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的清晨,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通往教学楼的小径上。学生们抱着书本,脚步匆匆,奔赴各自的课堂。然而,人群中,晓峰却显得格格不入。他脚步拖沓,眼皮沉重,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晓峰,快点儿,要迟到了!”室友在前面催促着,脸上满是焦急。晓峰努力提了提精神,加快了脚步,可没走几步,困意又再次袭来。
这已经不是晓峰第一次在课堂上打瞌睡了。过去的几个月里,嗜睡就像一个甩不掉的恶魔,紧紧缠着他。无论晚上睡多久,白天他总是昏昏欲睡,课堂上、图书馆里,甚至走在路上,都能随时随地进入梦乡。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原本积极参加的社团活动,他也不得不一一退出。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老师的多次提醒,都让晓峰感到无比沮丧和焦虑。
“晓峰,你最近到底怎么了?老是没精神。”好友关切地问道。晓峰苦笑着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控制不住地想睡觉。”
在家人的陪同下,晓峰来到了林宇的诊所。一进诊室,晓峰就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眼神中满是疲惫和无奈。林宇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毫无生气的大学生,心中明白,晓峰的嗜睡问题,可能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原因。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林宇了解到晓峰的家族中有嗜睡症的遗传史,但他近期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嗜睡的症状。进入大学后,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晓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这种心理上的负担,让他陷入了一种焦虑和疲惫的状态,进一步加剧了嗜睡的症状。
“林医生,我真的快烦死了,这样下去,我的大学就毁了。”晓峰眉头紧皱,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林宇轻轻拍了拍晓峰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你的嗜睡问题是可以改善的,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为了帮助晓峰克服嗜睡症,林宇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调整作息、心理疏导和适当的运动。
首先,林宇帮助晓峰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他要求晓峰每天晚上11点前必须上床睡觉,早上7点准时起床,无论晚上睡眠质量如何,第二天都不能赖床。中午可以午休30分钟到1个小时,但不能超过1个小时,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晓峰,规律的作息对于调整你的生物钟非常重要。只有让身体适应了固定的休息和活动时间,才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白天的困倦感。”林宇认真地说道。晓峰点了点头,将作息时间表贴在了宿舍的床头,时刻提醒自己。
然而,刚开始调整作息的日子并不好过。习惯了晚睡的晓峰,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早上又被闹钟叫醒,感觉自己还没睡够。但晓峰知道,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下去。在室友的监督和鼓励下,晓峰努力克服着困意,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