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心理医生日常笔记 > 第7章 囤积症的堆积

第7章 囤积症的堆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城市的一角,老旧居民楼层层叠叠,像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岁月变迁。王爷爷就住在其中一栋楼的二楼,狭小的屋子里,物品从地面堆到天花板,只留下勉强能供一人侧身通过的狭窄过道。这些物品里,有泛黄的旧报纸、用了一半的文具、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还有早已过时的衣物,它们层层堆积,挤占着生活空间,也困住了王爷爷的正常生活。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被杂物遮挡得只剩一条窄缝的窗户,艰难地洒在屋内。社区工作人员小李带着心理医生林宇走进了王爷爷家。小李和林宇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避开地上的杂物,来到王爷爷面前。王爷爷正坐在堆满旧物的沙发一角,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与不安。

“王爷爷,这是林医生,今天来和您聊聊天。”小李轻声说道,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林宇微笑着向王爷爷打招呼,随后慢慢开口:“王爷爷,我听说您这儿有好多宝贝,能不能给我讲讲它们的故事呀?”林宇深知,想要帮助王爷爷,得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对这些物品执着的根源。

王爷爷听了,神情缓和了些,伸手拿起一个旧搪瓷缸,轻轻摩挲着:“这是我年轻时单位发的,那时候日子苦,有个新搪瓷缸可稀罕了,喝水、吃饭都用它,用了好多年呐。”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岁月的沧桑,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过去的怀念。

经过一番交谈,林宇了解到王爷爷的囤积症源于早年贫困的生活经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丢弃任何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罪过。哪怕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这种对物品过度珍惜、害怕失去的心理却深深扎根,难以改变。

林宇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王爷爷改变对物品的看法,逐步清理这些囤积物。首先,他和王爷爷一起坐在堆满物品的房间里,耐心地引导王爷爷回忆每一件物品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王爷爷,您看这堆旧报纸,放了这么多年,上面的新闻都过时了。现在咱们有手机、电视,获取信息可方便了,这些旧报纸是不是很难再派上用场啦?”林宇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尊重。

王爷爷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话是这么说,可我总想着说不定哪天能用上,扔了就再也没有了。”

林宇握住王爷爷的手,诚恳地说:“爷爷,我特别理解您,过去的日子让您养成了珍惜东西的习惯,这很难得。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就算真有需要,咱们随时能买到新的。而且,这些东西堆得太多,把屋子都占满了,您住着也不舒服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宇每周都会来王爷爷家,和他一起整理物品。每次整理前,林宇都会和王爷爷进行长时间的沟通,强化他改变的意愿。同时,林宇联系了社区志愿者,大家一起协助王爷爷清理屋子。

清理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王爷爷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满屋子的杂物,还是吃了一惊。大家迅速分工,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当志愿者小张拿起一叠旧报纸准备放进垃圾袋时,王爷爷突然冲过去,一把夺过报纸:“别扔,这些还能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里满是紧张与不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