
这上面每个字都看得懂,可放在一起,就有点看不懂了。
王上一上位,就要限制王权?他自己的王权?
阿拉木图成了自由之城?不受契丹管制?
稳定了契丹局势后,韩厉还将手伸到了大渊那里。
他知道大渊朝廷国库空虚,难以维持三军的军需军饷,特意修书示好,愿意帮大渊朝廷垫付一笔。
萧照回信:“陛下没空理你,钱呢?”
“契丹无钱,但是可以出兵南下,帮大渊皇帝灭几个世家大族,到时候,还用得着愁没钱吗?”
萧照回信:“请神容易送神难,要真放你们南下,那你们还会回去吗?届时必定狮子大开口,只怕不是割几座城的事了。”
“契丹可帮大渊解燃眉之急,等到功成之日,再亲兄弟明算账。”
萧照还是很有耐心地回了一封信:“滚。”
韩厉看到跨越千里寄来的这一字之信,心中对大渊朝局已有初步判断。
首先,若真如世家传闻,大渊朝廷已发不出什么军饷的话,哪怕契丹这个时候挖个火坑,他大渊皇帝也得往里跳,也得先稳住三军。
看来这些消息是世家故意放出的,大渊央地,朝廷和世家,正斗得如日中天呢!
其次,契丹刚刚易主,可以看出大渊毫不在意,书信文书,送信使者,皆无试探之意,说明大渊并无趁自己根基不稳,举兵北伐之意。
韩厉对着手下的探子们说,在中原的契丹谍网一定要尽快建立起来,本王不想再写一些乱七八糟的疯话亲自试探了。
***********
与此同时,萧照在大渊正忙得不可开交。
若说之前大家心照不宣的盗皇陵,他还能偷偷跟陛下辩驳几日。
“我外族蛮夷人,我无知,我不懂风水,不懂中原殉葬习俗,只知道不能让银钱烂在地里。”
可如今,刚接管皇城守备,就有无数双手伸了过来。
禁军等着发饷,宫女侍卫太监等着月钱,皇宫吃穿用度每日花钱如流水,而国库空虚,所以要钱的都找到他这来了。
在大家眼里,他萧照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是钱袋子。
最要命的是,凡是涉及到银钱的事,皇上推来推去,最后都会推到他萧照身上!!!
新帝刚立,百废待兴。兴,大家要吃饭,不兴,大家也要吃饭,我说陛下,咱就不能等有钱了再改制兴国吗?
陛下毫不动摇,还御赐了萧照尚方宝剑,告诉萧照,只要你能弄到钱,朕一概不问,一概不管。
不过若你仗着权势为非作歹,朕也一概不留。
陛下啊,为了搞钱,萧照连帝陵都盗了,可还是不够啊!!!
只要萧照每日往禁军副统领的位置一坐,就有无数双手,无数张嘴伸过来,追着他屁股要钱。
最要命的是,先帝在时,就已积欠了多年军饷,如今这笔烂账,直接被陛下丢给自己来处理。
这笔帐本轮不到他身上,陛下一开始先是把账本给了度支司的杨国公。
老国公看了三天三夜的账本,直接拿出杨家的丹书铁券告老还乡了。
如今算算日子,估计已经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浙江老家。
没办法,陛下又把账本给了兵部黄醒。
结果没过三日,就已经有十几批军士杀入黄府,讨要军饷,这下可好,钱没筹到,府里还差点被灭门了。
圣上向三军再三承诺,不会一朝天子一朝兵,朝廷拖欠的军饷不会因为先帝的驾崩就不作数了,一定会归还三军将士。
好一顿安抚,才镇得住三军冲天的戾气。
而这笔钱,陛下让萧照去想办法……
………………
想办法?
………………
挣大钱?
………………
还大钱?
萧照搜肠刮肚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办法,今日钱塘江上潮信来,方知世间还是钱难挣。
没办法,萧照又是派人盗了好几座大墓,又是绑了几个豪绅巨贾,又倒卖了几船私盐,忙活了半天,挣得还不够三军塞牙缝的。
其他,私卖五石散,设赌,私售兵器,私售良田……这些能赚大钱的也不能干。
思来想去,萧照决定下江南,去会一会江南世家,争取能抄四五个大族,填补烂账。
临走之际,萧照将军中那批成日讨要军饷的刺头也悉数带去江南了。
一听是要到南方要钱,将士们日行百里,星夜不停。
南方山明水秀,萧照等人无暇顾及休整,只想着赶紧过去,拿钱,拿钱,拿钱。
我来只为三件事
抄家,拿钱,平账!!!!
一到码头,就有数位世家嫡公子替各自家父为萧照一行人接风洗尘。
几位世家公子风度翩翩,大手一挥,下人们就搬来了十箱黄金来“孝敬孝敬”萧副统领。
萧照嘴角直抽抽,他娘的,好大的手笔,接个风洗个尘就是十箱黄金。
乔装成萧府家奴的将士们眼睛都看呆了,任他们在沙场上见过再大的世面,如今他们也绝不想不到这辈子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钱。
萧照突觉自己是奇蠢无比,怎么脑子一热就带着将士们南下了。
世家在南方盘根错节,势力深不见底,连陛下都无可奈何的江南世家,自己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想在人家的地盘抄人家的府邸。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此行怕是不能活着回去了。萧照已然能预想到日后一番明争暗斗,世家毫发无损,自己最多只能留个全尸。
萧照迟迟不下船,甚至还想让船队掉头回去,惹不起惹不起,良官择木而栖,遇事知进退,不丢人,不丢人。
可是身后全是一群望眼欲穿虎视眈眈的“穷狼”将士,萧照一时间骑虎难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眼见萧照迟迟不下船,世家公子们以为萧照嫌钱少,嘱咐家丁,再搬十箱黄金过来。
咚咚咚,沉重的箱子落地,这下总共20箱黄金在岸边摆放着,阳光照耀下,水光潋滟,金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