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之真千金归来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第11章 第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是,她想了想,便“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吃食——炸串儿。

将青菜,蘑菇,肺片等等用竹子做成的长竹签儿串成串儿,放进油锅里油炸,在撒上调料,大酱,做法简单,又非常好吃。

再搭配解腻的清汤小面,吃上一顿,简直不要太美。

其实,炸串儿配清汤米线更好吃,但这里没有米线,也就只能用清汤小面代替了。

她做了一些炸串儿给了几人吃,几人便都觉得,这炸串儿一定会卖的比咸菜更好了。于是,张氏便拍板,决定不卖咸菜和糕点了,卖炸串儿!

炸串儿定价低,消费的人群广,选铺子的话倒不必选特别繁华的地段。只需选个交通便利,店铺面积大的铺子便可。几人商量了一阵,最终选了一个较为偏僻,但临近住宅区,有着三间门面,十几米深的铺子。这铺子跟别的铺子比起来已经不算贵,但每个月也要三十两银子的租金。绕是张氏舍得出钱,也心疼的不行。

张铁生自然反对她租这个铺子,就连想在府城大干一场的张玉生,和一心想要读书科举的林仲渊,也被这个租金吓了一跳,连说价钱太高,还是换个小点的铺子来租比较好,那样租金也便宜一些。但钱在张氏手里,杜月婵又支持张氏的决定,最后,张氏还是拍板租了这个铺子。

铺子租下来了,张氏又去衙门里办了经商文书。为了这经商文书能尽早办下来,张氏还花了五十两银子。

几人又开始装修和置办做买卖的东西。这府城里铺子的装修一个比一个奢华,一个比一个上档次。他们虽然是乡下来的,也不能比别人差的太多。张氏一咬牙,便花了六两银子,去找府城的木匠做了一块牌匾。其他锅碗瓢盆,桌子凳子等等,也捡了好看的买。张铁生一开始还管着她,后来八成是看她整天买买买,银子如流水似的花出去,渐渐看的麻木了,便索性装没看见,由着她去了。

于是,在做了半个月的准备工作之后,飘香炸串儿就正式开业了。

因为不知道开业当天会有多少个人上门,原本打算这两天就回去的张铁生也留下来帮忙了。

为了吸引客人上门,开业的前三天半价,张玉生还拿着个锣在门口吆喝。几人紧张的看着门口,生怕投了这么多钱进去,却没有几个客人上门。

当第一批客人终于上门的时候,几人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热情的上去招待,差点儿把客人给吓跑了。

好在这炸串儿的香味足,张玉生在外面吆喝的卖力,开业前三天半价的折扣又十分吸引人眼球,陆陆续续的,便有很多个人被吸引了过来。

这炸串儿在现代便是风靡了大江南北的美食,到了这个时代,自然也不会被冷落。吃过的人都觉得十分美味,有些人自己吃完了,回去还要告诉身边的人,xx大街上新开了一家烧香炸串儿铺子,卖的是从未见过的油炸食品。于是,来尝鲜吃炸串儿的人竟是越来越多。

几人准备了几大筐的串儿,本以为到了晚上会剩下一些,却没想到,到了下午半场,东西就卖完了。

虽然是些小本东西,还是卖的半价,但卖完这样几大筐,还是赚了的。几个人将收到的赢钱数了数,除去成本,竟是赚了八两银子。

这下子,不仅张铁生呆住了,就连觉得这买卖肯定能赚钱的张氏也呆住了。

半价就能赚这么多,若是卖全价,岂不是要翻倍了?

然后,因为舍不得花钱,只交了一个月租金的张氏,便找到房东,直接付了一年的租金。

第二天,许多前一天吃过炸串儿,或者莫名而来的人都过来了。生意比第1天开业时还要好,尤其是到了饭点儿,饭店里的客人们坐的满满当当,有人甚至找不到位子。

因为太忙,张氏不得不招了几个伙计来帮忙,还让张铁生干脆别回去了。家里那几亩地忙活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把田地租出去,留下来跟她一起开店。只要他留下,这店铺便给他和张玉成一人一成的分红。

张铁生听张氏这么说,也不禁有些心动了。让人给家里捎了一封信,和一些银子,说明了他们现在的情况,便留下来帮着张氏经营飘香烤串儿了。

张氏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然而,过了不久,杜月婵便提出了打造品牌,并且开分店的计划。

杜月婵说是因为看到玉芳斋开了好几家分店,所以才想着把飘香烤串儿也开几家分店的。

做这炸串儿的技术含量低,有脑子的人只要仔细琢磨一下,便能做出来。一些人见到他们的生意火爆,很可能会学他们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开店卖炸串儿。到时候,他们的店铺并不一定比别的店铺生意更好,所以,他们要在一早就为飘香炸串儿打造出干净,为生,用料新鲜上乘的好名声。力争给人们留下飘香炸串儿比别的炸串儿好的印象。

还有,为了在别人抢占市场,他们最好尽早在别的地方也开起分店来。

张氏只开了这一家店,便已经觉得累得不行,哪里还想着再多开几家分店?听杜月婵这么说,便是连连摇头说不行。

然而,杜月婵却将玉芳斋的东家从不露面,只聘请掌柜的管着铺子的事儿说给了张氏听。那玉芳斋的东家也不知道是谁,平时只让掌柜的在店里看着,偶尔来查看一下,每个月便能拿到许多银子。可谓是轻松又赚钱。

张氏以前在县城里卖咸菜时,也是知道有些东家只管收钱,把事情都交给掌柜的去干的。但却没想到,自己也能走到这一步。

但听杜月婵说,若是他们不在别的街上开分店,就会有别人在别的街上开店卖炸串儿之后,还是想赚更多钱的欲望占了上风。咬咬牙,在门口贴出了招工的告示,还让人去找铺面了。

不出杜月婵所料,府城很快便有人学着他们的模式卖起了炸串儿,还不止一家。

不过,飘香炸串儿是第一家,名气已经打了出来,再加上选址好,卫生条件和服务态度又很到位,仍是比别的模仿者吸引的客人更多。

两个月后,飘香炸串儿便开了一家分店。张氏不再在店里做杂活儿,而是只负责管理。

杜月婵将现代的饭店管理体系慢慢的说给了张氏,当然,她没有说这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说从那些大店铺,例如玉芳斋,天衣阁等店铺里问来的。只是在这些店铺的管理方式上,又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张氏是个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又有进取心的人。更何况,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因为听取了杜月婵的意见。所以对杜月婵所出的主意都会认真考虑,每天都在忙着怎么开店兼扩展生意。

飘香烤串儿如火如荼的开着,张氏每天都数钱数得合不拢嘴。因这生意越做越大,她还想让老家的亲戚们都过来帮忙,也好拉拔一下亲戚。

她这想法虽然没有告诉杜月婵,但杜月婵也能猜得到。

毕竟,即便是在现代,也有很多没学过管理的人,在突然爆发之后,就会想要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安排进公司里的。为了防止张氏也犯这样的错误,她便提前加深了张氏对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的印象。是以,张氏虽然还想拉拔自己的亲戚,却也没有让亲戚们都去店里做活儿。而是听杜月婵的建议,在老家买了百十亩田地,冲做郑氏宗族和张氏宗族族产。每年田里所产出的粮食,都会按人口分给族里的人。

还捐钱重修了村塾,让村里的孩子们都可以免费去读书。如此一来,张氏在村里得了好名声,后来有人前来投奔,她没有给那些人特殊待遇,村里也没有传出多少闲话来。

林仲渊本来还想去府学读书,但在陈先生那里学了几个月之后,却是已经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正式拜了陈先生为师,因为读书勤奋,又非常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更快。学了四年,便考上了童生,过一年又考上了秀才。

杜月婵一边发展事业,一边也没忘了定国公府那边。

她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定国公府的人找过来。在有了资金之后,她便暗中培养起了自己的人手,以备不时之需。

上一世,程氏为了杜月娇的前程,掩盖了姚家人用自己的女儿换掉国公府血脉的事。只对外宣称她当年生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因为妹妹八字弱,需要佛光庇佑才能活到十五岁,所以才把原主送到了寺里修行。如今原主好好的活到了15岁,已经度过了死劫,他们才重新把她接回了国公府。

杜月娇因此不仅仍然坐在国公府嫡女的位置上,还当了原主的姐姐,压了原主一头。直到后来众人都发现杜峻和镇北侯府对待杜月娇的态度不对,还有有心之人暗中查了杜月娇和原主的身世,才发现杜月娇并非是什么国公府小姐。

那有心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府上的人。

距离杜月娇真实身份被发现的时间还有约莫半年时间,这一次,杜月婵决定在自己去见程氏和杜峻之前,就提前让两人的真实身份曝光。

于是,她派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得力之人前往帝都,并让一统江山跟着那人,方便自己指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