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之真千金归来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第11章 第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沉吟了片刻,道:“这样吧,你们不是想让这位小友在府城读书么?老朽曾经教出过一位状元,一位榜眼,在府城也小有名气。愿意收这位小友为徒,只希望能听完这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回。”

九九八十一回啊,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听完的。再想想杜月婵说除了西游记,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故事,陈先生便觉得自己似乎挖到了一个宝藏,还是超大的那种宝藏。

若是让林仲渊当了他的学生,他就可以近水楼台,经常听到这些故事了。

而且,他看这个小少年目光清澈,眸中颇有灵气,兼又比给他同龄人稳重许多,一看便是个十分聪明,又能稳下心来读书的孩子。收他为徒,想必也不会堕了自己的名声。

陈先生对自己的这个想法颇为满意,然而,张氏和林仲渊却都是一愣,没料到这位陈先生会突然说要收林仲渊为徒。

张氏不认识陈先生,也没听说过那位有名先生的大名,自然不知道陈先生有多厉害。此时听陈先生说他教出过一个状元,一个榜眼,惊诧之余,还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能教出状元和榜眼,那么有本事的人,怎么能在大街上的小饭馆儿里轻易遇到?张氏有些怀疑的看向陈先生,心道这人该不会是什么骗子吧!

但见陈先生满身儒雅之气,一看便是个饱学之士的模样,她又觉得陈先生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仲渊年纪小,没有张氏的防备之心,加上他以前是个傻的,也没人会对他说些有用的东西,所以他并不知道状元和榜眼是什么,自然也不知道陈先生的厉害之处。此时听陈先生说要收徒,还有些不乐意。

“娘,我要上府学。”他对张氏道。

陈先生见状,有些心里有些急了。这小少年若是真上了府学,自己以后还怎么与他接触?怎么听那些精彩的故事?不行!他一定要收林仲渊为徒!

陈先生心里急,面上却是丝毫不显。他想了想,道:“老朽在府学里也有一些人脉,你们若是想上府学,老朽也能帮得上忙。”

张氏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她在府城没有半点人脉,虽然想送林仲渊进府学,但却也觉得想让林仲渊进府学没那么容易。

“这,我正想着要怎么办这事儿呢!您要是能帮我们就太好了!”张氏道:“您放心,若我家小宝进了府学,我一定给您送个大红包!”

陈先生摆摆手,道:“红包不必,只要你们给老朽讲完了西游记便行。不过……”

张氏一听他说不过,不由又提起了一颗心,有些紧张的问:“不过什么?”

“不过,府学自年后已经开学两个月了,再过三个月,这一学年便结束了。”陈先生道:“他若是现在入学,恐怕学习进程会跟不上。但离下学年开始,还有五个月,你们就这样耽误五个月的时间不读书,也是浪费时间。不如这样吧,在进府学之前,老朽先给他补一补功课。若是他能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学完一年的课程,等下学年开始,就直接上下一学年的课程。你们看怎么样?”

张氏听陈先生还是说要教林仲渊,便仔细看了看对方,觉得陈先生气度儒雅不凡,这通身的气质,比起自己乡下私塾里的先生好了不知多少,不由也有些心动。倒是不怎么怀疑陈先生是骗子了。

“那一个月的学费是多少?”张氏小心的问道。

府城物价这么高,陈先生看起来又不是一般的先生,张氏觉得学费一定不低。

谁知陈先生却摇头,道:“不收你们学费,只需将那西游记给我讲完即可。”

杜月婵开心道:“我最喜欢讲故事了,娘,就让小宝去这位先生那里读书吧。”

张氏拍板道:“好,那就麻烦陈先生了。”又转头对林仲渊道:“小宝,快叫师父。”

林仲渊站起来,端端正正的向陈先生行了个礼,道:“弟子见过先生。”

陈先生见他态度十分尊敬,动作虽不标准,却做得十分认真,不由摸着胡子笑呵呵,道:“好,好,为师便收下你这个弟子了。”

杜月婵在心里默默比了个v,让林仲渊拜陈先生为师的计划成功!

三人回了客栈,张氏面对张铁生和张玉生说了她决定要留在府城,让林仲渊在府城读书的事。

张铁生和张玉生闻言,都是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他们之前好劝歹劝,才终于劝得张氏愿意回玉溪村了。谁知张氏不过是带着孩子出去了一趟,便又决定要留在府城了。

而且,看张氏的态度十分坚决,竟是真的打算要在府城住下来。

“妹啊!你咋这么糊涂呢?!你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万一遇到什么事,该找谁去帮忙啊?!”张铁生苦口婆心的劝道。

“二哥,我已经想的很清楚了。”张氏这次说话,却是没有了犹豫,她道:“如果小宝能考上秀才,那两个孩子以后便不用担心生计了。你想想,咱们玉溪村的那个小私塾,一年内能出一个秀才便是不错了。但这府学,每年却是有一半的学子能考上秀才的。我看小宝现在聪明的很,又这么认真的学习,他若是上了府学,以后肯定能考上秀才。说不定以后还能考上举人老爷……”

张氏说的两眼放光,满脸带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林仲渊考上秀才,举人的情景。

张铁生却道:“那糕点方子卖了600两银子,你要是想给孩子谋个生计,用这600两银子去买地,已经能买几十亩田地了。怎么着也够两个孩子一辈子一生无忧了,又何必非要来府城考秀才。”

“这怎么一样?!”张氏道:“如果小宝还是傻的,我就不想了。但小宝现在这么聪明,学什么东西都比别的孩子快,我自然要为他想更好的出路。小宝爹还活着的时候,就说要送小宝去读书,考秀才。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能错过?!不就是留在府城嘛!当年我去县城卖咸菜时,也到了很多麻烦,还不是都撑过来了。现在我就不信,我还不能带着小宝在府城扎根了!!”

张铁生见她态度坚决,知她这次是劝不回来了。当年张氏要去县城卖咸菜时,他也劝过张氏不要去,但张氏却还是坚持去了。现在的张氏,就跟当时的张氏一样。

张铁生不由叹了口气,就在这时,张玉生突然道:“要不我留下,跟姐一起住在府城吧!也好跟姐做个伴儿,要是遇见什么事,我也能替姐出头。”

张铁生听他这么说,顿时眼睛一瞪,道:“胡闹!你都十六了,正是说亲的时候,你要是在这里耽误上两年,也许还能娶上媳妇吗?!”

张玉生辩解道:“我留在府城,正好能找个活计赚些钱,回去好娶媳妇儿!”

“你娶媳妇儿的钱都已经攒好了,不用你再攒媳妇本儿了!更何况,府城的活计是那么好找的吗?!人家凭什么雇你一个外地人做工?!”张铁生道。

“二哥,说到这个。”张氏插嘴道:“我想在府城租个铺子,卖咸菜和糕点,玉生留下来正好可以帮我。”

“这个好,姐,以后我就跟着你干了!”张玉生立刻狗腿的冲着张氏咧嘴道。

“你们,真是!”张铁生指着他们,气的也不知说什么好了。但他们都已经决定了,他还能怎么样?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张玉生出去找铺子和院子了。

张氏将林仲渊送去了陈先生处学习,还给林仲渊重新置办了书本书包和笔墨纸砚。林仲渊却学了一天,回来便说陈先生教的好,以往许多他不懂的问题,陈先生都能为他解惑。

以前在乡下的私塾里,先生只是教学生读书认字,至于那些书本里的文章是什么意思,先生只对学生说读的多了就懂了。因此,林仲渊背了许多文章,对文章的意思懂的却不多。

到了陈先生这里,陈先生却会将文章诗词逐字逐句的讲解。并引申出一些典故和人生道理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令林仲渊茅塞顿开。

张氏本来还有些担心陈先生的教学质量,听林仲渊这么说,对陈先生也是十分佩服。加上她去陈先生家附近打听了陈先生的事,得知陈先生乃是一介大儒,有许多达官显贵家的子弟都想拜他为师之后,更是庆幸林仲渊能拜他为师了。

张铁生和张玉生在外面转了两天,找到了几个合适的院子,和几个正在出租的商铺。几人商量了一番,决定租下其中最小的一个院子,这样子只有三间房,灶台都是生在院子里的,每月的租金是五两银子。这个价钱在他们看来仍是很贵,但比起住客栈已经便宜多了。

府城要出租的店铺有好几家,有在繁华地段的大店铺,小店铺,也有普通地段的大店铺,小店铺。价钱便宜和贵的离谱的都有。

张氏本想租个铺子卖咸菜和糕点,但杜月婵却觉得咸菜和糕点不搭。她刚卖了红豆糕的方子,身为一个乡下小丫头,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研究出几样好吃的糕点。但若是只卖咸菜的话,咸菜利润低,他们也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