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50章 布坊

第50章 布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三日后,被转卖到临县的刘嬷嬷颤颤巍巍的走下马车,再次踏进青林坊的大门。

郑玉娥上前紧紧的抱住嬷嬷瘦弱的腰身,强忍了多日的泪水此刻才肆意倾洒。

“嬷嬷,都死了,全都死了呀!”

刘嬷嬷心疼的搂着这个自己一手奶大的孩子,昨日还是千娇百队的小姐,转眼却家破人亡成了命如草芥的奴仆,她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我的小姐呀,你受苦了……”

众人没有去打扰这对昔日主仆的重聚,等两人平静下来后,郑玉娥才带着刘嬷嬷走向堆满待组装木构件的木工作坊后院。

老嬷嬷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零件,“当年老身跟着老夫人陪嫁的织机,正是这般构造……”

“嬷嬷瞧瞧这个。”肖大伯捧着新制的木梭过来,“按郑小姐说的,两头尖中间空,穿线孔扩了三分。”

“不错,这样更精巧了。套一架出来,上线试试才知道如何呢。”大家伙围在院中,眼见着一堆零件变戏法一般成了一架半人高的织布机。

肖三姑上前拿起经线穿引,只是这梭子太过灵巧,还没等她拿稳一下就飞脱出去。

只听“哎呀”一声,手中丝线绞作乱麻。

刘嬷嬷颤巍巍接过竹筘:“要这般斜着挑,像燕子抄水……”

李蜜蹲在晾晒场翻看新收来的丝线,忽听得西厢传来欢呼。

跑过去时,正见半尺见方的粗布上显出隐约的菱格纹,虽不齐整,却是改良织机出的第一块样布。

“今日加餐!”她笑着将样布系在竹竿上,“三丫,去百杂社兑坛梅子酒,再到食堂要一桌席面。”

春雨绵绵的清晨,三十架半人高的织机终于摆满工坊。

郑玉娥领着织娘们调试经线,李蜜捧着新编的《织造手册》挨个指点:“黄二姐负责整经,四姑娘管纬线配色,刘嬷嬷带着三位娘子专攻提花。”

“这分线法子倒是新鲜。”刘嬷嬷眯眼数着标记不同颜色的竹签,“红签配朱槿染的丝,蓝签用蓼蓝……”

离进京的日子越来越近。这日李蜜正在核对洒金纸的库存,郑玉娥抱着匹布料快步走了进来:“成了!真正的双面纹!”

深蓝色的布匹在晨光中翻转,正面是菱格纹,背面竟显出波浪纹。虽针脚不够细致,却让郑玉娥的胸中伸腾起万丈豪情。

李蜜摸着布料感慨:“近一个月的功夫,值了,不枉费你吃住在坊里。”

“离能上市还差得远呢。”郑玉娥将布料浸入皂角水,“要经得住浆洗才算成……”

“我的祖宗,咱们还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不成,已经大大超乎我的预料了。您好歹抽出点心思在咱们上京的事情上,眼见着就得启程了。”李蜜忍不住为这个隐藏的卷王扶额。

郑玉娥如今与李蜜早就混熟了,闻言也不恼,“不就是想让我打扮打扮你,等着瞧吧。”

她将布铺在案上,捏着炭笔在布料上勾画:“京中时兴窄袖翻领,给你做一身骑装,又利索也不露怯,路上怕冷咱们还能加个可拆卸的毛领,定不叫你被人笑话土包子。”

“笑话,我天生丽质还怕人笑话不成。”

裴明修踏着满地碎金进来时,正撞见两人笑闹。他轻咳一声:“通关文牒办妥了,特批咱们的纸和墨走官驿快道。”

郑玉娥敛去脸上的笑意,微微福了福身子便从屋内退出来,对于亲手将郑家送上黄泉路的裴大人她实在不知道如何面对。

李蜜笑着转移话题,亲沏了一杯茶水递过来:“大人尝尝新制的金线菊茶,我们去年自己晒的,您喝个野趣罢。”澄黄茶汤里浮沉着绽开的花,让人看着就心情舒畅。

檐下铜铃叮咚,晾布架上的蓝布在春风里舒展。郑玉娥望着穿梭其间的女工们,忽然觉得腕间的旧伤也没那么疼了——这里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但她们在织春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