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她们的信件越来越多,黎砚回发现每次的邮票都不太一样,有山水有人物有动物,描绘得很细致,很好看。她把信封上的邮票用水浸湿,小心地揭下来,晒干,收藏在一本空的旧相册里,她给邮票做了分类,哪些是风景哪些是人物,哪些是能成套的,哪些又是能串联起来的。有闲暇的时候她就会慢慢翻看欣赏,思绪沿着小小的邮票穿越时间和空间。
她也会把邮票里的故事写在给赵肆的信里,并且在信里问赵肆能不能选一些不一样的邮票。赵肆答应得毫不犹豫,在周末里骑着车满城跑,从报亭找到文具店再到邮局,挨家找不一样的邮票。在邮局认识的一个集邮爱好者告诉她去哪里能买到不同类型的成套的邮票,她谢了人家,按图索骥扎进了小城的集邮圈子,那些集邮爱好者们老讲些收藏价值、增值空间,赵肆听得半懂不懂,她也不学他们那套,她只会挑一些便宜又好看的买一些,攒起来,再一张一张一次一次贴在信封上寄给黎砚回。
黎砚回的爱好,说是集邮,但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集赵肆寄给她的邮票,她也有个同学爱好集邮,偶然一次看见她的收藏,颇是指点了一通,诸如哪些有收藏价值,哪些不过是些彩纸,哪些是限量的,哪些又是值钱的。黎砚回初时耐心地听了些,后面便有些不耐烦了。对她而言,邮票是一个个浓缩的小世界,透过邮票能看见远方,更能看见赵肆。她只对此感到快乐和满足。
她拒绝再跟这个同学交流,又把信件和邮票小心地整理好,放在一个空的铁皮饼干盒里,藏在自己房间的柜子深处。
但有一天放学回来,黎砚回发现她妈打开了她的饼干盒,拆开了她的信件。
她的妈妈张颂华是一个高中化学老师,她就平静地坐在黎砚回的书桌前,慢条斯理地把展开的信件叠回去,放回信封里。
黎砚回就站在门口看着她,不言不语。她妈替她把信件整理好放回盒子里,而后站起来,对她说道:“砚回,妈妈很抱歉不经你允许拆了你的信件。”
黎砚回的声音里少见地带了一些波动,她问道:“那么是为什么?”
“我们感觉你似乎没有什么朋友?爸爸妈妈有些担心你。”
“你现在看到了,我有。”
她的妈妈叹了口气,看着她语重心长地道:“砚回,人是永远会向高处、向远处走的,你该把你的目光放在身边,而不是身后。”
黎砚回没有接话。
张颂华往房外走去,经过黎砚回的时候将手掌轻轻按在她的肩上:“你应该学会选择合适的朋友。”
“如果我不呢?”黎砚回回过身,看着张颂华走出去的身影。
张颂华回头笑了笑:“没关系,妈妈不会干涉你,但你早晚会明白的。”
张颂华走了出去,顺手替她关上了门。
黎砚回锁上门,在书桌前坐下,打开饼干盒,一封一封地检查,再一封一封放回去,直到每一封都看完,才松了一口气。
她很生气,但她明白在这个家里发脾气不会有任何结果,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就教导她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理智要冷静。她学得很好。