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指日可期[快穿] > 第14章 农门贵子(十四)

第14章 农门贵子(十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子就在小情侣的感情飞速升温的过程中悄没声儿地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新年,江裕他们也放年假回来了。

便是再穷苦的人家,到过年了,也想多置办些年货,好过个肥年。

跟往年相比,江裕母子今年的日子要好过不少,张素梅养了两头猪,都杀了,一头多都卖了,只留了些母子两人吃,以及送到二爷爷家的还有该给周氏的那一份。

给周氏的那一份,张素梅是送到族长那里当着族长的面给的,当初白纸黑字立了契的,张素梅也实在是怕了周氏,玩赖这种事儿她以前干得还少吗,所以每次给孝敬她们都是当着族长的面给的,有人见证,日后周氏要是反口也得掂量掂量。张素梅过年时也会给族长家拿些东西过去,当年族长帮过忙是其一,其二给孝敬这事儿也算是麻烦人家了。

至于张素梅娘家那边儿,倒没什么亲戚了,否则她当初也不会被欺负成那样,所以他们过年倒也不怎么走亲戚。

现在这年头儿,不兴什么卖对联的,文人清高,会写字的有点功名的都不会写对联出去卖钱,因为他们多半也有自己的营生。至于读过几年书但没什么功名的,也卖不出去,老百姓也不会买,老百姓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你想啊,要是读了多年都没什么功名,那就是读的不怎么样,肯定没有真才实学,要是有真才实学还考不上,那就是你倒霉命不好,大过年的,能找这种人写对联吗。要是年纪轻轻的,那一看就是没读过几年书,写出来的字那能好吗。

所以啊,每到年节前,村里的夫子啊,童生啊,秀才啊,那都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村人总会拿些东西上门请他们给家里写几副对联。

江裕如今也算是小有功名了,所以他从书院回来之后,还真有不少拿着东西上门请他写对联。

多的拿块肉或是半只鸡或是几节自己家灌的腊肠,少的也有拿块豆腐拿几颗蛋,或是拿些瓜子糖块儿之类的,还有打些酒上门的。张素梅还真是没想到会有这么些人,光是他们送来的这些,就够他们母子二人吃好几天了。

江裕自年前回来,一连忙了好些天,直到腊月二十九才闲下来。冬月里地里也没什么事儿,外面下了大雪,有不怕冷的小孩子跑出家门堆雪人。

江裕抱着一杯热茶,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窗口往外看,不一会儿,张素梅便生好了火喊他过去烤火,江裕畏寒,张素梅是个勤快人,平日里哪怕出去摘个野菜也总是顺手捡些柴回来,堆在院中棚下的那堆柴火,够他们母子二人过上一个暖暖和和的冬天了。

江裕应声出去,看见张素梅往火盆里卧了两个红薯,边上还有一把花生,想是待会儿烤着吃的。

江裕家里没什么亲戚好走,只在大年初一去了二爷爷家还有同族的其他长辈家里串了串。之后几天,江裕就只窝在家里没有出门。

直到初七时,张素梅给江裕装了块儿肉,还拿了些糖,让他去秦馆主那儿拜个年,这几年,秦馆主帮他们不少,每到初七,张素梅就会让江裕走一趟,江裕便一大早就出门了。

到了镇上,此时街道上并没什么人,开门做生意的也只那几家。

江裕径直去了秦馆主那里,陪他下下棋,说说话,吃罢午饭又坐了一会儿才走。

走的时候,江裕去了趟南街,刚进南街,就看见徐箬走过来,年前忙得厉害,他们也有近一月未见了,最后一次见面时,江裕说每年初七他都会来给秦馆主拜年。

只这一句话,两人便默契的都在这会儿来了街口。

江裕一见徐箬,就笑开了,小姑娘穿着新衣,头上的发饰一动一动的,愈发显得她娇俏可爱。

这会儿街口也没什么人,江裕两人就往拐角那儿去了,江裕从怀里掏出一支尚带着他体温的发簪递到徐箬面前,簪身是木的,簪头的珠坠却是银质的,样式精巧。要近三两银子,是用他这大半年来抄书挣的钱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