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50章 布坊

第50章 布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次得以上京,全耐裴大人的路子广,李蜜感慨自己这步棋没走错。笔墨纸砚这类独属于统治阶层的商品,与炭火药材不同,要想打开销路,首先就是得扬名,得雅。

所以这生意捂在自己手里除了自家人用纸便宜点,没多大好处,可是这要是到了裴大人手里,那就是名利双收的好事了。

李银梅见侄女吃个早餐在那一会笑一会皱眉的,无奈摇头,“蜜娘,快快用餐吧,汤都凉了。”

李蜜这才回神,忙笑着对姑姑撒娇,“知道了姑姑,我这不是一想着要去京城太高兴了,天子脚下呀。”

李银梅闻言确实愈加发愁,“天子脚下,出门都是达官显贵,你一个小女娃要是得罪了人如何是好?郑家的事情过去没多久,你怎么还想着带郑小姐同去呢?”

李蜜也不和姑姑卖关子,“我想着郑小姐一个小小女子,应当不会有人特意关注她,而且去了之后我也会约束好大家,不叫外人瞧见。带她去不过是想着她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见多识广,我遇到不懂得事情还能商议一二,另外郑小姐这人心里颇有成算,以后培养一番,当个大掌柜如何?”

“你心里有成算就行,我看郑小姐能屈能伸,确是个有主意的,可就怕这太有主意,心思不在咱们这头。”李银梅低头慢慢搅着汤。

“姑姑,女孩子在这世上本就没有太多路可走,能同行一程已经是缘分了,其余的何必强求。”

李银梅看着侄女尚且稚嫩的脸庞,心内微微震荡。是呀,她倒是魔怔了,以后的事谁又知道呢,何故因着这些尚未发生之事,去曲解一位穷途末路的女子。

“行,你比姑姑想的周到,京城之行一定小心,这几日该准备的也早早备起来。”

“可不是,最近有的忙了。姑姑,我吃好了,先去坊里看看,您慢慢吃吧。”李蜜端起碗一口干掉小半碗粥,火急火燎的往外走去。

“这孩子,说风就是雨。慢点走,小心摔着了。”李银梅对自家这个一会老成,一会有一股孩子气的侄女当真是无可奈何。

***

议事堂里几位坊主正在等着开每日的晨会,如今大家已经都习惯了李蜜的工作形式,每日的汇报都十分高效。

如今二丫秘书的工作由三丫和小丫三人轮流接替,她们每日都会将需要商议的事情提前整理,方便李蜜安排决策。

“蜜姐,昨天炭坊新招的人已经完成培训,郑家的炭市场咱们能吞下一半。纸坊人手仍旧短缺,考虑要不要在全镇进行招聘。营造队这边开始修建布坊,但最近村里好几户人家找营造队修建新宅,所以他们想要成立一个专业的住宅小分队出来。”三丫一条一条的汇报着会议上需要着重解决的内容。

“哦,不错,大家手里有钱了,房子自然是第一大需求。但需要和里正商议,不能东边一家西边一家的胡乱修建,做好城市规划,住宅区、商业区都得明确划分。”

“好的,还有就是墨锭的销售量有所下降,肖河准备带人走南边的市场。夜校助教流动性太大,苏夫子建议通过考核任命专职教师……”

一整个早晨李蜜一直忙碌于处理各项事情,郑玉娥找来时,她整个人还有点晕晕乎乎。

“郑小姐,有什么事情吗?”她揉了揉紧皱的眉头看着眼前粗布衣群却难掩貌美的少女。

“李姑娘,我现在是哪门子的小姐,您叫我玉娥吧。”说罢,她深吸一口气,“我听说您准备开设布坊,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之前郑家就是布匹生意起家的。”

李蜜果然来了兴致,“哦,郑小姐,不,玉娥,你有什么好建议呢?我确实对织布这个产业不太熟悉。”

郑玉娥指尖抚过身上的略显粗糙的布料:“郑家鼎盛时养着三百织娘,最拿手的是双面异色罗。祖父曾从蜀地寻来对花梭的秘技。”

她起身拿起桌上的炭笔,不甚熟练的在纸上勾画,“经线用柘蚕丝,纬线掺金线草,正反能显出不同纹样。”

李蜜盯着水渍未干的织机图,记忆忽然闪现,她抓起炭笔在梭箱处添了几笔:“若是把此处改成滑轨,换线时岂不省力?”

“确实如此!李姑娘果然聪慧。”郑玉娥眼睛一亮,“我家旧仆刘嬷嬷极擅此道,只是如今家里仆从被遣散,若是可以寻到一批熟手,倒是能省事。”

李蜜心下了然,郑姑娘虽然遭此劫难,仍愿意为了旧日乳母奔走,也算是本性难得了。

“行,你这边如果有名录最好提供一份,我安排人去寻……”

话音未落,肖河拿着一批新的样品纸走了进来。

少年见两人头碰头凑在桌前,慌忙后退半步:“我、我来送新出的纸样……”

“来得正好。”李蜜拽住他袖口,“午间你带玉娥去趟城西,找牙人去寻个人。”

她将画满标注的图纸塞过去,“另外带着大伯去找老铁匠借几个会造织机的熟手过来,咱们自己造改良织布机,工钱按双倍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