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瓶邪·丁丑见闻录 > 第15章 进山

第15章 进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湘西多产水银,这里矿山有十一二座,伴生各种杂矿,矿工吃住均在深山中,两个月出来一次,有专门的马夫每日来回运输矿石。这里大多是苗族,各种侗、寨,分布于深山中,基本都是自治状态,完全是野生的苗疆边境。

开矿的除了矿局,还有和当局合作的德国人、日本人,现在日本人已经都撤了,矿工多为当地混居的汉人,民族情况非常复杂。

铁轨已经在两里地之外了,舟车劳顿暂时也没有人回报,几个人进了一个山腰上的侗村,便找早年茶马古道上的古驿站,已经由当地人经营,多为商旅杂居补给,往往一个地方聚集几百人,各种民族、人物汇集。

吴邪从来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唯一能称得上相似的地理环境应该就是小时候回老家上山里玩的记忆,不过那时候总不会想到自己还有上长沙山里淘沙子的一天吧。

这个侗村修在山腰,驿站却沿着悬崖边的山路凌空搭建,长长的一条长草檐子顺着山路凌空延绵了半里路。里面如龙一样长的通铺,睡满了客人。枕头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夜里如果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哪怕迈错一步,就会摔个粉身碎骨。

他们决定歇在这里。张副官准备齐全,带了睡袋过来,一看标签还是西洋的货色,填充了木棉花,在这儿用刚刚好。

齐铁嘴面如土色,摇头道:“佛爷,这半夜小解,一脚踏空,可就全玩儿完啦。”

张启山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到驿站的栏杆前,看向外面的广袤山谷。他早年刚到湖南,游历过湘西一回,这里的山水层峦叠嶂,在半山峭壁上,还能听到悬崖下密林中溪河的声音。入暮之后,山中也不会完全黑下来,能看到一层薄薄地冷光打在所有的山上。中间薄雾忽浓忽淡,看不分明。

这种景色到了吴邪的年代几乎就没有了,即使到了夜里,这里不说灯火通明,却也亮着路灯,在山上形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白色光晕。他从栏杆往外看去,像是身处原始与文明的交界处,身边大多是还陌生的人,面前是深渊万丈。如果这里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积雪,那便和墨脱的景色相近。

胖子早已躺进了睡袋里,美名其曰养精蓄锐,其实就是太胖了爬山路累,过了一会儿鼾声大作。不过他再累,也没有他骑的那匹马累,吴邪想。

张启山意识到这些人可能都是不靠谱的,幸好自己带的人手足够。先来的人已经多方探查了他猜想的几个方向,都分布在这个山谷的几个角落中。火车,一定是从这个区域的某一座矿山开出去的。

张家人入湘以来,遵循张家传统,在整个湖南民间放了很多的眼线。这些张家人多和当地各种职业的人混迹在一起,张家出去下地,都会有非常熟悉风土人情的人做接应。

这些人也是张启山能在长沙站稳的原因之一。

晚上驿站的各路商贩都升起了炉灶,在悬崖的石阶上烤馕的烤馕,煮胡辣汤的煮糊辣汤;有猎户烧烤野味,用上各种辣子粉,香味传遍整个山谷。这一条长龙般的通铺顶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火灯风灯,远远看去,就如同聊斋小说中的狐仙鬼市。

张启山和衣休息,冷风从木架下的悬崖灌上来,副官已经在附近吹起了蝙蝠哨,等待当地张家人回应。齐铁嘴则被南北东西各种香味迷的神魂颠倒,提溜着钱袋到处讨要,不一会已经抱着各种串串火烧回来,还捎带了一小瓶酒。

胖子已经睡得饥肠辘辘,闻到味儿一骨碌爬起来,扯着齐铁嘴的衣服就嚎:“八爷!你可真是热中送扇,雪中送炭——太及时了!”

吴邪从箱子往外拿大饼的手一顿。

齐铁嘴嫌弃道:“别,别凑这么近!”

张启山睁开一只眼睛,看了他一眼。他就道:“佛爷,佛爷,得亏跟你来了,想不到这荒郊僻岭还有如此盛世,要不你来几个尝尝?”

张启山默默道:“出来行走江湖,乱吃东西,老八你让贤吧,反正也活不久。我看吴家铺子那边,吴老狗的狗都不吃这些。你应该去吴家点卯深造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