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听得外面露台传来轻微的响动,李霄爬起来,走出去一看,是外祖父和父母亲。此时,外祖父正坐在露台角落里,屏气凝神,借着微亮的月光,将手上的蓍草分为两组,从其中一组中抽取一根蓍草,放在一旁,然后继续数另一组的蓍草数量……
父亲母亲都神情凝重,等待着老人家占卜的结果。
“是屯卦!”外公欣喜地说道,“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父亲,这卦象是喜是忧?”张妃问。
“是万物初生,艰难险阻,但只要顺时应运,必万象更新,欣欣向荣。”
太子和张妃都不敢相信:眼看都要饿死了,居然还能万象更新欣欣向荣?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决定第二天偷偷去找龙武大将军商量大事。
但是第二天,张妃还没出门,就看到李霄兴冲冲地往外跑。
“你又要去哪?”张妃在后面不放心地朝她喊道。
“创伤膏,我要去做创伤膏,以前师傅教的,我想起来了,兴许会有用!”
“你一个小屁孩,懂什么?别在这添乱!”张妃又要责骂她,不过李霄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驿馆的转角处了。
一天以后,李霄果然问军医找来了红花三七血竭当归龙骨,仔细地研磨成粉,加入猪油调和熬制后再冷却,配制出了金创膏。
临时帐篷里,有一个年轻的士兵,伤口已经化脓,疼得他正在那里哼哼唧唧的时候,李霄捧着一罐独家配制的金创膏走了过去。士兵一看到她,马上停止了哼哼唧唧,脸上还一阵发红。
“这是以前我师傅教我做的创伤膏,有一会我从坡上摔下来,流了很多血,就是用它涂好的,要不要试试?”
小士兵点头如捣蒜。李霄于是放下罐子,卷起袖子,小心翼翼地给士兵的伤口敷上药,包扎妥当。她又看到士兵身上的衣服全是尘土,便说:“你的衣服脏了,这样对伤口也不利,待会儿换下来我帮你洗洗吧。”
小士兵的脸更加红了。
六月十四日中午,炫宗一行来到了马嵬驿,此时随行的禁军将士既饥饿又疲惫,愤怒不已。
“皇上,众将领联名请愿,要杀了杨国中和杨玉欢,以平息军中的怒火。”龙武大将军急奏。
炫宗跌坐在一把破椅子上: “她一个妇道人家,又如何关她的事情呢?”
“皇上,贵妃确实无罪,但众将士要杀国中,而贵妃在皇上左右受宠,他们心中怎能放宽?愿陛下慎重思之,将士安全则皇上才能安全矣。”
炫宗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现在,他自身难保,也救不了杨贵妃了。
马嵬驿哗变,杨国中和杨玉欢被杀之后,炫宗身心疲惫,准备第二天继续向西南逃难。
张妃抱着娃回到驿站,看到李霄在拿着针线缝补士兵的衣服,歪歪扭扭的甚是难看,不过她倒是干得挺认真。 “霄儿,你在做什么?” “回母后,刚刚在驿站外,霄儿看到一些从前线退下来的士兵,他们受了伤,霄儿给他们换了药,想着把他们换下来的破旧衣服也缝补清洗一下。” “这些事情,下人做就行了。你一个公主做这些干什么?” 张妃刚想走开,忽然灵光一闪,改了口:“不过难得你这么为国为民,还是接着好好干吧。如果别人问起,你就说,是太子父亲张妃母亲吩咐你这么做的,知道吗?”
“噢。”李霄听话地点点头,没多问一句话。
又过了一天,当大家走出驿站准备继续赶路时,却发现外面黑压压跪了很多人。 带头的是一众士兵,后面还跪着乌泱乌泱一大群老百姓。他们虽然蓬头垢脸面黄肌瘦,却都昂首挺胸斗志昂扬,甚至还有一大批从前线退下来刚刚恢复的士兵们。
“太子和太子妃为国为民,体恤士兵,恳请太子留下来,带领我们打败反贼重建家园!”群情激扬,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炫宗只得分出两千人马留给太子李想,让他留下来平叛,而自己继续逃跑。
第二天,李想召集了留守官员,准备商议平叛之事,却发现官员们又跪成一片:“殿下,现在国家动荡军心涣散,不可没有主心骨,恳请殿下登基称帝,号令全国!”
就这样,天保十五年七月,李想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是为唐素宗。
原来这就是外祖父占卜出来的卦象,明明是绝路,父亲却绝处逢生顺利登基。李霄心中暗暗惊叹。
“外祖,可否教霄儿周易占卜?”她恳求外祖父道。
外祖却捋了捋白胡须,意味深长地说道:“霄儿呀,教你有何难?只是善易者不卜,不占而已矣。有一天你会懂的。”
(备注:善易者不卜,不占而已矣。大意就是通晓了易经之学,对事理都明了了,不需要占卜就能够知道命运怎么样。)
李霄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新朝廷建立,灵武几乎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唐素宗接手烂摊子,无人可用,只能与宰相房伯和皇后皇子们商量国家大事。
“皇上,现在全国如同一盘散沙,您的朝廷新建,首要的是凝聚民心,重振士气。” 宰相房伯说,他是素宗如今重用的人。
“嗯,太上皇连丢洛阳长安两大城池,民心尽失。若是我能重夺两城,天下必然归心。只是……谈何容易?”
“父皇,这件事情只有郭先生可以做到。”李霄说完,跪了下来。
“诏令郭子义班师灵武!” 这是素宗即位后的第一个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