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宫与萧尚服相继行礼,听到上首叫起,两人方才垂手站了。
和尚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将二人下午的巡视情况一一禀告,而后说道,“娘娘容禀,萧尚服善于商事,有所得。”
三处铺子的情况,和尚宫只是稍作介绍,将占地面积、位置等说一说。先时主动承认自己不善于商事,给萧尚服出头机会。两人回来后,和尚宫不贪功,甘心做萧尚服的绿叶。此人心气不衰,性能容忍,脾气颇为不错。
明媚含笑点头,看向萧尚服。
萧尚服垂目低头,上前一步,行礼如仪,神态恭敬,“回禀娘娘,臣妾斗胆进言,蜡烛、绸缎皆不合宜。”
明媚听着萧尚服叙说,渐渐回过闷儿来,也感到确实是自己思量不足。
果然不经调查,便没有发言权。
明媚当场承认,是她之前有些想当然了,只觉得府中产能过剩,白放着堆灰罢了。
萧尚服说得对,生意要做,考虑需周全。
一边鼓励萧尚服继续说,她一边听着,心中也在转着其他主意。
王府六房的买卖,不能低劣,不能掉份儿,不能与之前的产业争利。女子适宜经营的香、纺两块,都不行。这么一说,就排除了很大一部分。
无论秦王是因何将三处铺子归到六房管理,明媚都想抓住这个机会,给内宅女子们一个接触外面的口子,免得圈傻了,只晓得内里斗去。
东市铺面大,适合搞批发。先留着,不着急出租。若是盐业能成,可以做秦州盐块的集散地和加工厂。
这一处与苏长史说一说,换一处庄子,约莫能成。
本朝没有明确规定专营权,对盐业管制很松,虽然卖的贵,却不禁绝私盐。
盐这东西本该是易得的,却因为是人人不可或缺的东西,也非每个地区都产,便被垄断抬高价格,赚上百倍的利润才好。
即便不是官方垄断定价,有能力制作售卖盐的大商户一样哄抬价格。
而且普通盐块杂质多,青盐这一类的精品盐价格更加高昂。
待秦州盐成规模进入洛伊府,此处便可由两府合营,又是一笔收入不说,若有奸商哄抬盐价,也不至于无还手之力。
若说珍奇,售卖精盐也行,温室菜也行。
现在的盐,粗加工出来杂质含量高,味道苦涩,并不好吃。一般老百姓吃这个,已是难以维系。明媚在家时,以她父亲当时的官职地位,吃粗盐还要精打细算。普通百姓,多用醋布等有些咸味的东西做替代,逢年过节才能吃一口杂质盐。
精盐便是专供贵人的,经过无数道过滤,最终价格昂贵。
即便是世家,也不是都靠着大海或者盐湖立足。这样的精盐,是一个卖方市场。
温室菜同理,除了家中有温泉庄子的,即便是勋贵冬天照样没菜吃。
但这二者,都是下人出来采购的东西。并非必须在东大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开铺子,放到东市一样卖。
东大街的铺子,需要另议。
既要珍惜,又要少见,还得独特,最重要的难以复制。
明媚若有所思,心中构想,未曾成型。
能不能成,恐怕要依仗文卿了。
萧尚服得到认可后,侃侃而谈,分析原因,逻辑清晰,信心十足,再下结论,“娘娘,臣妾认为,西大街的铺子适宜经营通草绒花之类,而非蜡烛、丝织等。东大街与东市的铺子,目前府中并无适宜经营之物。”
萧尚服被娘娘鼓励后,如同遇到了伯乐的千里马,一通分析地点、客源、行业、货源等情况,给出专业建议,头头是道,和盘托出。
和尚宫在旁看着,只觉得她整个人都在熠熠生辉。
萧关山耿介,是在少府出名的不配合,不然以她的能力,不会被排挤出来。
有些人来前来秦王府是高攀,是高就,有些人却是屈才。屠牛刀落在内宅,只能干杀鸡的活计,这是极为令人痛苦的。
她若有背景,在少府早就当用了,不会郁郁不得志至今。
和尚宫叹息她之前的遭遇,也为她得了明妃娘娘赏识而高兴。
关山过于刚直,不婉转,不讨喜,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硬邦邦的。
明媚听着觉得有理,精盐与温室菜,府中都还没得着呢,自然没得卖。
后院的温室,大约是不够支撑一家菜店的,还得专门置办一处庄子,这庄子得靠近煤矿才好。
明媚决定再与苏长史商议一番,给了铺子不给庄子,不合适。
萧尚服说时有理有据,觉得理直气壮,便难免气壮山河,说完后,也有些忐忑。
她也晓得自己这个说话不好听的毛病,但无奈改不掉。
西大街那边,既然与长公主府撞上类型便不合适经营丝绸,蜡烛为何不成呢。
明媚不解,便拿来问。她觉得萧尚服很好,专业过硬,不藏私,不摸鱼,不怕担责,是个优质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