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越问道:“避战之约的意思是我们与东塔互不侵犯?那侯爷收回的二十七部落,是怎么回事?”
司空允摇头道:“非是互不侵犯,亦非全都是我们收回的部落。”
前事冗长,章暮简而言之。
章暮初到边北之时,打的第一仗便与金察珏对上了。
二人幼时曾在一处成长两年,那两年里,章暮还是个幼童,中间变故横生,他已忘却前事,因此多年后,二人第一次见面并不认得对方。
章暮在草场追击金察珏的残兵,金察珏打算与之鱼死网破之时,认出了章亭峥。
章亭峥是章大将军从雪地里抱来的孤儿,那时二人去军营,与他们一同习武之人便是章亭峥。章亭峥腰间的玉,是自小就带在身上的,金察珏转而看向章暮,忽然觉得这张脸熟悉,便转身勒停了马,与他们正面对上。
“吁——”
章暮见他们停下,抹掉下巴上的血渍,伸手拉满了弓。
金察珏看着那张野性十足的脸和狩猎的眼,大笑着唤道:“章转玉!”
章暮一愣,微微偏头道:“你何以知晓我的字?”
真是他,金察珏笑道:“你幼时第一次拿箭,还是我帮你拉的弓,可还记得?”
章暮忘了,章亭峥却记得。他驾马上前与章暮道:“将军,是故人,此人幼时曾受过章大将军教养。”
“是吗。”章暮皱着眉,重新看向骑着马朝他笑的人。
他们身处之处,已接近东塔部落驻扎地,双方残兵不过百人,于是便在拉扯中围着篝火,坐在了一处。
金察珏上前宰了只羊腿,剔下肉后,端着盘子来了章暮面前。
“喏,吃吧。”
章暮抬起头,并不接,金察珏笑了下,随后拿起盘子上的一块吃下了,“我不会害你,这是新宰的羊,没毒。”
章暮已经两日没吃过东西了,金察珏试过毒后他伸手接过,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章暮与章亭峥,司空允三人一同跟着金察珏进了帐子中,下人上了奶茶,屋内仅剩金察珏与亲信。
“你不记得我?”金察珏点着桌子道:“我是东塔首领的儿子金察珏,幼时曾被我父亲送去大楚军营中待过几年,受过夫人与章大将军的养育之恩,后章大将军让我与你一同习武,虽然那时你才两岁,倒也不会这般不记事吧?还是你去你们的皇城几年,回来开始装不认识我了?”
任凭他说什么,章暮都想不起来。章亭峥道:“九王子,将军在去皇城前生过一场大病,前事有许多都忘了。”
金察珏思索道:“竟是如此。”
章暮对其不靠谱的样子非常看不过眼,起身便要走。
“站住,我话还没说完。”
章暮微微回身,道:“还有何事,今日不杀我,来日我也会放你一马。”
果真是与章大将军一样,金察珏笑道:“非是此事,我有事同你商议。”
“我与你初次见,其余事不记得,你要说撤兵,那不可能。”
金察珏眼神黯了黯,随后问章亭峥道:“大将军不曾留些什么遗言吗?”
章暮知晓章大将军是如何死的,听他问的真切,率先摇了摇头。“不曾,他去的突然。”
金察珏见章暮什么都不知晓道:“既如此,那我便直言吧,你父亲与我父亲之间曾有过关于两族利好的君子之约。”
章暮坐回桌边,问道:“何为君子之约?”
这时的东塔首领已经不能上战场打仗了,金察珏将前事说了,他知晓章暮不信,隔日便将人带去了老首领身边。
老首领见到章暮声泪俱下,细细说起,随后又说了东塔近状。
东塔这时也是腹背受敌,前有西塔部落,后有大楚和其余潜在敌人,老首领无法打仗后,西塔首领更是一连打下几个属于东塔的部落。东塔部落受创,这时正处在招兵,拓展军队的脆弱时期。
老首领一辈子都在为君子之约而活,章大将军不幸身陨后,老首领痛心疾首。如今临到他走时,章暮出现了。老首领认为这是天在助自己,又重新提起君子之约。
于章暮而言,这些人皆是见过几面的生人,他自然不信这东塔的父子二人。谁料老首领以当年的手段故技重施,当即便命金察珏交出东塔一半势力。
金察珏乖乖照做,老首领浊泪满脸,道:“我这一生,只想看见边北太平,百姓太平,天下太平,可如今我不能下榻,这样的祈愿,只有你们这些孩子能实现了。”
章暮手握着半个东塔的兵权,颔首无言。
“章大将军亦是此愿啊。”老首领叹道。
章暮心头一震,垂下了眼。
他并未当场应下什么,而是带着兵权回了边北,细细想了几日,多次召集章大将军的部下和嫡系了解前事后,章暮暂且收下了兵权。东塔之人并未得到他的回信,也并未前来催促,于是乎,半个东塔的兵权,在章暮手中放了一年有余。
一年之间,他多次看到百姓的流离失所和战火波及的孩童尸体,章暮下了主意。他对东塔人的信任,并不如章大将军那般深,因此提出了纸上条约,避战之约。
避战之约,顾名思义就是双方避免战争,互帮互助,保边北和天下太平的条约。条约中,细化了章大将军与老首领的口头之约,并且金察珏也加了一点,便是整个塔楮归入大楚后,他要做州牧,亲自治理边北。章暮应下后,也加了一条,便是塔楮归入大楚后,手握州中兵权之人必须是大楚人,金察珏也应了。
章暮与东塔首领和金察珏一同按上血印,避战之约彻底生效。从那时起,章暮便与从前章大将军所做一样,帮着塔楮打下部落,拿下部落后,得二分一。明面上打下的部落归于东塔,实则兵权在章暮手中。
后,他们多次与西塔军对上,西塔感叹东塔如此快雄起,也加紧了脚步,努力扩大势力范围。
及至三年前回京,塔楮近百个小部落已有了主,金察珏手中握有六十五部,他明面上也给了章暮二十七部,章暮收下后上奏了京城。
崇明皇帝大喜,章暮前去边北三年,战绩就如此优异,于是便有了之后受诏回京赐婚加封之事,如今他在京中又已三年。三年间,他并未因身不在边北就停下兑诺,避战之约一直是自己的嫡系在做,从未懈怠。
眼见着边北如此下去就能变得太平,偏生这时有人出来作怪。
现下若皇帝执意出兵,再派去监军,有人知晓此事后上奏崇明皇帝,崇明皇帝定然不信这避战之约,届时章暮还会因叛国之名定罪,唯有一死,无人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