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心理医生日常笔记 > 第6章 选择性缄默症的沉默

第6章 选择性缄默症的沉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的微光轻柔地透过诊所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林宇早早来到办公室,整理着前一天的患者资料,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准备。这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请进。”林宇抬起头,微笑着说道。

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带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怯生生地躲在妇女身后,只露出一双大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林医生,您好,我是诗涵的妈妈。”中年妇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中满是忧虑,“这孩子在学校里一句话都不说,可把我们急坏了。”

林宇连忙起身,招呼她们坐下,并给诗涵倒了一杯果汁,试图让她放松一些。在交谈中,林宇了解到,诗涵今年九岁,上小学三年级,性格内向。原本,诗涵在家里和家人交流还算正常,但自从上了小学后,在学校里就变得沉默寡言,无论老师和同学怎么询问,她都紧闭双唇,一声不吭。

“她在家里和我们说话还挺正常的,可一到学校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诗涵妈妈无奈地说道,“老师说她上课从不主动发言,就算被点名回答问题,也是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这成绩也跟着受影响了。”

林宇轻轻看向诗涵,温柔地问:“诗涵,想不想和林叔叔聊聊天呀?”诗涵却只是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角,将头埋得更低了,没有回应。

林宇意识到,诗涵的情况属于选择性缄默症,这种病症通常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可能是曾经在学校里经历了某些创伤性事件,导致她对学校环境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从而选择用沉默来保护自己。

为了找出诗涵沉默的根源,林宇决定先从诗涵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入手。他与诗涵妈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了解到诗涵刚上一年级时,因为性格内向,不太主动和同学们交流,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问题,诗涵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老师可能因为着急,严厉地批评了她,这让诗涵感到非常委屈和害怕。从那以后,诗涵在学校里就变得越来越沉默。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林宇决定采用游戏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诗涵。游戏治疗可以帮助诗涵放松心情,建立与他人的信任关系;认知行为疗法则能引导她改变对学校和社交的负面认知。

首先,林宇在诊所里布置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室,里面摆满了各种玩具、绘画工具和儿童书籍。第一次治疗时,林宇邀请诗涵和妈妈一起进入游戏室。诗涵一进去,就被角落里的一套漂亮的芭比娃娃吸引住了,但她还是有些犹豫,不敢上前去玩。

林宇轻轻地蹲在诗涵身边,说:“诗涵,你看这些芭比娃娃多漂亮呀,我们一起给她们打扮好不好?”诗涵看了看林宇,又看了看妈妈,在妈妈鼓励的眼神下,她终于点了点头,慢慢地走到芭比娃娃旁边,拿起一个娃娃,开始小心翼翼地给它换衣服。

在游戏过程中,林宇没有刻意让诗涵说话,只是和她一起开心地玩着,不时地给予她一些赞美和鼓励。渐渐地,诗涵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了。

玩了一会儿芭比娃娃后,林宇又拿出了一盒彩色画笔和画纸,对诗涵说:“诗涵,你这么心灵手巧,一定也很会画画吧,我们一起画一幅画好不好?”诗涵接过画笔,犹豫了一下,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她画了一个小女孩站在一间教室前,脸上带着难过的表情,教室的窗户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看着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